前 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豪情满怀,浮想联翩:我们党90年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通过艰苦卓绝奋斗取得的,在新时期党的事业一样需要薪火相传。为此,退休教职工党总支与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学生党建管理中心共同发起青年大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采访“我们身边的老党员”活动。组织了管院100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访我校33位退休老党员,他们把老党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的精神和事迹通过访谈的形式用文字记录下来,由退管会编辑出版了这期《离退休生活》专刊。这些接受采访的老党员仅是我校750多位退休党员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事迹也仅是这些党员一生经历中的片段。但这些叙述却反映了全体东华老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性的真挚诠释。他们的自强不息、忠于教育、提携后辈、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
教育是爱的艺术,对学生的爱使教师在付出时无怨无悔,对教学的爱使教师在付出时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这些老同志虽然离开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教学岗位,但广大退休教师,并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还在为学生的成长奉献着自己的心力。他们参加校关工委讲师团、教学巡视组、老教授咨询组,走进课堂、实验室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督导,深入学生的宿舍和内心世界,为他们解疑释惑,使他们走出青春的迷茫、专业的困惑……他们受聘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和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促膝谈心,聊理想、聊追求,引导他们努力从思想上入党,明白青年人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学校发展的奠基人和见证人,退休党员教师没有忘记自己“东华人”的身份,他们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点滴进步鼓掌喝彩;他们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提升教学能力把脉,为他们提升专业水平指路;他们设置奖教金,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尽快成长发展……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退休党员教师始终不忘党员身份和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他们有的用自己的专业才华,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余热;有的投身社区服务,积极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为和谐社区建设作贡献;有的仍然笔耕不止,出版专业书籍,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典型……他们用行动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党旗增辉添彩!岁月虽然染白了他们的双鬓,但却无法衰老他们的内心。他们风采依旧!
在对退休老党员的采访过程中,同学们的内心一次次被撞击,一次次被感动,与老党员们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称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奉献精神有了更加透彻的体会;通过重温老党员走过的历程,让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坚定了早日加入党组织的信念和决心,获得了终身受用的积极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财富;同时也让学生党员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使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本次活动传承了党的光辉理想,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渠道,也给老党员们带去一份真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东华大学 退休教职工党总支
管理学院党总支
2011年6月
向老党员学习 担新时代重任
——采访于正书老师
于正书老师1957年进入大学纺织机械专业学习,1961年毕业。经历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多种原因,直到八十年代才入党。退休前是机械学院的党总支书记,退休后担任机械学院退教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
2011年4月21日,我们有幸采访了于老师。当于老师谈及对党的认识时,他告诉我们: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靠拢、接近党组织的。从小学四、五年级起就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初中、高中和大学时期,享受过政府的助学补贴,一直得到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下决心今后要为党工作,报效祖国。于老师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认为加入党组织、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不仅是自己进步的表现,更是自己坚定的政治信念。
我们的党风风雨雨走过了九十年,于老师深入简出地对我们讲述了党的历史。当我们问到为什么党在建党90周年了一直保持活力,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时,他回答是: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与时俱进的状态。例如1928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非常艰苦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等优秀领导人的遇难,党组织受到严重迫害,人员损失惨重;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走了弯路。我们的党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痛定思痛,拨乱反正,找到了适应自己国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党在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所以我们的党才能成为受人民拥戴的无产阶级先锋队。
于老师退休十多年了,担任过三届退休支部书记、退教协机械学院分会长,最近在做一份有关建党90周年的报告,还热情地接受我们大学生采访。于老师说虽然工作退休了,但党员不“退休”,作为党员是没有退休的,要一直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一直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于老师谈到我们大学生如何为党做贡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首先,自身要有理想、有目标。然后,要学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并强调,在艰苦学习、扎扎实实做人方面更需要这一代人下功夫,要政治思想好,道德层面高。于老师还提到,我们要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善于与人打交道,团结合作。对别人宽容,对自己严格。心中要有两把尺子,对自己,多看到短处;对别人,多看到长处,要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这一代,要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从现在起就要居安思危,有竞争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要以坚定的理想目标作为自己不断前进奋斗的动力。
于老师的采访结束后,我们有了深切的感受,也收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我们十分钦佩于老师这种一生始终勤恳工作的精神,尤其在退休后,还一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的。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青年人,被称作“啃老族”,他们自己没有生存的能力,靠父母来养活。这绝不是我们青年人应有的状态。我们要以于老师一样的老同志、老党员为榜样,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和素质能力不能只挂在嘴边和写在纸上,关键在于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所以,我们从这一刻起,就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切实行动起来,我们大学生应当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和党的光明前途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承前启后,勇往直前。
采访人:罗欢,王丹,赵佳,阿盛古丽‧巴合达提 撰稿人:赵雪娇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1日 采访地点:东华大学老年活动中心
奉献一生 挥洒余热
——采访马全贵老师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前夕,纵览从1921年7月起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的百折不挠、艰辛求索、奋进开拓、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马老师始终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幸福和富强。
晚上六点多的街道上异常繁华,霓彩闪烁,但当我们走进马全贵老人所住的小区后感觉仿佛踏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不同于外世的熙攘,走进老人的家便愈发幽静了,还有一点淡淡的清香。
马全贵老人1935年出生于上海工人家庭,高中在延安中学毕业后进入杭州师范学院,就读历史专业,比较系统的学习了中外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党史。1956年8月结婚,夫妻两人培养了四个子女,都已成才。50多年夫妻俩一直风雨同舟,为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琴弦和声,奉献教育。
1959年11月26日马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8月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至1965年9月一直在浙江镇海中学从事党的教育工作,1965年10月至1979年11月,在宁波中学和镇海中学这两所中学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工作,为当地学校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78年后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春天,在学校领导关心下,1979年全家团聚,回到了上海,结束了20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马老一家曾被评为学校以及长宁区“五好家庭”。
马老师1979年调来东华大学,先后担任职工业余中学校长、校工会办公室主任、多届校工会常委。1988年10月马老被提升为副处级干部,1996年又被评为高级政工师。老人在工作之余撰写了不少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独特见解,包括《高校教代会之我见》在内的许多篇论文被发表。老人众多论文中表现了他对工作的痴狂,那是一名党员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工作的激情表现,也是老人对新一代的希冀。
1995年8月马老退休,但他并没有就此颐养天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发挥余热,践行着共产党员服务人民的宗旨。他涉猎甚广,并擅长文字写作,1997年,马老受聘出任中国纺大出版社特约编辑,负责编辑并出版了《中西美学比较》等著作。1998年2月至2004年6月马老又先后受聘出任两所进修学院任副院长,继续履行教育管理育人天职。与此同时,经党内民主选举,老人又担任了东华大学退休教职工第4党支部书记,支部生活丰富多彩。因为老人退休后仍然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余热,为学校、为社会做贡献,2004年“七一”党的生日之际,被东华大学退休党总支评为优秀党员;2007年下半年,当选东华大学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虽然马老已年过古稀,但仍然不忘学习,践行着“终生学习”的学习态度。另外,他爱好广泛,如戏曲、音乐、文艺节目、老年健身舞等他都积极参加,并常常与其他老同志一起散步和旅游。采访期间,我们多次被马老对生活的热情所感染,那是一位多么积极乐观、热爱工作的可爱老人啊!
在此衷心祝愿老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快乐!
采访者:张举 周健 撰稿人:魏亮
采访时间:2011年5月6日19点 采访地点:马全贵老师家中
不平凡的灿烂
——采访孔宪富老师
2011年4月23日上午九点,我们一行志愿者有幸能采访到一位具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孔宪富老师。当我们到达老年大学时,发现孔老师早已等候多时,在热情的招呼完我们之后,开始了访问。
孔宪富老师是退休职工纺大小区安顺路220弄2-6号的块组长,他非常热心块组长工作,关心块组内退休老同志的思想和生活,主动帮助老同志克服困难,战胜疾病。
身边的党员先锋——同校前辈教我们担当责任
孔宪富老师是东华大学机械系的毕业生,后留校当了辅导员。光阴荏苒,57个年头过去了。对于孔老师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担当责任。
阳光老人阳光生活——年轻的心+敬老的心=快乐的心
孔老师的生活非常丰富。平时关心股票,学习了许多财经专业知识。每周还会来学校打三次左右的乒乓球。上老年大学之后又学会了跳舞,有空就去退管会多功能厅练习、活动。如此健康的锻炼方式,让孔老师越发阳光。
不仅自己的生活,家人的生活孔老师依旧很用心。孔老师的太太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位90多岁的岳母,平时孔老师会为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这一份关怀和体贴,可贵可敬。
我为人人的孔老师——感动你我的奉献
作为块组长的孔老师,为大家送信送报,主动与老人交朋友,每年总会为大家安排块组活动,例如一些茶话会、健康讲座、新年迎春会等等,有时间也会一起聚餐,这样能经常传递退管会、学校的信息,减少老人们孤单感,自然不会觉得生活无聊了。
在平日里,孔老师也始终关心帮助身边的人。有一次原信息学院陈松林老师在家患病时,儿子刚巧出差外地,孔老师不顾自己发高烧,主动到退管会告知情况,并协助退管办一起陪陈松林老师去看病。块组中老同志生病、去世他都会去上门慰问。孔老师认为贡献不是单方面的,其实是相互的,平常你帮助大家,你有困难的时候大家也愿意帮助你,他做到了为人人,最终会实现人人都为他。从中我们能明白,孔老师之所以被评为“阳光老人”,并且深受爱戴,就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这次的访问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孔宪富老师这样一位老党员,也让我对党员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也许,不是每一位党员都会为祖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也许不是每一位党员都会时刻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挂在嘴边。但是作为党员,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来捍卫这份党员的荣光。“建立功业于蓝天之中,奉献人生于无声之处”,在党的事业中,他们虽然只是整个奉献群体中的一滴滴水珠,可是却折射出了太阳最耀眼的光辉,抒写了人生中最美的华章。
采访人:蔡丹萍 邓智娟 吉鸿 撰稿人:廖韡玮 邓智娟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3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踏实工作 无私奉献
——采访孙明钰老师
有着近40年党龄的孙明钰老师,自工作退休后也快有十年的时间了,之前曾任退休教工支部支委,为协助退管会的工作尽职尽责。平日里,孙老师积极参加退管会工作,由于家远交通不便,她便会经常打电话到支部询问工作,协助支部安排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还能不辞辛苦地帮着收党费。孙老师家住浦东,在世博会期间,孙老师主动参加了浦东社区人口普查的志愿服务。在进行普查时,孙老师遇到了各种问题,有的被调查对象不配合使得普查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但是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孙老师都将难题一一克服了。与此同时孙老师的家里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当时老师不仅要照顾还在住院的母亲、还要天天接送外孙女上幼儿园,然而生活的重担没有难住孙老师,老师合理地处理好了家事与工作的关系,顺利地完成了普查的工作。今天,就让我们借此机会,聆听孙老师的亲身经历,领略共产党员的风采,并以此为楷模不断努力积极进取。
