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生活2015年第4期(总第100期)

发布人:陈维亚发稿时间:2015-12-02浏览次数:1790

离 退 休 生 活

2015年第4期(总第100期)


 



胜利日盛大阅兵

9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习近平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鲜明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表达着一个民族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在讲话中18次提到“和平”,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现实发展等多方面强调了中国珍爱和平的强大信念、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庄严承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热血沸腾,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呐喊,也是我们国家崇尚和平的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人深省,激人奋进,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本刊编辑室摘编)

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记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第114次活动

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老师在93日上午,通过电视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99日上午,齐集在纺大小区居委会会议室进行学习和讨论。学习会由梁方义老师主持,他说,在座的老同志都经历过抗日战争,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有切身的体验。93日的阅兵式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民早已不是任人欺侮的民族,更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先烈们作出的牺牲,今天的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习主席的讲话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作为结束,含义十分深刻。这是古今中外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

周文甲老师为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作了精心的准备。他说,习主席讲话共1474个字,在18处提到“和平”,充分说明我国举行阅兵的目的是维护和平、实现和平。西方国家有些人说我们的阅兵是“秀肌肉”,但是我们观察一下今日的世界,到处派兵到别的国家去挑起战争,派飞机轰炸别的国家,将航母开到别的国家水域的,正是他们自己。周老师还对习主席讲话中的“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两处典故作了解释。

严隽道老师在交流发言中认为,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以及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它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确立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上,还有许多老同志踊跃发言,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他们表示,一定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 吴祚常执笔)

我校为11位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组部、财政部下发《关于为抗战时期及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发放一次性慰问金的通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及时高效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826日,校老干部办公室主任、离休党总支书记黄玉中带队,冒着酷暑,兵分两路,走进老干部的家、来到老干部的病榻前,为我校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送上慰问金并颁发了纪念章刘洁老师拿起纪念章,立即把纪念章佩戴在胸前,并拍照留念。有些获得纪念章的老干部虽然已经不认识谁为他送上慰问金和纪念章,但看到纪念章,马上激动得说: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抗战老战士老同志的关心和爱护,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我校共有刘洁、殷毅、程美伦、王玉春、许基、董思浩、江颖、都烈信、杨善、周巧英、张兆忠等11位离休干部获此殊荣。

(老干部办公室)

展望未来祖国美

——纪念抗日暨二战胜利七十周年

抗战烽火八年整,孩提时代记犹新。“七七”事变狼烟起,妄图侵吞我中华。

旗称“东亚共同圈”,日帝猖狂曝野心。祖国江山遭蹂躏,烧杀掳掠毁家园。

百姓生活火热中,民不聊生无安身。日军罪行历在目,罄竹难书苦难熬。

欣喜抗日统一线,万众一心斗敌顽。血肉筑起新长城,誓赶日本野心狼。

世界二战风云起,同仇敌忾全世愤。“屈原苏武”齐上阵,迫使天皇乞投降。

今朝纪念胜利日,弹指又过七十春。毋忘国耻刻铭心,历史灯塔照未来。

周边事态须警惕,忧患意识要长存。东方巨龙腾空跃,中华崛起气象新。

虽然建国有弯路,党的领导拨航程。改革开放政策好,敢为人先创新路。

依法治国是根本,反腐倡廉洗尘埃。“一路一带”促合作,强国强军万代盛。

耄耋老人近九十,与时共进心犹在。展望未来祖国美,渴见世界大同奔。

(离休干部 徐霆猷)

回眸烽火岁月 致敬革命战士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校离休干部军容图片展”在我校延安路校区展出

老干部办公室收集我校老干部身穿军装的老照片制成展板,在延安路校区举办“回眸烽火岁月 致敬革命战士——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东华大学离休干部军容图片展”。

此次图片展览活动共展出10块展板、17位老干部的老照片,其中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有刘洁、董思浩老干部,解放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有刘文甫、赵惠民、颜保旺、朱宝瑞、伊里等15位老干部。

