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大学基础教育办公室的组织安排下,在东华大学退管会支持下,5月13日晚,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邀请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戴培兴为部分高一、高二学生带来了《AI与HI 深度英语学习》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德育副校长石红霞主持。
讲座伊始,戴教授以三个关于读书与学习的定义引入主题,提出“读书应成为生活的习惯,而非止步于书面的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戴教授通过对比AI翻译与人类智能(HI)翻译的文学作品,邀请同学们进行讨论与评析。尽管AI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色,但人类智能的情感理解、创造力和文化洞察力是AI难以替代的。英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戴教授鼓励同学们通过真实交流,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魅力,体会语境中的细微差别。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戴教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翻译中“功能对等”的重要性。他指出,翻译时需在忠实原意的基础上追求美感,同时注重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这一观点让同学们对翻译的复杂性和艺术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的提问环节将讲座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提问,戴教授以专业且风趣的方式一一解答,并分享了语言学习的小技巧。他提醒大家:“要学会利用AI工具,但不要被其束缚,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未来的深度英语学习中,AI与HI的融合将成为主流趋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英语学习者创造更高效、更优质、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我们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充分发挥AI与HI的优势,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戴教授的讲座通过对比AI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案例,揭示了技术的局限性,如语法错误、语境缺失,但也指出“AI+HI”模式的潜力在于AI辅助效率,而HI确保准确性。
翻译部分的讲解尤为启发我: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翻译需兼顾语言差异与文化内涵。例如,谚语翻译要“传神”而非“逐字”,思想或情感表达更需谨慎措辞。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我的语言学习视角,更让我意识到技术与人文融合的重要性。
——高一(5)班 吴思慧
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这场讲座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了解了AI+HI模式下语言学习的新图景。AI翻译软件和智能题库虽能快速解决英语难题,但AI往往也有许多不严谨与语法错误的地方,如果过度依赖不加思考,不仅会误导英语学科的学习,还会使我们的逻辑“生锈”。
戴教授提到了“五加五加五分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英语翻译,先使用AI翻译,再用AI技术润色翻译,最后自己花五分钟通读句子,修改错误的语法等。这场讲座让我明白:科技是加速器而非替代品,未来的学习既需要善用AI工具突破效率瓶颈,更要保持自主思考的锐气,这样才能让HI与AI共同成长。
——高二(6)班 刘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