在谈及人口普查的时候,孙老师说:“这期间是碰到了许多困难,自己要统计大概400多户,许多家庭白天没有人,只能晚上进行。我们于是采取事先电话联系预约,大多数是比较配合,有部分人认为问隐私,拒之门外,一次次敲门不开,我们只好在门外做思想工作,和他们讲普查的重要性的。有些人还故意为难我们,约好时间,却一次次的失约,并有诸多借口,那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就算是存心为难,也必须赶过去,很吃力。通过这个学习的机会,原来在学校没做过这类工作,不知道人际关系这么复杂,吃了好几次的闭门羹,所幸从去年8、9月份开始的人口普查最后还是完成了。”
孙老师说自己1972年工作的时候就入了党,2004年退休,一眨眼功夫,就又过去了7年。退休的这些年,孙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参加学校的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在世博期间当起了小区的“保安”,以确保小区的安全。她说作为党员,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的思想早就深入心里去了,在面对不良的作风和习惯上给予批评等行为,很多都成为了习惯。例如遇到一些做得太过分的青年,看到某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之类的,她也忍不住要上前说几句。虽然孙老师说自己有些过于严厉了,但在我们心中,一个慈祥可爱的老奶奶形象却跃然纸上。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孙老师所讲的都很朴实,也很谦虚,她一直说我没什么的。在她眼里这些都只是小事一桩,她说她现在付出一点也是应该的,“我入党了,我就要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是我的人生观”。她说这是她做人的原则,是她的人生观,改也改不掉了,就像一直坚持的真理一样。
在建党90周年之际,能采访到孙老师这样的老党员,从她身上学习作为一个党员应有的素质和信念,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来说,是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在此,仅用孙老师给我们提出的一点建议和期许以自勉: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
采访人:陈华勇 朱乙 撰稿人:蔡莉娜 王思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8日下午 采访地点:校退管会
心怀感恩 对党情深
——采访刘占一老师
那天下午接到通知去采访一位退休的老党员,我们欣然答应了。我们提前十五分钟到了约定的地点——东华老年大学。这是我们小组第一次来到这个老年之家,却感受到了最熟悉的亲切感和活力感。
在我们约定的地点,刘占一老师提前20分钟就到了,我们更愿意叫他一声爷爷。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却透着智慧的光芒,在看到我们的一刹那,他便流露出一种由衷的欣喜——他的心里,蕴藏着太多的往事想要和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分享,他的历程,像一部陈旧的泛着灰的宝典,等待着我们的翻阅。我们今天将是一段美丽往事的倾听者。
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好的塑料袋,取出水壶,卸下一个小杯子,缓缓地倒了杯水,似乎是正要和几十年未见的故友叙旧。“那咱们开始吧”他喝了口水,微笑着说道。我们安静下来,看着他深邃的眼神,搜罗着尘封的记忆,他的故事从那里开始……
刘老师1958年毕业于东北体育学院,之后进入华纺任教,并于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如今已是一名拥有49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老人祖籍山东,祖辈逃荒到了关东。老人1935年出生在辽宁锦州,由于日军占领东北,实行奴化教育,直到七、八岁前,他都一直以为自己是满洲国人,后来,母亲偷偷告诉他,他是中国人,这才让他第一次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刘老师出生乱世,他见过日本宪兵和关东军当街屠杀中国人的惨状,也体会过从小丧父而异常艰辛的家庭生活,为了生存他和姐弟做过许多小生意,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还靠卖香烟补贴家用。老人从中学起就靠人民助学金支持,一步步完成学业,心中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忘本,因此入党后,在自然灾害时期主动上交鱼票肉票,分房时谦让困难职工,崇明开荒时积极参加,历尽艰辛、无怨无悔。
退休多年后他依然积极发挥余热。他义务开办了多期健身班,利用自身所长,把健康与和谐带给身边的人,也因此曾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刘老师说,面对明显改善的生活、物质条件,我们要学会满足并居安思危。而提及少数人对目前社会现状的不满,他说一些情况是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以大局为重、坚决拥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老人一直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新中国,谁不知道这句话,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波澜,从颓败到兴盛的时代变迁的他,说起这句话来格外的激动,他是用自己的眼睛真真切切地见证了这巨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是那个领导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那个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带领人民创建出
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
采访人:张豪 李妍欣 撰稿人:张豪 李妍欣 刘颖月
采访时间:4月26日上午九点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二楼
和蔼可亲
——采访刘荣华老师
4月22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为了能更加了解作为一个党员的使命感,我们走访了老党员刘荣华老师。刘老师也是一名医生,195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5年来她一直奉行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信念,不管多苦多累,从不懈怠。
去刘老师家的旅程有点劳累,但一到她家,我们便被她的热情所感染,顿时精神抖擞。刘医生现今和她的丈夫住在金水湾小区的复式公寓内,两人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刘老师青年时期便一心报国。1951年,还是初中生的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加入了卫生兵的行列,从此开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她作为战地医生,时常要到战争的第一线去抢救伤员,随时准备着牺牲。后来由于丈夫的身体原因,便回到了家乡。回到上海,刘老师一心想着自己的医疗事业,就职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的校医院。她还曾做过纺专总务处党总支书记,她带领的团队还获得校先进党支部的称号。
1992年,刘老师退休了,但她作为一名党员的激情却没有任何的减少。她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积极地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她现在还是学校康复俱乐部的志愿者,和各种癌症患者一起战斗。就在我们走访的四个月前,在她帮助一名癌症患者的路途中,她发生了一起车祸,受了较重的伤,我们看到她时,她已经康复的差不多,只是行动还有所不便。据说在被送到急救室时,她还不忘通知自己的病人,说自己有事没法过去了。刘老师就是这样,永远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一心为别人好。刘老师现在还参加着老年大学的学习,继续给自己灌溉知识,努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每次打开电视机,她都会看看各类新闻,看看党的最新动态,看看国家有什么新政策颁布,聊到各类国内外大事时,我们真的自愧不如,在她脑海中究竟储藏了多少国家大事!
不仅是刘老师,她的一家都是热心公益的人。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她的丈夫、女儿、外孙女都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祖孙三代各自奉献着自己热情,成了世博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想刘老师一家的精神不仅要被她的后代们继承,还应该被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发扬光大。
离开刘老师家后,我们颇受感动。比起她,我们的生活环境不知好了多少倍,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然而我们却缺少了她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她那有意义的一生更让我们看到了现在满足于现状的自己。入党这一步不容易,走好下面的路更不容易。因为,加入党的组织,仅仅是一个共产党人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组织上的入党并不代表思想上的入党。能不能始终不渝地以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能不能穷毕生之精力,谋人民之福利,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面对的最实际、也是最长久的考验。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老党员的事例及人生感悟,使我们这些积极分子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采访人:岑君飞 吴伊婷 撰稿人:吴伊婷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2日 采访地点:刘荣华老师家里
老教授语重心长 大学生受益匪浅
——采访朱辉老师
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建校六十周年,4月17日下午,我们采访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东华大学机械系主任朱辉教授。
朱辉教授生于1934年,现在已经77岁。在工作期间,他努力钻研工程制图领域, 编写教材并获得国家级奖项。退休之后,朱辉教授仍然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东华大学贡献着自己,现任东华大学教学巡视组组长,致力于学校教学督导工作。
下午2:30我们敲开了朱老师的家门,我们看到的仿佛不是一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精神矍铄的他欣喜地领着我们参观了每一个房间。我们先从教育开始谈起。在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也是随之发展的。朱辉教授首先了解了我们现在的学习情况,然后结合他以前的学习经历以及作为巡视组长所了解到的学习情况,谈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他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开始给我们讲起,正是这些年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使国家在这短短几十年迅速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人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兴国之源。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每个人真正踏入社会的最后一个试炼场,因此一个学生能否在大学期间真正提高自己显得更是重要。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十分迅猛。中国的教育水平随之提高的同时,必须承认“一代更比一代强”。在谈到下一代的问题时,朱老师多次提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多,教育事业是在不断走上坡路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学好功课的同时,必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培养交际能力,促进高尚品质的养成”。朱辉教授对我们给予了深厚的希冀。
朱辉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党的艰苦发展历程。我们党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团结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协力,才将新中国建设得欣欣向荣。从1921年建党起,中国共产党逐步地成为有坚强领导力的执政党,把人民团结起来,一起走上繁荣富强之路。朱辉教授二十多岁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不仅仅是一个有五十多年教龄的老师,也是一位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朱辉教授的一生经历了党不断兴旺的过程,也见证了党给我们带来了越发优越和谐的生活环境,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国家越来越兴旺繁荣。朱辉教授说:纵观历史,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家和人民都与党的发展和领导息息相关。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的未来一片光明。朱教授谈到苏联解体时他正在当地访问交流,那次经历使他更加坚信:人民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紧随国家、党的脚步,只有国家富裕了,人民才会有好日子。我们也必须紧紧地跟党走,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好好学习,为以后建设新中国贡献出一份力量。
此次采访历时二个半小时。我们从谈话中深刻地理解了党员的含义,以及怎样做一位党员,如何成为一位好党员。在我们心里,朱教授就像是我们的爷爷一样,慈祥而又和蔼。这次谈话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在教育事业和党的知识方面使我们深受启发,还给了我们主题之外的收获——做人处世的态度。短暂的采访,和蔼可亲的朱辉教授带给了我们心灵温暖的同时,还让我们学到许多受益终生的知识,增添了不断上进的动力。
采访人:王梁 赵卿 曹万静 撰稿人:王梁 赵卿 曹万静
采访时间:2011年4月17日 采访地点:朱辉老师家中
善于学习 勇于实践
——采访许树文老师
见到许老师之前,我们两人的心里还有点紧张和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切入采访点。但是在见到了他本人后,这种紧张的情绪随着他对我们的微笑烟消云散了。我们的采访就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在采访中,我们除了解了许老师不平凡的教学与科研生涯,还了解到许老师从退休以来所从事的各种社会工作。1996年底,许老师从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又返聘继续任职半年。后因工作需要受聘担任上海市服饰学会秘书长以及宁波宜科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主任等职务。这期间,许老师还一直带着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教材编写等工作。其实,许老师自退休以后,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论是做课题、带研究生,还是为企业做规划、管理,许老师都鞠躬尽瘁。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党员的敬业精神和为社会奉献的品质。许老师说:“退休并不意味着安享晚年,而是开始另一种投入。”与在职期间不同,退休后他能有更多的时间潜心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退休至今近15年,许老师一共参与编写了两本教材和两本参考书,发表学术论文65篇,是在职期间发表论文的6倍,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值得一提的是,许老师还花了将近10年时间,参与了《纺织辞典》服装分支的编辑工作。采访进行到这里的时候,许老师骄傲地告诉我们,最近这本辞典获得了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第二届中国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除了以上这些,许老师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着如何更多的为退休教师做好服务。作为党支部书记,许老师关心年老多病的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是他每年都会做的事情。当我们采访时,许老师非常地谦虚,他总是把“学习”二字挂在嘴边,强调“学习”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很重要。许老师还说,即使已经参加工作,“学习”还是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他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许老师一直在学习,学习新的事物,研究新的课题等等。
在采访快结束时,我们问许老师对于年轻一代党员和大学生有什么希望和忠告时,许老师如是说:“第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学习,要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党的知识,还要学习专业知识。趁着年轻,精力充沛,更多充实自己。第二,要勇于实践,多接触企业、接触实际,争取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现在同五、六十年代相比,我们的生活比较富裕了,但是还应该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通过采访我们不仅得知了许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也领悟到了一位入党五十多年老党员的人格魅力。