举办此次图片展旨在全校范围内展示我校离休干部在革命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革命故事,展现了老一代革命家忠诚于党、忠诚人民的党员形象

(老干部办公室)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作用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当年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主要是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正如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化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珍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中国的抗战,世界也无所谓反法西斯联盟,前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也失去了基础和可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也不会如此荣光。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的战略:“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起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文件宣言》,后又发表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1933年底,中共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开辟了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最早参与全国其他抗日互动。並以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宣言和抗日行动,唤醒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力抗战。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在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放下遭受血腥屠杀、围追堵截的阶级仇恨,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8月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条件。193777日全面抗战爆发。经过不懈努力,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后,又为始终维护抗日统一战线而艰苦努力。

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19377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成为引领全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指南。

19385月,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全国抗战形势的后来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论断。当时蒋介石、白崇禧等也了解要打持久战,可惜他们根本不懂得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有比军力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民心的向背,兵民的凝聚力才是胜利之本。

中国共产党提出基本战略战术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运动战的方针,实践证明,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人民军队政治优势和军队优势的最好的作战形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艰苦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特别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从19379月到1938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万以上。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出现新局面,各族青年踊跃参加东北抗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自然也成为日军主要进攻对象,但面对敌后抗战困难局面,军民团结克敌制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着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8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从811日到92日,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座。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领导的抗日军民取得辉煌战果,力量空前壮大,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缴获各类枪炮等胜利品。

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巨大牺牲,树立了英勇抗战的楷模,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八路军的“狼牙山壮士”、新四军的“刘老庄连 ”、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群体,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为代表的烈士是优秀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与人民血肉相连,铸就无数英雄史诗。

历史雄辩地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先进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原校党校 苏慧娥)

牢记历史 励志圆梦

今年我已88周岁,我10周岁时,在中国土地上开始了一场持之八年之久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前赴后继,反对侵略,共赴困难。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写着“3500万”五个大字,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3500万同胞的生命活活牺牲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这八年国耻大仇,不能忘记,世世代代要牢记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罄竹难书!

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持久战理论的政治领导和战略指挥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促成,还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军队中冲锋陷阵等方面,都有效地钳制了日本侵略者进攻步伐,彻底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计划,实现了持久抗战战略方针直至抗战胜利。

中国共产党按照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延安筹建28所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在战争组织上采取主力部队、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人民战争的军事体制,建立抗日游击队、自卫军、武工队、赤卫队等多种形式的军事武装力量,灵活机动地抗击日军“扫荡”和侵略;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联防站、车轮战、蜂窝战、围困战、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等无数种战法,灵活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进攻、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沉重地打进了日军的进攻。

1941年以后,敌后游击战争,担负起了抗击日军主要任务,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到抗战胜利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共进行游击战争12.5万次,歼灭日伪军170万人,建立了遍及19个省的抗日根据地,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

193511月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全国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延安聚集了中华民族优秀爱国人士,形成了日寇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的历史潮流,鼓舞着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士气,最终迎来了抗日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抵抗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全面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伟大最壮丽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八年抗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壮举。

经过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宣告失败,投降而结束。于1945810日,日本政府主动向同盟国发出乞降照会,接受《波茨坦公告》;815日日本天皇对外发布《终战诏书》,称接受美、英、中、苏四国之“共同宣言”;92日是全世界都见证的历史性的一幕。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及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律美治郎代表军方,同美、中、英、苏及其他战胜国代表签署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明确承诺接受1945726日由美国、中国、英国在波茨坦宣布及而后由苏联参加的公告条款。

按理说,日本政府理该按此规定,老老实实执行,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日本国内不时有人跳出来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战争罪行,想要否认“村山谈话”,想方设法修改“和平宪法”、“无核之原则”,其目的有三:

一是:满足国内右倾势力的诉求,以达到巩固自身政权的目的。

二是:安倍希望为其侵略罪行翻案,完全摆脱二战战败国的身份束缚。

三是:日本在二战战败以后,和平宪法是对其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有限制。安倍提出修改宪法就是妄想使日本成为一个重新拥有军事力量及交战权的所谓正常国家。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牢记“落后要挨打”的教训,更要懂得“帝国主义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道理,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

(离休干部 汪绍兰)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出生一九三二年,难忘一九三七年。日寇借口侵中国,“三光”政策恨心间。

日本鬼子太残忍,离乡背水去逃难。年龄虽小苦难忘,千刀万剐不解恨。

从小埋下复仇志,鬼子侵略命不长。未等我大和它拼,日本鬼子投了降。

狗仗人势小日本,明知领土属中国。恬不知耻要争夺,中国决不买它账。

德国认罪好榜样,安倍一心想复活。旧仇大恨尚未还,老账新账一起算。

我虽年迈子孙在,中国崛起力量大。日寇别再作美梦,终极没有好下场。

(离休干部 刘文甫)

正义必胜 强军必赢 团结必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1931“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军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长期抗战功勋卓著

1中国最早举起反侵略的旗帜,坚持独立抗战,不仅阻断了日本北上与德国合击苏联,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而且吸引日本的主要兵力中国战场,制约日本北进和南进战略成为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关键,为盟国的法西斯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最为艰苦卓绝,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根本上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胜负格局。中国战区一共俘、毙、伤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总伤亡则高达3500余万,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谱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壮丽篇章

3中国坚持抵抗时间最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贡献的“四大国中,中国全面抗战8年,加上局部抗战,长达14年之久,其他国家长的不足6年,短的不足4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抗日战争期间不仅两次出动远征军激战缅甸,出动占领军接受越南日军投降,而且热情支持周边如印度朝鲜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的独立反帝活动帮助和支持这些国家战后实现独立运动,为亚洲反殖民主义事业做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贡献成为东方法西斯力量的中心和旗帜

5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积极倡导者和强力推动者,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就提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合阵线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张,中国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和战后国际秩序,成为缔结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抗战打出中国地位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前原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推行大国外交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基本条件2亚洲殖民地体系迅速瓦解,列强包围瓜分中国周边国家的殖民体系宣告终结,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重大变化。3为中国修改和废各类不平等条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百年来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由此宣告完成4中国不仅收复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丧失的全部失地,而且由于中国的坚持,清除了日本对东亚国家的非法占领,确保了战后东亚的和平与安全5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使中国强国身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中国获取了实实在在的大国地位。

但出于多种原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长期以来被西方选择性忽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大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还中国以历史公道,正本清源,正确评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与作用,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大国地位建设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更好与亚洲各国携手开创合作共赢的未来,这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新课题。

首次在93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隆重举行阅兵式等纪念活动,次大阅兵中国大国外交的一个新创举将强有力重塑中国的大国地位向世界展示一个强盛的中国将更加有利于亚洲的稳定发展和世界安宁进步。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永远和平。纪念胜利,不是为了加深仇恨加深隔阂,而是要防止发生新的战争带来新的仇恨使我们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胜利保持和巩固到永远。如果再有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不仅要胜利还要完胜。正义必胜!强军必赢!团结必强!