采访人:康馨 王宇婷 撰稿人:康馨 王宇婷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7日 采访地点:退管会
人生的持行者
——采访许鹤群老师
有这么一个人,虽已“坐七望八”,却不显“老态龙钟”。他直面青春不再的现实,却依然尽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已白发苍苍,却仍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他努力燃放自己的“萤火之光”,只为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5月31日下午,我们走进退管会,很快便见到了许鹤群老师,但见他身着蓝色便衣,微笑着迎接我们,亲切地与我们握手。他戴着老花眼镜,不知怎的就让我想起了《哈利波特》中的邓布利多教授,后来想想也许他们是同样睿智淡薄的人吧。
我们的釆访在隔壁的老奶奶们悠扬的歌声中开始。二个多小時亲切的交谈,许老师始终不知疲倦。他很认真,准备了很多资料,让我们看个明白,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术上一丝不苟的精神也延续到了生活中,这点让我们非常感动。
许老师早已退休了,但他认为退休只是制度的结果,“为人者,应勤于学习,努力工作,毕其终身。”退休使他有更多时间从事许多社会学术活动。他积极从事大量学术活动,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有助他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超敏定理”。他发表了“基于数论研究的图像通信原理”的论文,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数据通信的模式,我们親眼目睹了学术界给出的评语:“立意新颖、主题突出、论据充分,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该文具有较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交流价值”。
他同时是校关工委讲师团成员、计算机学院关工委分会常务副主任,致力于新一代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培养,还协助学院党组织,积极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工作。许老师最令我动容的地方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看到现在的许多老师都很忙,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的情况,而他既有时间也有兴趣去了解、分析研究这些动态,然后可以与青年教师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他是真心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啊。
许老师虽然工作很多,但他从不落下学习。他不仅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他还努力研读《易经》、《史记》等“文史哲”方面的书藉。我们很好奇他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精力,许老师笑笑,说是工作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些知识他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现在只有自己去学,“亡羊补牢”。他认为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在现在这个社会是很难施展抱负的。他把扩大知识面既当作是对自己的挑战,也看作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
许老师还是个很好的家長,这点让我们非常羡慕。同我的爷爷一样,许老师讲起自己的孙女时,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他从小就对孙女进行着素质教育,不会因为孙女的一次“考砸”而指责她,他甚至严谨地对孙女考试成绩的稳定性进行数据分析,写了“基于学习成绩的学习稳定性的分析研究”文章,为的是向广大家长传递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不能看作只体现在一次考试的成绩上,家长也不能盲目地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努力学习的唯一标准。正因为许老师能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孙女健康成长,因此曾被评为“长宁区好家长”。他不仅对待自己的孙女是这样,而且在许老师的心目中,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同样也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最后许老师还以自身的经验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提了许多让人警醒的建议。许老师的一生都奉行着自己的理念,坚定做着人生的持行者,活到老,学到老,不放弃,不退缩,为他人指引前行的道路,无怨无悔。
采访人:程雯珺 吴松 周泳颖 吴多英 撰稿人:周泳颖
采访时间:2011年5月31日 采访地点:校退管会会议室
忠 诚
——采访吴世生老师
傍晚时分,走出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活动中心,一道余晖温柔地打在我们的身上,不算灼人的温度让我们自心底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对退休老党员——吴世生老人的采访已告一段落,然而对党的忠诚之心和对老党员的学习热情却没有丝毫的减退。在采访的过程中,吴世生——这位亲和的老人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向我们表明了何为对党的忠诚以及何为对信仰的执着。看着吴老师朴实却睿智的眼光,胸中似乎有一股灼热的火苗,我突然明白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也更坚定了对党的信仰。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始终不渝,忠诚自己的信仰,信守个人之承诺”?又有几人能够如此彻底地做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吴老师一生饱经风雨,其中留给了吴老师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些经历也在吴老师的退休生活中表现出其价值。当我们喊他吴老师时,吴老师却推却了这样的称谓。吴老师说:“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学长,我还要从你们身上学习很多。我只念了十年的书,还不能成为你们的老师。”虽然吴老师只念了十年的书便离开了学校,但他并未停止过学习,在吴老师退休后的生活中证明了这点。这位浑身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老人以自己的坚持,真真切切地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谈及此,吴老师得知我们是管理学院的学生,就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国家现在真的很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很多政策具体落实不仅是一句话的问题,更需要加强对落实过程的管理。你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吴老师的表情中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急国家之所急,忧国家之所忧”的崇高情怀,我们能感觉到,吴老师对我们寄予的希望,是一种迫切的等待,却也包含了一种难言焦虑。
采访快结束时,我们和吴老师都不愿与彼此告别。吴老师的睿智,让我们觉得在他身上有着学不完的人生智慧;而吴老师也似乎觉得,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殷切期待。沉默许久后,吴老师借用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几句话引领我们:“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我们思索片刻,便明白了吴老师的良苦用心:人与人之间要平和相处、平等相待,平则不会嫉妒别人,平则会有宽容的心境;功名利禄要看得淡,看得过重便会让心有负重,淡泊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求功名,不求利禄,人就会活得很轻松;看破生死,就需要敢于死得其所,而无所畏惧。生与死并非绝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我们不怕生命短暂,就怕生命不曾开始。这不仅是吴老师的人生态度,更是吴老师对我们寄予的深深期待。在一腔热血的奉献激情背后,这样的人生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夕阳下,那一道余晖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影都拉得很长很长,我们微笑着挥手告别吴老师,但心中燃烧的那一簇火苗,却永远不会熄灭。
采访人: 何韬 董亚杰 顾颖佳 撰稿人: 何韬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4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活动室
大气人生
——采访杨纪松老师
今天下午一点四十分左右,我们一行四人来到杨纪松教授的办公室开始进行采访,了解他退休后的一些感人事迹。
据了解,杨教授已八十二高龄,但我们看到他的时候,都不相信这位出门迎接我们的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我们将要采访的对象。作为爷爷辈的杨教授对我们这些小晚辈相当热情,进门后就给我们准备水,给我们准备椅子,我们顿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杨教授出生于1930年,现在这个年龄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他依然为研究生的实习工作四处奔走,前几天杨教授还外出出差,这也足见老前辈的身体是多么的健康。我们与杨教授从他的好身体聊了起来,杨教授给我们讲了很多养生之道,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心态要好。杨教授总结说是,做人要“大气”,他也希望我们,我们这一辈子,都能做事大气,做人大气。
在杨教授读大学的时候,“二年级时有认识实习,三年级有教学实习,四年级有毕业实习,工作也是由学校分配,与现在大不相同”,“现在的研究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少”。正是看到这些现状,杨教授创办了研究生实习基地,他说:“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各种人,这样可以得到锻炼并且能一直不断的学习。”杨教授因此一直致力于为研究生实习创造机会,搭建桥梁,帮助研究生们走到企业中实习,把实践与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而提到创建之初遇到的困难,他说:“困难当然很多,比如学生的安全问题、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大学生的短期实习问题等,但始终尽力克服这些困难,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研究生提升自己的能力。”杨教授在退休后放弃自己颐养的机会,自愿创建了实习基地,为那些研究生解决困难。他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比研究生轻松,但是这位老人依旧走下来了,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作为我们这些后辈,应该学习杨教授的奋斗精神,学会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在走上社会后,自己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杨教授对当前我们大学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学习是关键,要以学业为主。其次,要做到大气,不斤斤计较,不强求,不去计较小团体;遇事内心要沉着冷静,否定一个东西比肯定一个东西更难。而且有机会多参加实践活动,不能一味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
杨教授,这个党龄和我们学校几乎一样大的老前辈,在退休后的10几年一直在为我们的研究生实习解决问题,一直在做着自己心里认为值得做的,一直做着为国家分忧、为学生解难的事。这是一个老党员的品质,也是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的。我们能有这个机会接近杨教授,并深入了解杨教授,真的是我们的荣幸,我们相信这次采访经历也会影响到以后我们的奋斗。
让我们一起祝愿杨教授能一直保持这身体的健康、心态的大气,并能在我们以后的研究生的实习中可以再次与杨教授分享喜怒哀乐。
采访人: 王伊雯 王倩雯 陈宇杰 刘亮 撰稿人: 刘亮
采访时间: 2011年4月26日 采访地点: 校延安路校区校医院办公室
协调工作与家庭的楷模
——采访沈孝昂老师
4月26日,我们去了老年大学,在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要采访的老师——71岁的沈孝昂老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她和蔼地向我们打招呼,本来还有的一丝丝紧张也在她慈祥的笑容里融化了。
“沈老师,您好……”,我们很快进入了轻松的谈话。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采访,我们了解到,沈老师1957年高中毕业,1959年,因同是学化学的同学提议,报考了华东纺织工学院。沈老师说,在大学里,他们学习都很刻苦,当时学校课程改革,要求“少而精”的时候,很多同学还不同意,就是怕自己会少学些知识。相比之下,现在有些大学生费尽心思地逃课,实在是和沈老师他们有很大差距。而她对自己专业的喜爱,和同学老师间的深厚感情也从言谈中流露出来。她告诉我们,从毕业到现在,她的大学同学每年都举行校友活动。关于学习,沈老师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外语方面没有令自己满意。因为初中时期学的是英语,高中学习俄语,大学又重新学习英语,所以很难把一门语言学到融会贯通。
毕业后,她就到工厂里实习,虽是新人,也不把自己特殊看待,像操作染整设备之类的重活,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有时还会和他们比赛谁干得多干得好,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后来就在上海纺织专科学校担任教师。退休后返聘到65岁第二次退休,曾任东华大学教学巡视人员。已是高龄的沈老师却不肯让自己闲下来,总想干点什么,现在还担任退休党支部委员。她说,在大学的时候,虽然是团员,却已经对自己施以党员的要求,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82年入党后,更是觉得,共产党员没有退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她还背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段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羞愧,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都觉得,沈老师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沈老师说,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忙于学校工作,忽视了对母亲的照顾。当她谈到母亲的去世时,不禁流下了泪水。现在的她,找到了工作与家庭的协调点。她的老伴得了脑梗,卧病在床,沈老师每星期要到医院为他配药,同时也兼顾学校的工作,两者协调得当。从沈老师的言谈中,我们发现她很乐观,身体也很好。她每天早晨都会去中山公园打太极拳锻炼身体,即使前段时间扭伤了脚也不曾中断。沈老师对我们说,她目前的良好身体状态归功于良好的心态,要多想自己比别人条件好的地方,心态对做任何事都很重要。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要学会自我调节。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结束了采访。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而沈老师的良好心态、为家庭和社会奉献的品质,将会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采访人:黄愫琳 周雅倩 罗洋 撰稿人:匡洁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6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温 暖
——采访张凤琴老师
4月23号上午10点,我们来到张凤琴老师的家里,在透过玻璃窗的暖阳下,在干净整洁的客厅里,我们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今年64岁的张凤琴老师在1975年到2006年担任东华大学的化学老师、学生辅导员等职务,于2003年退休。在2006年送走02级毕业班后,彻底离开了她热爱了几十年也为之奉献了几十年青春的教学岗位。06年至今,担任东华大学退管会浦东块组长,第8党支部书记,并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始终多姿多彩,丰富充实。
采访伊始,张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许多她与学生们的故事。讲到与学生们的种种,酸甜苦辣,或感动、或喜悦、或艰辛、或甜蜜……张老师一直嘴角挂着抑制不住的幸福的笑意,眼睛里有藏不住的满满爱意。
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专心本职工作的她并,没有在意名利场上的得失。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或许像荷莲般简单清静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或许像康乃馨般温暖地长在学生心中才是值得回忆与珍惜的……