(原校领导 姜怀)

走出战火走出硝烟

(一)

走出战火,走出硝烟,

胜利的旗帜迎风招展,

胜利的人民欢天喜地,

胜利的军队阔步向前。

往日忧伤牢记心上,

往日遭遇如在眼前,

挺起胸膛奋发向上,

艰苦奋斗改地换天。

我们创造了五千年文化,

我们也会创造出

更加灿烂的明天。



(二)

走出长夜,走出苦难,

翻身的人民发出钢铁誓言,

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

重整破损的大好河山。

改革开放发展生产,

富民强国奋勇登攀,

把军队建成钢铁长城,

让祖国强大虎踞龙盘。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园,

谁敢侵犯我们,

我们就把他一举全歼。

(原纺织学院 张运良

抹不掉的往事记忆

——发生在侵华日军慰安所里的悲剧

抗日战争后期,我在革命根据地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来到一户农家小院里,访问了住在那里的六、七名日本人。他们都很年轻,约莫二三十岁,他们在绿树荫浓的院内土台子上,有的在低头写字,有的在整理一迭迭五颜六色纸张油印品,也有的悠闲地在葡萄架下下棋。

他们是“日本反战同盟”淮海支部成员,这个反战组织总部设在延安,归在华的日共领导人冈野进领导。反战组织成员多数是我军在战场上活捉的日军士兵,经教育后,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侵略战争,因而加入了反战同盟组织。他们的任务是配合我军作战,为战场喊话,编制宣传品;揭露日本对华战争性质;日军内幕及其践踏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激发日军中的思乡、反战情绪。一位日本人指着一份用日文书写的对日军的宣传品,指着纸上内容向我讲述他亲眼所见的日军中悲惨的一幕:

一天下午,日军若干人去慰安所寻欢作乐,大家坐在外室依次等候,约一个小时后,轮到他的朋友,很高兴进入内室。没多久就红着脸,眼里满含泪水,急冲冲而去,他觉得奇怪,随即跟着他到院外问个究竟。原来这名日军进入内室,见到躺着的女子似曾相识,近前一看,双方不禁同声惊叫:“哥哥”!“妹妹”!“你怎么来这里了?!”他妹妹流着泪说,几个月前,(日本)国内招募支那派遣军随军服务人员,据称是去随军医院工作和军娱文化活动等工作。来华后,却被分配去军官处所,为军官服务,端茶送水、陪吃、倒酒和唱歌,酒后深夜还要她陪宿服务。她极不愿意,屡遭虐待,不堪忍受,曾多次逃避,都被抓回,不久就被送到这里。慰安所内都有人监管。一到这里负责管理的人就向她宣布慰问所内的规矩和违规处罚等条款,并说这里是为军人提供特种服务的,待遇优厚可赚大钱……如今已身不由己.

她悔恨不该听信随军服务是光荣的,是为国、为天皇效忠的胡言。现在心中痛苦万分,难以解脱。当日傍晚,兄妹俩走入树林,高叫“这是什么世界啊!?”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之后,从死者身上日记本中,反映出死者早有思乡厌战情绪,其中一篇开头写道:“仰望苍天,晴空悠悠东流云,可否流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结尾写道:“赶快结束啊,可恨的战争! (离休干部 杨洪珍)

战争年代沂蒙妇女有贡献

1942年日寇用6万兵力对沂蒙山区发动大扫荡。沂蒙山人民奋起抵抗,热血男儿参军上前线,敢与日寇拼刀枪,立誓打败日寇回家乡。生产、自救、拥军、支前、救治伤病员的重任落在了沂蒙山妇女的身上。我回忆整理的当时流传唱的一组顺口溜,唱出沂蒙山老区妇女的伟大贡献:

提起来话儿长,日本鬼子动刀枪。

你做的慰问袋真正漂亮,我做的鞋儿更比强。

千层底黑布帮黑线脚多漂亮,新兴的不短不长。

同志们穿上这一双鞋,爬高山越高岭英勇善战有力量。

我军威名天下扬。妇女送郎参军十里坡。

详详细细告诉他,战场勇敢把敌杀。

山沟妇女真能干,男人去当兵、妇女当村干。

拥军优属都要做,站岗放哨跑在前,

部队进村住房子,妇女忙个团团转。

野战医院住村子,村妇女抬伤兵、送茶饭,个个都成英雄汉。

战争年代,军民生活非常困难,村妇救会把妇女组织起来,你纺线我织布。解放战争期间生活困难,妇女们上山开荒流血汗。办夜校办识字班都要妇女干。女民兵在军训中唱春风,河边遍开杨柳青。有主力和民兵保卫大春耕,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山区妇女苦中有乐。春风吹柳絮飘,杨柳枝摇摇。你听多热闹,一阵歌声多轻巧,唱的都是优雅的甜蜜的曲调。