我们还沉浸在师生间单纯美好的故事中时,张老师主动向我们讲述她的退休生活。在经历了刚离开学校的不适应后,她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加入街道老年乒乓球队、参加小区的海派秧歌队和健身操队。此外,在浦东花样年华旗袍艺术中心这个活动组织中参加了合唱班、学习茶道、走秀,同时担任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平时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很早就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及小区的党员义务服务队,并坚持每周两次的出勤。——听着讲述,我们这些大学生都不禁惭愧起自己稍稍颓靡的生活。
众多活动中,最让张老师津津乐道的还是学校退管会的活动,退管会被老教师们亲切地称为“退休教师之家”。张老师担任浦东块组的组长后,在过去的几年里,带领着浦东块组的退休老教师们积极开展活动,融入社会,丰富生活。他们每年4月中旬都会组织一次大型聚会。为了使活动有新意,每次活动至少要提前2个月准备。“像前年,我们到浦东市民活动中心,大家都很开心。”而去年,块组的成员们趁着世博会在浦东开展的机会一起预览了世博园外景,并在中国馆前留了影。今年年前,张老师就设想把旗袍沙龙和退管会块组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使两个小“家”融合为一个大“家”,让不同的快乐渗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之中,张老师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组织安排。“我们的老师、我们社区的居民都很高兴,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张老师笑着说。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在张老师家我们还自己动手包了馄饨,就像当年她的学生一样,我们也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谊中。带着留恋回校的路上,脑海里依旧浮现着她这两个多小时里和蔼的笑容,萦绕着她朴实的话语,品味着她平凡而美丽的人生哲理。
时间流逝,在我们的眼里留下斑驳印迹;在我们的心里留下点点回忆;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花样年华。愿张老师,愿我们每个人,幸福像花儿一样……
采访人:仲舒弘 撰稿人:陈嘉玉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3日 采访地点:张凤琴老师家中
胸怀远大梦想 心系中非友谊
——采访张金泉老师
如果中国能再多一点像张金泉老师那样的党员,我相信我们祖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1979年7月3日发生在东华大学的中外留学生事件,致使原担任卢湾区团委副书记的张金泉老师来到东华大学处理善后事件,而这次的到来就让张老师留在了东华,开始着手于东华的留学生工作。张老师笑着说:“那时留学生办公室是没有人羡慕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到那里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麻烦、艰巨、不被人羡慕的工作,张老师却做了相当长的时间,由他主管的留学生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也与留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留学生称他为“中国父亲”,我们学校的留学生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也小有名气,中共中央两任总书记都对我校留学生教育做过重要批示。
到现在,非洲15个国家有100多个我们学校毕业的留学生。在培养教育留学生这个问题上,我们为他不畏困难、勇敢解决问题的勇气、毅力所折服,同时也为他致力于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所做的努力而感动。
在采访中,张老师讲述了他退休以后做的三件大事。1990年初,台湾和非洲六个国家有“外交关系”,经过张老师和他的留学生的努力,有三个国家恢复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有一个是直接的,还有两个是间接的。它们是尼日尔、乍得和塞内加尔。中央电视台《见证》节目曾专门介绍了有关情况。
“人家做梦的年龄是花季少年,我七十五岁还在做梦。”采访中,张老师这么调侃自己,这么说,源自于他现在正在做的两个美梦。
在非洲有一个国家叫尼日尔,尼日尔是撒哈拉南部的一个最贫穷的国家。但事实上,经张老师的介绍,这个国家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老百姓也非常勤劳,他们没有民族冲突,没有宗教冲突。可就是这样的国家,人民饭都吃不饱。张老师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阿布巴卡尔就来自这个国家,阿布的家族在当地是个大家族,他的叔叔一直是驻前苏联大使。张老师激动地告诉我们,最近大选刚刚结束,阿布巴卡尔出任国家亚洲事务的总顾问,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张老师的梦想是能让阿布问鼎总统宝座,虽然张老师的梦想更多的集中在阿布的从政之路上,但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这就是一个老党员的胸襟所在。
随后,张老师向我们畅谈了他的第二个梦想——实现尼日尔年产50万吨棉花。去年尼日尔棉花产量只有一千吨,今年启动与我国合作项目后,产量预计可达一万吨,以后每年递增,若干年以后,棉花目标产量是五十万吨,并计划明年起每年配套建1到2个轧花厂。如果尼日尔的棉花产量可以到五十万吨的话,可以使30%的尼日尔人口脱贫,人民日报曾专门为此发过报道。
张老师说自己之所以还在做这些事情,就是觉得对国家有好处,对非洲人民有好处,对中尼两国友谊有好处,仅此而已。
采访结束后,我们都被张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也应以张老师乐于当民间大使的精神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让自己也能成为对国家有利的人。
采访人:董思蒙 徐萍 撰稿人:董思蒙 徐萍 沈佳滢 周鑫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0日上午9点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二楼
余辉晚落映彩霞 夕阳未老勤耕耘
——采访陈全伦老师
退休多年的陈老师,看起来依旧是精神抖擞,风采不减。作为东华大学的退休老党员,我们慕名采访了他,让老人家给我们讲述他当年的故事以及现在的生活。陈老师和蔼且健谈,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他的亲切。如果陈老师的过去是一部辉煌史,那么退休以后陈老师的故事就是一部写着“未完待续”的励志书,珍藏在东华大学的博物馆里,散发出厚重的学术气息。
谈及陈老师的退休生活,老师说:我现在自己办工厂,做一些毛麻纺工业油剂,现在我有两家工厂,在宁波一家,上海青浦一家。我们厂现在办的还算出色,现在我还每天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我留学日本的时候在那里记录的笔记资料,我还会翻出来看看,我在不断地研发新的产品和化工原料。我现在正研究一种新的抗静电剂,能让用这种材料做出来的衣服防静电,穿着更舒服。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配方,使我们的产品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现在我的工厂毛麻纺工业油剂领域在中国南方市场占了一席之地,现在我是“退而不休”,还是坚持搞科研,坚持在专业领域学习,想再做一些事情。以前还在东华大学任教的时候,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好学生,搞好科研,认真的对待工作。现在自己办了厂,就要为社会做些贡献。现在我拨出了一些钱交给学校,以帮助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设立研究基金为青年教师搭建入门平台,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当我们听完陈老师的介绍后,不禁提出,很多老人在退休后都选择在家过着清闲的日子,为什么退休之后您还要选择继续工作呢?老人的脸上浮出了自豪的笑容:“我觉的我虽然退下来了,但依然可以对党、对国家做出回报。是党和国家养育了我,人是不可以忘恩的,所以我选择经营工厂,尽我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社会、国家贡献力量。”陈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随后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在退休之前,就捐助了许多给学校的帮困基金。退休之后,老人更是捐赠给了东华大学40万元,并荣获市科教党委系统的十佳好人好事。在那时,我觉的任何赞扬的语言在这种行为面前都已显的绵软无力,老人的叙述没有任何的修饰,简单质朴,可就是这样的简单质朴,足以震撼在场每个人的心灵,足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当代党员的榜样。
通过与陈老师的交谈,我不禁深深为他“退而不休”的精神所折服。陈老师虽然退休了,但他却仍像春泥一样,关心着我们这些“花朵”。所谓“化作春泥更护花”,应该也是像陈老师这样吧。也许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并不能让我像陈老师一样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但是这一个半小时却让我获得了更宝贵的东西,陈老师“退而不休”的奋斗精神让人震撼,陈老师“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让人动容!
采访人:韩阳 骆瑶 王久龙 撰稿人:李蕴怡 韩阳 骆瑶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3日 采访地点:校纺织博物馆三楼
知足常乐
——采访陈吉祥老师
人生难得满足,更难得知足常乐。然而,通过这次的采访活动,我们却从这位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年轻老人”——陈吉祥老师身上,看见了真正的“知足常乐”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老师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
退休后,陈老师身为一名“块组长”(专门负责退休教工居住在天山路这一块区域的组长),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如果他的组员生病了,就主动看望他并帮他报销医药费;对于一些不积极参加活动的人,他也要上门关心他们;而一些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陈老师也需要时不时地给他们及时地送些温暖……
在社区关工委工作的时候,陈老师发现有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他总是主动地与他们联系,正确地引导、帮助、关心他们。“很多青少年需要我们这些老一辈人的引导和建议,我们可能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精力,但对于他们的未来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看来,老年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心态要好,要想得开。”“知足常乐”是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是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他总是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情。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陈老师积极配合社区工作,组建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利用平时空闲时间,为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用上海话发音当音标来教授简单的英语用语。“我很高兴能为大家讲授英语。不仅可以让我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国际语言。”有一次,在换乘地铁时,陈老师遇到了几名外国友人找不着了方向,于是,便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友人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现了东道主的素质。
陈老师平时总是忙于社区服务工作,殊不知,他的家里还有一位需要照顾的爱人,“我现在83岁了,我的爱人现在也86岁了。2009年的时候她从咳嗽转变成了肺炎。从那时候起,随着年纪的增长,她就开始健忘了。所以,现在我会更多地在家多陪陪她。”
陈老师在帮助社区的其他老人时,总是不辞辛劳,尽心尽责。这位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本是应当颐享天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家庭、社会以及党组织。很多时候,陈老师总是在默默地付出,而没有任何物质或是精神上的回报,甚至还会遇到一些麻烦和困难。然而他从不因为种种挫折而放弃,他总是用积极的态度一笑了之。也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得陈老师倍显年轻,充满活力。
“作为党员,我们的思想觉悟要高,要对组织真诚,要想着为人民服务,不要去想个人利益和得失。我们服务他人,让别人开心了,自己也就跟着开心了。我们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心!”
知足常乐、问心无愧的优秀党员——陈吉祥老师怀着一份对于党组织的忠贞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用最简单的方式回馈社会、服务人民。他的笑容仿佛能温暖身边的所有人,他的快乐仿佛能传播到所到的每个角落。他至始至终“真诚、坦诚地面对党组织”、“热忱、真挚地面对人民”,从不把所付出的种种看作是牺牲,他享受着“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采访人:杨烨 徐能 潇雨 撰稿人:杨烨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4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活动室
奉献与关怀
——采访陈稀老师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采访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退休老教授陈稀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见到了她。轻柔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构成了一副温暖的画面。
谈起当年的大学生活,老人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情。在大学期间作为班级团支书的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抓紧自己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二时她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陈教授在方柏容教授领导下,创建化学纤维专业。随后在党的号召下,于1957年下乡劳动。这段下乡的经历给了她很深的感触,她深切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也更加坚定了她报效祖国的决心。1959年她下乡回来,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后,又投身学校的化纤专业建设。
1980年学校向纺织部申请涤纶长丝高速纺工艺与设备的研究项目,她作为化纤教研组副主任,担负起这个复杂艰巨的科研项目。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于1987年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教授还主编了《化学纤维实验教程》,于1992年得到了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教材奖”。1993年她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1995年10月退休后,陈教授继续完成科研项目,但因其爱人不幸患重病,便专心在家照顾爱人。照顾重病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还要和自己的痛苦做斗争,整个过程对人的考验是极其严酷的。纵然世事无常,但陈老没有消极避世,更没有怨天尤人,从老人口中听到的更多的是“感恩”,感谢这个社会给予他爱人那么好的医疗条件,感谢领导、老师给予的关心与帮助。在与病魔抗争了七年多之后,陈老的爱人不幸离世。
陈教授没有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沉沦,在收到胡学超教授的邀请后,她同意到课题组继续工作,接着,她又被聘为学校教学巡视员。陈教授对教学巡视员的工作认真负责,察看毕业生论文,在开会时提出意见,指导年轻老师的教学。直到2009年初,因为膝盖伤痛实在不能负荷这一任务,而不得不结束了这份工作。忙碌了大半生的陈教授并不愿就此停下脚步。她参加关工委材料学院分会的工作,随后又进入东华老年大学学习,真正践行了“终生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紧跟时代步伐。开始时,陈教授报了数码摄影技术班,之后就又报了电脑班,谈到此处,老人的脸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我们都被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感染。
老人的大外甥小时候就受陈教授及其爱人的影响,学习认真刻苦,自立自强,现在已经是哈佛大学大三的学生。她认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年青一代。老人也严肃地指出了她观察到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缺点,她觉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要珍惜时间,打好专业文化基础;关注国家要多于对自身发展的关注,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陈教授的谆谆教导,每一句都透漏出她对祖国下一代教育的关心,每一句都是一位为教育事业而付出一生的老人的真情流露。
采访结束后,老人对我们说,她感觉自己这一生很平凡,并没有做多少贡献。这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祝福这位可爱的老人健康快乐!
采访人:李若莹 张伟 撰稿人:张诗赟 魏鸣宇
采访时间:2011年4月15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夕阳无限好
——采访邵晖老师
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句话预示着我们青年人光亮耀眼,前途无限。可是朝阳的出现是昨日夕阳之光和热的延续,是昨日的夕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所以我们青年党员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党员们的教育和关怀,她们的优秀人格和先进事迹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又一盏的明灯。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盏明灯——邵晖老师。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五宿会议室时,第一眼便看到了这位安静、祥和的老人,她那柔和而清澈的目光就像一股暖流划过我的身体,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邵晖老师是我们管理学院的一位副教授,一直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党员,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并为国家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他们现在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用汗水谱写着他们的青春,在各个岗位上绽放着他们的生命之花。而到今日,已有七十高龄的邵老师仍然没有停止她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关心,她依然在默默的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在邵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论是在学术上、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都很努力,得到了同专业老师的认可。她坚持学术无止境,一直未停止过对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完善,现在七十高龄的邵老师虽已退休在家,但她还在继续学习,常常自己出钱买书。现在邵老师的床头还放着《马克思资本论》和《价值论》。
事实上,邵老师不仅尽力完善自身的学识、道德修养,从2001年退休以来就参加了教学巡视组的工作,帮助很多青年教师取得了进步。她认真地听每一个青年教师的课,课后还对这些教师进行帮助和指导,由于邵老师态度和蔼,从不居高临下,所以她的意见和指导一直很容易被青年教师们接受。她原则性强,亲和力强,又很乐于助人,所以那些青年教师都很尊敬她、爱戴她。
“教育好下一代”是她的口头禅。在采访过程中,邵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她和学生的故事。一次,她的一个学生被拉进了传销组织,对于这个组织大家应该都有耳闻,甚至提起来都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邵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找到同事张耀宗老师和其他的几位老师一同去找这个学生,对他进行劝导。而这又谈何容易呢?这些被拉进传销组织的人大都被洗过脑,痴迷、顽固。但她不气馁、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这个学生迷途知返,主动向邵老师承认了错误,最后,在他认清传销组织的实质后,主动去邵老师家中表示感谢。毕业后,这个学生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就,这里面不能不说有邵老师的功劳。
邵老师不仅在工作上、学习上一丝不苟、竞竞业业,她担任退休支部书记时工作十分尽职,带动大家关心帮助高龄、困难的老人,支部活动丰富多彩。她总是很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从不妥协、从不气馁,尽管岁月不饶人,但她依然保持着活力和乐观的态度,在组织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邵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党员,她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应具备的先锋作用。她对我们青年学生、教师如此无私地关怀和帮助,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邵老师身上的那种乐观精神、乐于助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此,向邵老师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优秀老党员们致敬!
采访人:李一桐 游越 撰稿人:李一桐 游越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9日 采访地点:校延安路校区五宿会议室
“永不退休”的快乐
——采访苏慧娥老师
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特地去采访了一位70多岁,却依然为我党发挥余热的苏慧娥老师。采访当日,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路况不佳,于是我们在采访前询问老师是否需要接送,老师却在电话另一头果断地说了一句:“不用!我最怕耽误年轻人的时间!我3点准时到!”当我们提前5分钟到达采访地点时,却得知老师早已提前15分钟到了,正当我们惭愧之际,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只是淡淡一笑,宽慰道:“没关系,我原来上课时就已经习惯提前15分钟到了”……至此,我们开始了此次的采访。
“我一天不学习,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苏老师退休之后还一直坚持发表论文,当问及此原因时,苏老师只是谦逊的说了一句“活到老学到老嘛!”退休带给她的并不是安逸或者无所事事,反而是更加清晰的思维和更加深刻的思想,而记录和思考已经是她一生养成的习惯,每天学习对她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的。“我一天不学习,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说罢老师身体还左右蹭了蹭,仿佛今天的她正因没有学习而不自在一样。作为老党员的她,时刻关心着国家乃至世界的最新动态,分析重要事件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当思想积累的差不多时,论文的发表就变得很自然而然的了。不断学习,就是她的快乐。
“其实我是个工作狂”
苏老师退休后任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校理论研究小组组长、市老科协讲师团团员、校关工委成员等职,从事的工作都和年青一代密切相关,在苏老师看来关心青年人,就是关心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关心下一代的同时,其实也同样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一项双向互动,她自己也同样从这些工作中也获益匪浅。虽然身兼多职并且表现优异,但老师身上始终呈现出谦虚的态度,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和很多优秀的党员不能比。但其实这些事情已经占据了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这样多的工作量其实并不轻松,当问及是否会觉得目前工作太忙太累时,老师突然用双手捂住正在大笑的嘴巴,可爱的说了一句“其实我是个工作狂!”从她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她对于这些工作由衷的热爱,当一位老人在谈到工作时眼睛里的光彩如此明亮时,我们便清楚的知道:工作,就是她的快乐。
“要和谐社会,首先要和谐家庭”
谈及家庭时,老师眼里透出了一丝丝的歉意,退休前由于工作太忙,家庭里有些事情没有顾及过来,退休后虽然仍旧有很多工作,但老师能够协调好家庭和工作。当然,家人的支持也是功不可没的,“我女儿知道她的母亲就是要工作的”,说完老师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至今,老人一大家子依然是每周日团聚一次,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问题也提出来相互帮助。“和谐社会首先要和谐家庭啊。”老师最后呵呵笑着总结道。
时间在老师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尾声,在此次采访中,我们深刻地感受一位与时俱进、风趣幽默的老党员所透露出的人生哲学,只要心未老,快乐之花便会永不凋零。
采访人:熊研婷 撰稿人:熊研婷 史敏霞
采访时间:2011年5月23日 采访地点:校退管会会议室
乐于奉献 淡然处世
——采访周文甲老师
4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联建新村,对周文甲老人进行了采访。周老于1954年10月在空军18师52团3大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于加入这个神圣组织的时间和地点,老人至今深深记得。但他并没有过多的提及过去的日子,说的更多的是退休后丰富的生活,平静与幸福洋溢在他的脸上。
现在周老是联建新村块组长,负责联系45位退休教职工,是联建新村29号楼组长,还是联建新村业主委员会的成员,生活忙碌充实。1997年退管会经费紧张,周老便开始主动帮助退管会收废品、管理招待所。他建起了废品回收站补贴退管会,一干就干到2005年年初,每年上交退管会3、4万元。在他管理招待所时,曾有一个在酒吧弹唱的小青年付不起房租,最后周老还是让他住下了,对于后辈们,周老始终希望尽自己所能,扶他们一把,这是一位老人对年轻人由衷的爱护。
作为联建新村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周老平时经常在物业管理处办公,采访的日子是周六,可大大小小来找周老的事仍不少。2009年小区旁开始建商业大厦,商务楼和民居楼的间隔大大小于国家标准,造成了地基沉降和墙体开裂,建筑工地24小时施工十分扰民。联建新村住的多是退休教职工,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周老代表居民积极写信向政府部门反映,在中央巡视组来上海时也向他们反映了这个问题。群众有什么问题,周老就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积极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除了忙碌的工作,周老也很重视养生和保健,尤喜中医气功学。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周老气血通畅,精神矍铄。他告诉我们,要健康长寿得靠乐观的精神状态,靠信心,药物往往只起到辅助作用,“信心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由中医养生知识中总结出人生智慧,这又再次彰显了周老师的深邃思想和无穷的生活智慧。平时周老还经常自购教学CD拿到退管会,将自己的养生见解介绍给朋友们,使大家都受益无穷。
当我们问及周老的家人和晚辈时,他说:“下一辈都有自己的事业,孙女上了大学,家里压力也不大。难得糊涂一些,日子会舒心很多。”周老告诉我们,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也是一种学问,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相处是家庭生活关系中重中之重。做长辈的若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中自会少生许多矛盾,长辈自己也会减少许多烦恼。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翁。家务杂事不要过分较真,适当地装点“糊涂”,亦是“难得糊涂”在持家有道中的一种体现。
采访的最后,周老说道,老年人,要知足常乐,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体魄,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如果还有余力,要尽可能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关心公益事业,在人生的第二春发挥余热,为党为国家奉献自己。我们也祝愿周老怀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态,精神矍铄地在自己热衷的事业上发挥余热,拥有一个精彩无限的晚年生活,描绘一片鲜艳夺目的夕阳红。
采访人: 王迪薇 撰稿人: 路雨迪 王博雅 茹苑 王迪薇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3日 采访地点:联建新村
无悔人生
——采访郑宗琪老师
郑宗琪老师,1961年毕业于华纺,之后留校任教。曾担任过区人大代表,有着历经30年时间才入党的经历。退休后,他先后出任校退教协理事、校九三学社退休支社主任委员、安化路块组长。身为块组长,他组织活动十分有序,影响人数较多,虽然现在已经搬离原来住处,但他仍关心原来老同事的情况,并及时上报,是退管会和群众的联系纽带。
他历尽坎坷却乐观开朗;他虽然高龄却精神矍铄;他面容严肃却平易近人。虽然郑老已经75岁高龄,但看上去要比他的年龄要年轻许多,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经过一番交谈,我们着实获益良多。
数十年来,郑老先生一直勤勤恳恳工作,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我们惊讶于他的毅力,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他还能如此地坚持。当我们问他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多年时,他慨然说道:“人可以平凡,但是决不能平庸!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就必须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子女,对得起自己!”
坚定信念,三十年坎坷为入党
1951年,郑老当时是班级里的优秀学员、三好学生。按理说,他这样的条件入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事实却不然。那时他有复杂的海外关系,很多亲戚在国外,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在台湾的哥哥,这一切对他而言入党都是可望而不可即。在那个阶级斗争重于一切的年代,郑老所经历的磨难与考验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郑老并没有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党只会接受最优秀的人,而自己足够优秀!1961年,郑老大学毕业,留在上海纺织专科学校任教,198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担任九三学社支社主委,成为校九三学社主要负责人。就这样,不知不觉三十年过去了,党的制度越来越开明,而他的成就也越来越显著。终于在1986年,在两位知名党员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0年,他等了三十年也奋斗了三十年!我们惊讶于他的执着,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时,他微笑着说到:“信念!我相信中国共产党是最优秀的党,只有它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数十载
1998年郑老退休,返聘两年后,任校退教协理事,同时担任九三学社退休支社主委、安化路路块组长,关心退休老人,在夏日里为他们送去清凉,冬日里为他们送去温暖。这些年来,找郑老帮忙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半夜找到他请他帮忙。他告诉我们:“人家找你是因为信任你,你应该感到高兴,而半夜找上门说明是有急事,那就更没有拒绝的道理!还有就是,人老了更需要关心、更需要温暖。这点我自己是很有体会的。所以我很乐意帮助大家,也常常因为帮到了大家而感到高兴。”
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子女,对得起自己,郑老他的确做到了!三十年,磨砺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我们身为大学生,应该学习郑老的奉献精神,应该发挥自身的时代先进性,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服务大众,缔造一段无悔的人生。
采访人:王思宁 吴永 晏琮亚 撰稿人:晏琮亚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2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坚定信念 追求卓越
——采访金惠芬老师
4月23号,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到金教授家。还没进门就看到老人在门口等待着我们,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就好像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带着一点胆怯和不安的心。突然觉得这么一位对材料科研有着很大贡献的教授其实就是个像我们的奶奶一样的老人,顿时感到无比亲切。
金老,1990~1996年担任材料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材料学院的科研环境十分艰苦,可金老始终工作积极,勇于探索,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她长期从事科研,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鞠躬尽瘁地把青春挥洒在学校材料科学崛起的道路上,为材料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94年,学校开始申请211工程时,研究的条件还十分艰苦。1996年,她在山东承担了年产3千吨丙纶细旦短纤维的工程项目,获得了30万元的技术服务费,她将4万元作为学院的研究经费,4万元作为帮困温暖基金。
1999年金老退休,可是对材料科学有着浓厚感情的金教授退而不休,又工作了10年,才真正开始退休后的生活。
2001年至2002年期间,她到扬州石化厂,研究PP/PE复合型材料。金教授表示在实验室里搞实验,和到工厂里参加实际的生产是有着很大不同的。所以现在年轻的纺织材料的研究者应该走出实验室,到实际生产中收获经验和丰富专业知识,这样对研究工作更会有意想不到帮助。作为老师也不应该只传授理论知识,更应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一些经验。
当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似乎能隐隐从老人的眼中看到那种热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放缓脚步。世事变迁,现在金老也早就从以前住处搬到这个更加安逸的小区。可是现实却是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金老说缩小贫富差距绝对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但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一定要对党和国家有信心!
金老就是这样一个永远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上的老党员。其实金惠芬老人的入党过程也充满了坎坷,因此作为党员的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与责任。在物资匮乏时期,金惠芬老人会主动地把自己的肉票、油票上交;刻苦地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帮助别人。金教授对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满怀希望,她要我们把学习放在首位,学好知识才有本领建设好国家,要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现在入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察其入党动机。金老说起那时他们入党的动机是十分单纯,虽然对共产主义并不是很了解,但那是一种美好的追求。现在却有很多人、事偏离了正轨,在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这根弦也绝对不能松懈!
短短一个多小时,“坚定信念、踏实认真、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深刻地让我们感受到了金惠芬老师对党、对祖国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自身使命的责任感。采访结束后,老人还热情的和我们拍照留念。老人的真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心希望她一切都好!
采访人:姚晴雯 顾竹青 郑晓锋 撰稿人:姚晴雯 郑晓锋 胡佳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3日 采访地点:金惠芬老师家中
七旬老人的赤子之心
——采访施介宽老师
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青年党员整天挂在口上的大道理,可是我们真的懂得这其中的含义吗?“祖国和人民需要你在哪个行业,你就得去哪个行业。”这是我校环境学院施介宽老师对我说的,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句话始终让我深深感动中。
5月31日上午,在五宿阅览室里,我见到了年逾七旬的施介宽老师,满头灰白的头发掩盖不住他的神采,脸上的皱纹遮盖不了他眼中的光芒。他语言清晰、简练,语速很快也很有条理,这让我不禁惊叹坐在我面前的竟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
施老师出生于1940年,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58年施老师进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大气物理专业读书,从此开始了他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缘分。在大学期间,他态度认真、学习面广,为他以后转入多个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建国初期,我国开始研究人工控制气象,施老师作为学生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参与了导师组织的防化兵课题研究。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参加了沙漠治理和麦田干热风防治的研究。1967年参加了二机部核工业建厂防辐射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施老师重点转入大气环境物理、化学过程的研究,并应用到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的环境评价及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实践工作中。看完施老师这么复杂的人生经历,你或许想问,研究人员不是主要研究一个方面吗?为什么施老师换了这么多的研究领域?他是如何做到做好不同领域的研究的?答案很简单却很震撼:“因为祖国需要!”施老师勇敢坚强地面对科研中的种种困难,再大的困难也抵不过施老师心中的一个信念:“祖国和人民需要你在哪个行业,你就得去哪个行业。”事实证明这句话并不是空话,施老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1971年施老师先后来到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任教。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尊重。他告诉我们:“我从来不放弃一个学生,我不认为有任何学生会学不好。”一次期中考后,施老师发现有个学生的这门课没有及格,他主动找到这名同学询问原因,并认真、细心地开导,让这个同学重拾信心,在期末考试中该同学考了满分。不得不说这个同学是幸运的,老师的开导和鼓励必将让他受用一生。
2002年施老师退休,可是他并没有停下来休息。施老师参加了学校的老教授咨询组,他们每周都会去学生宿舍找学生谈心,与学生一块讨论生活、学习,甚至心理、思想方面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施老师将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概括为八个字:“谈心、交友、解惑、释疑。”在施老师和其他老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老教授咨询组事迹入选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十佳好人好事。此外,施老师还担任华理工兼职教授,还经常接受环保局的邀请,帮他们审查相关的环保技术报告,并且在多个单位的技术研讨班和注册工程师培训班担任讲师。他的经历是对王勃这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最好诠释。
采访的最后,施老师说说自己一生经历见证了党的领导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党的先进性和伟大性深信不疑,并强烈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希望我们青年党员做到: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2、对祖国和人民忠诚;3、用知识武装自己;4、不要只局限于本专业,要广泛涉猎;5、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在施老师的影响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好优秀的接班人,一定不会让施老师失望的。
采访人:李一桐 游越 撰稿人:李一桐
采访时间:2011年5月31日 采访地点:延安路校区第五宿舍阅览室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采访高永劼老师
2011年4月21日,我们管理学院学生党建管理中心小组的两名成员来到东华老年大学,和退休老教师高永劼老师进行了一次短暂而亲切的交谈。
高永劼老师今年74岁,从2009年退休至今将近12年,但尽管退休了,高老师依旧保持着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因为家离老年大学比较近,所以高老师常来老年大学上课,谁能想象年近古稀的老师不仅参与了桥牌队,时装表演队等活动,而且还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09年全国优秀中老年文艺节目汇演》活动,此外,高老师还在书法文学艺术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当然,经过我们近距离接触后,高老师在生活中同样也很积极阳光,平易近人,一点也不服老,对于社会上盛行的“三等公民”的概念,不敢苟同。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将生活演绎的丰富多彩。
在采访过程中高老师向我们吐露了当年进时装表演队的经历,本来毫无时装表演基础的他,原来是被桥牌队的牌友硬拉进了时装表演队,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训练过程中,特别是世博会的表演中,高老师渐渐体会到时装表演的意义不仅仅是基础知识与形式,更在于将创意、文化底蕴与生活融汇到一起,演绎出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
此外,高老师也强调了哪怕年逾七十,到了古稀之年,也应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坚持“学无止境”的观念,他认为如今中国老龄化趋势还是比较严峻,所以老一辈应该多为年轻一代考虑,尽量减轻年轻人和社会的负担,激励我们要抓紧生命中的宝贵时间,树立目标,然后逐一实现。
他说就算步入古稀之年,在外人看来人生已经快到尽头,但是他仍然认为心态十分重要,要看淡名利,心境宽广;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多了解一些养身之道。
在悠扬的钢琴声中,我们的采访也接近了尾声,高老师表达了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盼和希望:积累知识,把握机遇,学会做人的道理;到社会上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对领导尊敬,对下级关心,对同事和气,对事情认真;现在应该立志,好好学习,学会做人,将来回报家庭和社会。
最后高老师总结道:30岁时要独立并回报社会;50岁时要照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60岁时要懂得听取意见,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70岁时要治身、治心,养身先养心,心态一定要摆正。
通过这次的采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老一辈的智慧与坚忍,更是对我们新一代的鞭策与鼓励,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高老师的话语时刻在我们的心中激荡,令人感悟与思索……
采访人:杨蕊冰 凌梦霞 撰稿人:顾忆雯 黄萌蔚 杨蕊冰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1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神州游太空,经天纬地;凯歌传全球,琴奏华章”
——采访袁琴华老师
今年正值建党90周年,管理学院学生党建中心组织了采访老党员的活动。带着一颗崇敬好奇的心,我们采访了袁琴华老师。
和袁老师是约在她公司见面的。袁老师的办公室并不大,但却非常整洁。办公桌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玻璃茶几上的那盆兰草的映照下愈发地显眼。墙上赫然一张奖牌,上面写着“2006年9月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贺袁琴华教授荣获中国老教授工作优秀奖”。
袁老师亲切地开始与我交谈,我才得悉老师是校关工委银发讲师团成员,为我们大一新生做过讲座。老师对纺织材料造诣颇深,可以很容易地鉴定出材料的成分和染色的优劣程度。经了解,袁老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并参加多项“六五”攻关项目,供“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飞行太空使用。退休前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荣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科技精英奖、全国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
袁老师说,“我退休已经十多年了,但我从未停止工作。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及回报党和国家,我会一直努力。我不计较个人得失,我要一直为国家奉献下去!”
说起公司的项目,袁老师感慨颇深。公司一开始要与部队合作,别人做不来,袁老师做。研究单位条件苦,袁老师不怕。袁老师谈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外部条件很艰难,美俄封锁技术,而且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她的团队花了四年时间,攻克了很多难题,研制出了“HYF尿收集装置”——也就是俗称的“太空马桶”,解决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起居的大难题。随后,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的成功研发、以及太空空间站搭桥难关的攻克,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袁老师讲道,在攻关过程中,数据要力求准确,她强调实验数据真实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要踏踏实实,由小做大,精益求精,勇攀高峰。苍天不负苦心人,袁老师“舱外航天服”的项目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并且入选“校十大科技进展”。现在,公司销售袁老师的科研产品,也打响了东华大学的名字。袁老师说,“我最开心的不是听到别人说我袁琴华的东西好,而是别人说东华大学的东西好!”
袁老师对后辈非常关心,她总是很大方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他人,也会支持他人的事业发展。老师现在的公司请的大都是退休人员,虽然工资不那么丰厚,但是看得出来她们很快乐。老师还将自己的经验编入书中,使科研、教学得到完美的结合。老师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说,“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做事大胆,拥有很强的交际和创业能力。”学习、生活、创业都是艰苦的,老师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全面发展。老师对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只有你们成功了,国家才会更强盛。”
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我在遗憾没有更多时间去与老师交谈的同时,也庆幸袁老师这么深刻地为我上了一堂课。采访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袁老师带给我的启发却是无限的。袁老师说:“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就去做,能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就是我最大的欣慰,而且做一行就要爱一行。”最朴实的语言,却是对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教授无私奉献、一往无前精神的最好诠释。袁老师,我向您致敬!
采访人:骆瑶 王久龙 撰稿人:骆瑶 王久龙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8日 采访地点:延安西路1922号
乐于奉献
——采访唐端方老师
唐端方老师,生于1929年6月,曾任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纺织系统电(职)大辅导站站长、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专教学委员会主任、国家教委课程组编委会副主任和上海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等职。195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从事中专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中专物理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退休后的唐老师并没有像普通老人那样颐养天年,他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之中,紧跟时代发展,服务于社会。在我们的采访交流中,唐老师退休后的三件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件事是唐老师在任教期间未完成的心愿:希望能有一本适用于上海中专学校的物理教材,于是,在刚退休初期,唐老师便积极地与北京的一位资深老师商量、合作,本着学生教材应该与时俱进的想法,最后一起成功主编了一版新教材。这一版教材自1990年开始使用,前后共印刷了三版,一直用到了2009年。
第二件事便是唐老师为社会办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当时,上海长宁区教育局鼓励中小学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局联系唐老师,希望老师可以主办一个学校。由此,唐老师就与教育局合作开办了上海长宁科技文化艺术学校。联系学校、准备教学地点、邀请专业教师等都是唐老亲力亲为,请到的大都是优秀的中专老师,主要教授书法和美术,针对文化课以外的领域让学生有个学习的机会。唐老还依稀记得那时人民法院的公务人员要考电脑,他就跟中学协商借电脑房,希望开个电脑班,请了以前一个懂电脑的同事当老师。后来学员全都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学员代表——长宁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还亲自给教育局写感谢信,表彰唐老师教学的尽心尽责。老师办这所学校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更多地是想为社会做些贡献。
对于第三件事,唐老师在和我们的交流中流露出了一丝遗憾。由于年纪的渐长,腰椎和手指都出现了健康状况,走路和生活起居不那么灵便了。本想着利用退休清闲的时光和老伴出去走走,看看祖国和世界的美丽风光,却发现了诸多不便,最终只能无奈地放下这个愿望。并且将手头上的工作渐渐交给年轻人去做。他说:“我们要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唐端方老师于1983年被批准入党,已有28年的党龄。唐老师回忆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景时,强调了入党动机的重要性。“贡献自我”便是老师的入党动机,他并不是为了个人名誉地位或是利益,而是出于“衷于奉献”的动机,兢兢业业地长年恪守在工作岗位上。
最后,用唐老师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大家共勉 ——“人退休了,人毕业了,思想不能退休,思想不能停滞,人在社会上就要奉献自己,多为他人着想。”
采访人:王正 杨扬 宋婷 撰稿人:王正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4日 采访地点:唐端方老师家中
真言真语真心
——采访黄子强老师
经过周密的准备,我们怀着兴奋而又些许不安的心情来到黄子强老师的家中,对其进行为期一小时的采访。在印象当中,出生行伍的老党员总会给人一种严肃,不苟言笑的感觉,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78岁的黄子强老师,他的言谈举止却处处透露着温罄,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丝毫不显老态,每当回忆往事,他总能将时间精确到几日几时,记忆力之强让我们这帮年轻人都大感汗颜。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了。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黄老师丝毫没有顾虑过个人的安危,主动参军入伍。进入部队之后,他首先被分配到江湾镇政治军事教导团学习半年,努力锤炼身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此后,他又被调往警备区电台通讯联络处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进行收发报工作。众所周知,情报传递是战场对敌决胜千里的关键,一份短短的电报就可能左右千万人的生命,这让黄老师倍感重任在身,工作当中尽职尽责,不敢有半点懈怠。由于战局部署的需要,半年之后黄老师所在的空军第六师通讯队开拔,准备深入战场,并于1951年到达沈阳,进行紧急备战。1953年伊始,美国总统为了增加自己换届选举时的筹码,决定在几个月之内将战争结束,朝鲜战争由此步入了最终阶段。很显然,对方低估了我们的战斗能力,武器装备并不是胜利的唯一条件,战况胶着,敌人无法从我们手里讨得半点便宜。终于,在1953年7月,战争以美国人的失败而告终,双方谈判停战。1958年陆军撤退完毕,阔别家乡多年的黄老师也得以回到上海。参军的经历为黄老师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他的生命与党和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至此一直到退休,黄老师都过着普通职工的生活,他在平凡中努力升华。
1994年,黄老师退休了,本该过上颐养天年的日子,可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并未放松,退休当年就加入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而今,小区的橱窗里都陈列着他的墨宝。在采访过程中,他向我们展示几幅得意之作,黄老师的笔势雄浑,苍劲有力,让我们这群只会在键盘敲敲打打的孩子愈加羞愧。所谓“内外兼修”,黄老师不仅字写得好,文笔也是不俗,他时常将在老年大学习得的知识整理归纳,著述成文,他的作品还多次被发表在学校的内部刊物之中供大家交流学习。我们仔细翻阅了他的作品,文字朴实真切而不盲目随从大流,见解非常独到,大概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个年代的老人,才会有如此深切的体会吧。此外,在注重传统文化修养的同时,黄老师还学会了使用电脑网络,时常上网看新闻、查看文献。对于一个老人,要接受像电子计算机这样的新事物,学习汉语拼音,此中诸多艰难,实不必细说。当我们将话题转移到年轻的一代,黄老师对我们东华的学子也非常的关切,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提到对广大东华学子的期望之时,他特别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发表讲话中的几点内容——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他还风趣地说:总书记的这番话,不仅只是给清华学生讲的,你们也要好好记在心里,况且,清华、东华,一看就知道是兄弟嘛。
一小时的采访是如此的短暂,小组成员们都感到意犹未尽。但是,经过这次采访,我们也懂得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不是吗?
采访人:蒋励 徐涛 张冰倩 乐也 撰稿人:蒋励 张冰倩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8日 采访地点:黄子强老师家中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采访黄元庆老师
黄元庆老师,我校原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从事纺织图案设计教学及研究达40多年,2002年退休之后仍执著于服设教学、著作及绘画创作中,与黄老师的对话让我们走进了一位对艺术如痴如醉的老党员的世界。
很多人觉得退休意味着事业的结束享乐的开始,然而黄老师给出了另外的见解,他觉得绘画设计是他一辈子的事,他也为退休后能有更多的时间创作而欣喜。黄老师退休后的生活是极其丰富的,不仅有教学、著作,还有论文的发表以及作品的展示。黄老师自退休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本校服装艺术设计学院高级时装进修班等四所教育基地进行教学;2002年至今先后出版了六本著作,三本再版,三本新写,六本书籍都很畅销,广受好评;此外还有论文“渐变色彩的视觉审美价值”发表于“流行色”杂志,一些文章被精选收集,绘画设计刊登于新民晚报等书报杂志上。这些成就都是黄老师退休以后所取得的,着实让人惊讶佩服,黄老师用退休后的短短十年做到的也许是别人一辈子都不能达到的高度,崇拜之余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若我能有黄老师的那份求知追求,我也可以学得更好,变得更优秀。黄老师退休之后仍能坚持设计与教学,作为得天独厚的大学生而言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用智慧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宏伟蓝图吗?
黄老师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和我们述说了他眼中的好党员形象。他觉得党员应该首先正直,有极高的自我约束力;其次要起到表率作用;端正自己,积极向上也是党员的不可或缺的素质。黄老师眼中的党员形象也是我不断学习想要达到的,想当一名党员,并不是盲目地跟从,更不是觉得党员这个称号多么耀眼,而是觉得党员有很高的学习素养以及精神修养,他们可能并不是某个领域最有天赋的,但他们肯定是最努力最积极的一股力量。
黄老师和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黄老师当时做副院长时签字认可的一位教师,在学生综合评价时只有D。那位教师找黄老师鸣不平,黄老师事后找了许多学生了解这位老师的教学情况,同学们都觉得这是位好老师,应该得A,最差也有B,情况清楚后黄老师向上级反映。当时黄老师已经不是副院长了,有些老师劝黄老师说,你已经不是副院长不要插手管这事了,但黄老师并没有妥协,他觉得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能让好老师平白无故地受冤。于是克服阻扰,仍挺身向上级反映,最后查核下来,那位教师的评分果然是弄错了,综合评价应该为A。黄老师叙述的这件事让我感触很多,不可否认,如今的社会真正敢于站出来鸣不平的人实在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怀着自保的心态,做着鸵鸟的行为,而党员绝不可如此,党员需要正直,有抱不平的勇气。在黄老师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优秀党员的魅力,也正是年轻尚在接受考验的积极分子的我们,需要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黄老师对党的理解、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以及丰富的退休生活都深深激励着我们,引导我们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采访人:张蕾 任弘迪 撰稿人:张蕾 任弘迪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7日 采访地点:校延安路校区医务室前空地
老党员——从牺牲说起
——采访黄秀宝老师
第一眼看到黄秀宝老师时,我们几乎不相信她是一位已经76岁高龄的老人了,虽然她顶着一头鹤发,可爽朗的笑容、硬朗的身板、走路时的健步如飞,却都焕发出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朝气来。
她,是东华大学第一批研究生;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她,是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她70岁退休后,积极参加校关工委讲师团和老教授咨询组工作,为关心下一代发光发热;在退休后的6年间仍不间断地为6名尚未完成学业的博士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她指导的博士生论文曾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几年,风雨无阻,每周一三五往松江赶、每周二四六在家修改论文成了黄老师的必修课,也有年轻老师同她开玩笑说:“黄老师啊,您这个退休几年的老党员,可比我们年轻人上班还勤快哟。”她只是浅浅的一笑,“为了学生,六年说过也就过去了。”她是一位老师,更多时候却更像是一个朴实的母亲,她不仅仅在学术上,也在生活上经济上,为学生们付出了很多。黄老师的一名博士生,因为体质较弱,学业困难,在十年的时间里,黄老师一直坚持着指导她的论文,还帮助她正确就医。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心中的困惑也得到了解答,在老人的一生中,一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信仰的养成,恰恰得益于那所建校初期的华纺。
黄老师回忆说:那时的华纺,虽然文化单一,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同学们在一起,多读好书,听好的音乐,看好的电影,更多时候,思考的是人要怎么活,当时的校园风气,让学生树立了较好的人生价值体系。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黄老师关于入党动机的思考:入党,最先要考虑的是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当个人与集体利益有矛盾时,首先应当服从集体利益,毫不犹豫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这应该成为共产党员做人做事的原则。
听完以后,我被这一番话震撼了,简单的“牺牲”二字,包含了黄老师对党性的理解,对人民教师的诠释,这是怎样崇高的精神呀?毛主席一直说:为人民服务,可简简单单五个字,做起来却并不简单。要说到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我想,我是很怕吃苦的,那是什么力量来驱使他们不怕吃苦呢?还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
在谈到东华时,黄老师又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什么是东华与清华的区别呢?人在东华,最先得考虑的是真知从哪里来,我们在东华,要在实践第一线,长知识,长本领。而在清华,更多的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在交谈中,黄老师屡屡提到”牺牲”二字,我想,这就该是她做人一生的信念了吧?牺牲——牺牲自己,奉献社会,这就是一位老党员,对党性最真挚的诠释。
采访人:苏辰 颜庆荣 撰稿人:苏辰 颜庆荣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6日 采访地点:校延安路校区中北206
一个誓言 一辈子的奉献
——采访黄慰平老师
一个老人43年前的承诺决定了他的一生。“入党是一辈子的事”,老人在1968年入党时如是说。
黄慰平老师今年78岁,1952-1955年他在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就读,是本校的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羊毛厂做技术员。1960年因父亲生病,调到南京纺织工业厅工作半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当时组建毛纺教研室,知道他回来了,就把他调回学校。开始时黄老师搞纺织专业,1963年学校招外国留学生,需一位懂专业的汉语老师,于是聘请他来教对外汉语。当时上海市只有2所学校教对外汉语,另一所是同济大学,没有教材,只好自编教材,边编边教,当时黄老师属留学生工作科。后来马列主义教研室要成立一个教研室,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从此转到人文学科教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以古典文学为主,他自己也有对古典文学的爱好,于是就答应了。当时的上海市大学语文教研协作组由上海市高教局统一管理,有30几所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大学语文的老师都参加此组。黄老师因开创了给古典文学编曲而名声大噪,在90年代做协作组组长,做到退休即1993年。退休后当了协作组顾问,至今还保持联系。
黄老师在退休后还教了几年大学语文,后因年龄因素不再授课,就参加了学校的关工委银发讲师团,给大家开讲座,讲有关文学艺术与人生的话题。退休后到老年大学过“诗意的生活”,做自己想学、自己想做的事,不断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想。“精神生活对老年人尤其重要”,东华老年大学开设了书画、戏曲、舞蹈、钢琴、电子琴、中医、声乐、外语等课程,非常“陶冶情操”,还有老年时装表演队,曾在全国得奖。现今“生命做减法,过一天少一天”,黄老师比喻他画画是用生命画,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每一次都很认真去画,老年大学的学员间相处融洽,大家都很开心。
黄老师认为生活最重要的几点:1饮食;2睡眠;3运动,他尤其爱好游泳,在长宁区游泳馆办游泳卡,每天游1小时,1957年开始学太极拳,他认为“持之以恒很重要”,打了50年后觉得游泳效果更好,便开始游泳。这也是他年逾古稀,依然精神抖擞的重要原因。
他1968年入党,心里有着不能辱没“党员”这个称号信念,对时事更加关心,并经常做简报。改革开放30年,“看周围不觉得怎样,出国看看觉得中国很了不起”,这是黄老师由衷的感受,也是对身为党员的自豪。“虽不从事政治工作,但作为党员,这类事情还是很关注的。”这是黄老师身为党员的责任;“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大家做一点事 否则太过意不去”这是党员的义务。
“入党是自己的理想,对自己是一个鞭策,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大幅的渲染,不只是一个标语,不只是一句空话,这是黄老师作为党员发自内心最真诚的誓言。一个誓言,一辈子的奉献。
采访人:姜晓东 祝怡婷 撰稿人:姜晓东 丁雯漪 祝怡婷 韩玥
采访时间:4月21日上午9点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二楼
淡泊名利 默默奉献
——采访潘寿民老师
有一位老教授,退休前,他曾担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和机械学院的教师、东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和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等职务,他退休后,仍然不忘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他克服了精力、家庭的各种困难,加入到了退教协,淡泊名利,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4月26日下午2点,我们党建小组非常荣幸地采访了这位老爷爷——潘寿民老师。
潘寿民老师,1937年出生于江苏,1957年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入党,1961年毕业后一直在东华大学任职,任职期间多次服从组织调配,工作认真,获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1997退休后,潘老积极加入为大学生服务中,并担任了第三届至第五届的教学巡视员。潘老表示既然学校让他担任此职务,他就要尽自己的责任,监督、把关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在此期间潘老和其他老教师一起就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6年,当得知不少刚进校的本科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迫切需要老师对他们提供关心和指导时,东华大学退休老教授们在退教协领导支持下成立了咨询组,为学生解决在大学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课程选修、学习方法、就业、考研等,潘寿民老师加入了老教授咨询员的团队中。为了咨询效果更好,潘老坚持以个别交流形式为主,进行一对一的答疑。随着同学们需求的不断增加,潘老还定期举行小型见面会进行专题讨论等,深受同学们欢迎。2010年4月,东华大学正式向37名老教授咨询组的成员颁发了聘书。
不久前,潘老在其入党50年纪念日的时候,还题了一首诗以表达对共产党的热爱:
入党五十载,过眼烟云在。情怀宏图愿,再迎甲子来。
作为一名老党员,潘老几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盛衰起伏,潘老拥有对党的忠诚以及对党建的极大热情,最近又被校党委组织部聘为特邀党建组织员,对要求入党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以及对其入党材料进行审核。潘老认为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大学里必须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鼓励青年学生入党,但同时必须认真审核,为共产党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以便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复兴作出贡献。
“润物细无声”是潘寿民老师这一生的作风写照,怀着一份热情与热心,滋润了无数大学生的心灵。让我们一同祝愿潘老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长寿,工作顺利!
采访人:吴桐 林晶晶 王志仁 撰稿人:胡烨 赵书云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6日 采访地点:退管会活动中心
“笑 眯 眯”
——采访潘恩惠老师
看了他的事迹也许不会令你感动,但他却用心感动着与他相处的每一个人。
他的人生是“笑眯眯”人生,他笑眯眯工作,笑眯眯生活,笑眯眯地为老人服务。对他不需要刻意的渲染,也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因为他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质朴。一切绚丽的色彩只会显得须臾无力。
4月29日上午,在退管会会议室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年逾六旬的潘恩惠老师,潘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个非常热情的人,虽然岁月无情地在潘老师的头上染上了白霜,在他的额头刻上了皱纹,但他看上去却是相当精神,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佩之情。随着采访的深入,更是让我们这样一群年轻人感到惭愧。
潘老师原来在我们学校校办工场担任部门工会副主席,但因为他的群众服务工作热情高,1995年调到退管会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16年了。
刚开始到退管会工作时,潘老师还很年轻,当时退管会工作人员较少,他每月都要看望好几位病人,或进行临终关怀,平均每月参加三次追悼会,但是潘老师坚持每场必到。有些人也许会觉得这么年轻,做这样的工作没什么意义,既无聊琐碎,又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潘老师却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来,潘老师不是消极地疲于应付加诸于身的工作,而是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寻找乐趣,干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16年来,他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医院,各大殡仪馆,对于他的工作辛劳,从中可窥见一斑。虽然刚开始干的时候,他确实有些难以适应,但是潘老师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他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研究了其他人做老年工作的事例,从中总结经验,他还积极了解医学方面的知识。和老人打交道,开始确实有难度,极需耐心,老人有时会不理解,但其实他们只是渴求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只要有人真心对他们,他们就会很开心。所以潘老师经常跑去听他们讲讲故事,为他们跑跑腿,时常打电话慰问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潘老师分工负责老年人旅游工作,对导游这项工作也深有研究,老人们要出去旅游多是由他带队,因为他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对待老人十分亲切,为了将老人的完美一面呈现在照片上,他还想到了“笑眯眯”策略,每次他拍照都以“笑眯眯”来取代“茄子”,这样可以减少老人们大笑造成的皱纹。所以潘老师也被大家戏称为“金牌导游”。
潘老师的爱人患有甲状腺癌,有段时间他的家庭也十分艰难,但是潘老师从未向组织上诉苦,他说过老人真的非常需要有人用心去关注,而他愿意去当这个人。生命不在于长短,关键在于精彩,多做有意义的事,才会活的更开心。简单的语言真正诠释了他“笑眯眯”的人生。
采访最后他讲述了自己对东华六十周年的美好祝愿。由于时间有限,在依依不舍之际,我们离开了退管会,带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期盼回到了学校。
采访人:吴松 吴多英 周泳颖 邹平 撰稿人:周泳颖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9日上午 采访地点:退管会会议室
小事大爱
——采访戴顺甫老师
在党90岁生日、母校60岁生日之际,我们小组3人对老党员戴顺甫老师进行了采访,以此作为党和母校的生日礼物。
戴顺甫老师,现年84岁,退休后担任社区街道楼组长,主要调节邻里关系,主动照顾其他老人;世博会期间,担任社区志愿者,工作不求回报;在家里照顾孙辈,不给别人添麻烦;虽然住的比较远,但是积极参加组织活动。
下午,戴老和他的夫人相互扶持着来到了老年大学,看到我们的第一眼时,他的步伐早已跟不上他的热情的双手,握着那双手,我感觉到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磨练。寒暄了几句之后,我们就开始了采访,他跟我们聊起了他当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世事的动荡、国家的危难、生活的艰苦,过去的种种又像电影一般在他和我们的脑海里播映,他的诉说让我们在座的几位无不潸然泪下……
戴老师作为社区街道楼组长,在平时里也是尽职尽责。每当他值班的日子他总是能够早早起床,边散步边为小区清扫垃圾,让上班的人们一出门就能看到一个干净的世界,心情也会格外的舒畅。不仅如此,小区里哪家的收音机或是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坏了,戴老师总是不计报酬,主动去修理,为大家分忧解难。他跟我们强调,做好事不分大小,不分时间,不分对象,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像他总是随手撕掉墙上的那些小广告、口香糖,总是弯腰捡起街上的一片果皮、一片碎屑。
由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戴老和他的夫人都参加了世博会的志愿者活动。在服务世博的时候也发生了一段故事。戴老和他的老伴是第二批志愿者,而第一批志愿者当时做得很差,服务不到位,结果被投诉之后,区政府打算撤掉这个站点,他亲自到区政府跟那里工作人员协商,最后经过他的不断努力沟通,终于将那个站点争取了下来,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者生涯。在服务期间,二位老人总是相互扶持着早早地来到了站点,打扫一下卫生,整齐的摆放好宣传册,做好一天的工作记录,有人来问时,他们总是热忱的告诉对方答案,仔细的讲解着。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的那颗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皱纹的增多而枯竭。相比而言,他们的这段志愿者经历比我们艰辛多了,他们也比我们认真负责多了。
说着说着,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很久,在采访的最后,戴老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人,做成一件大事不容易,但做好每一件小事也不容易。这句话让我们深思了很久,不管是对于现在,还是对未来。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没有听到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这些有意无意间的小事,让我们感动良久。做好小事又谈何容易?谁能坚持做下去?像戴老这样,多年如一日默默的捡起一片小纸屑,默默的撕掉一页小广告,默默的为人们修理小电器······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认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将来成为一名党员,也不一定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证明自己,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就足够证明自己。
采访人:郭萍萍 孟冉 撰稿人:乔博
采访时间:2010年4月19日 采访地点:东华老年大学
后 记
为时一个月的管院党建管理中心学生采访退休教职工老党员活动已告一段落,优秀党员教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终身受用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财富。
起初,刚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我只是把它看作是一次简单的志愿者活动。但事实上,这次的经历让我从组织、协作能力到思想觉悟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对于这一群老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重新树立起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更加坚定了早日入党的信念。
我作为此次活动的组长之一,除了需要妥善协调同学工作之外,还要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因此,对于我而言,这也是一次锻炼。
其实,“采访”对于我们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第一次,在前期准备和设计采访思路、提纲的时候也毋庸置疑地产生了一些困惑和问题。经过与管院学生党建管理中心和退休教职工党总支各党支部书记多次的协商和讨论后,才渐渐明确活动目的和采访方案。在设计问卷时,“如何活跃采访现场气氛”、“如何才能挖掘到老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如何使采访过程顺畅”等问题总是萦绕在心间。于是,我便学着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假设自己是被访者,那么会希望有怎样的采访氛围、希望回答怎样的问题等。在每一次新的尝试中,我总是小心翼翼,却也学着突破。在采访小组讨论中和各支部书记的帮助下,问题一一被解决,整个活动进程也算是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着。
在采访过程中,对于种种过往的经历和如今的退休生活,老教师们总能侃侃而谈。而当我们问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时,他们总是露出谦逊的笑容,纷纷表示“那些都不算什么”,简简单单地仅用几句话带过。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一份坚定和热忱——坚定地跟随党的领导、热忱地为人民服务,他们把自己与党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不觉得自己的牺牲是付出。然而,老一辈对我们年轻一代也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殷切期望和告诫,“作为党员,我们的思想觉悟要高,要对组织真诚,要想着为人民服务,不要去想个人利益和得失。我们服务他人,让别人开心了,自己也就跟着开心了……”
这一个月里,我们走进了许多优秀退休老党员的家中,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分享了人生中的境遇、生活里的情绪,追寻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分享他们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永远艳丽的青春。他们的信仰,带着镰刀与斧子的坚毅;他们的理想,淳朴而又一心向前地包裹在伟大祖国的宏愿里,与时间一起,化成了一团烈火,温暖了人心,燃红了党旗,也照亮了天边的云。他们用牺牲、奉献与苦难扛起了一个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成就了现在。而到了该由他们去享受这些累累硕果的时候,他们又毫无怨言地将一个由他们创造而来的美好时代让道于我们。他们的语重心长,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都将牢记在心。
最后,愿所有平凡伟大的老党员、离退休教职工健康长寿、家庭幸福!我们年青一代一定会更加奋发有为,承担起推进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重任。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工商0905 杨烨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