(离休干部 都烈信)

参观国歌展示馆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今年5月上旬校退休党总支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组织我们党员前往国歌展示馆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

在参观国歌馆时唤起了我们的爱国之情。国歌的诞生历史重温了祖国在那个民族危亡,烽火连天的年代,英雄儿女唱着国歌奔赴抗日前线,使我们更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国歌馆中也看到国家科技的发展,用手触摸一下就自动显示你所选择的项目,使我们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我们痛心地看到二战时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纳粹残酷地杀害犹太民族,使大批犹太人流离失所,有三四万犹太人逃亡到我们上海避难。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勾结,他们对上海犹太难民进行封锁,造成犹太难民断水缺粮,然而周边的中国居民在自身困难的情况下,将粮食和生活物品捐助给犹太难民度日,使他们坚持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于抗战胜利后回国。中国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世界人民的赞扬,我们为他们骄傲!

(退休第5党支部 姜成展)

追 先 烈

参观抗战纪念馆,瓮城镇溟忆当年。倭寇金山港偷袭,国军浴血卫家园。

草莽女英黄八妹,双枪威名至今传。五十九师张自忠,以身殉国障狂澜。

四行仓库晋元血,中华儿女追先贤。明朝开国朱洪武,防倭欲请封疆帅。

先祖信国公汤和,授命防海再归田。六十二岁老将军,奔赴浙鲁海防线。

从浙江北上山东,筑了59所防倭点。金山卫是其中一,役夫扰民招非议。

信国果断办大事,决不迁就小是非。不固海防倭寇来,生灵涂炭多废墟。

一年功成身便退,汤和泽被东海沿。王世贞巡视登莱,当地老人侃侃言。

没有当年汤信公,我们被掳喂海鱼。

齐抗敌

我是汤和21世孙,东瓯家风世传承。78年前烽燧起,中华儿女齐抗争。

金山沦陷常州惊,先父携眷走风尘。一肩扁担挑子女,我方8岁妹6龄。

阖家改名去飘萍,苦练本领逐敌人。大哥夜踩封锁线,抗日救国奔昆明。

身携资斧结伴行,张渚屡遭日伪军。三次搜身三险情,到得鄱阳表叔病。

求医问卜无效验,被迫屋顶去招魂。回天全仗老中医,医生姓俞名守真。

隔山打牛惊日寇,款待叔侄胜亲人。大姐家务挑重担,半工半读上立信。

会计战线成老兵,二哥投师经史门。吕思勉与章太炎,周予同和周谷城。

戊戌变法现代史,弘扬正义卫和平。国耻家恨具难忘,卢沟桥使睡狮醒。

(原理学院 汤毓骏)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1894年的甲午战争至1945年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五十年间,日本经历了获胜、呑占、紧逼、祸害中国及朝鲜,再开战、直到疯狂地偷袭珍珠港、侵略东南亚,最后走向灭亡。践证了“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的历史逻辑。

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此次初尝胜果,不但不满足止步,而是野心更大,其恶行步步为甚。

参加“八国联军”进军北京。1900年即庚子年,作为唯一非欧美国家的日本参与“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并进军北京。次年5月,清廷被迫接受“庚子赔款”苛刻条件。日本又从这笔赔款中分得一杯羹,从而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国力、军力。

在我东北发动日俄战争。190428日,日本对沙俄不宣而战,袭击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10日,日俄正式宣战。日军败俄军, 95日,日俄不顾中国政府不承认之声明,签订宰割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结束。

日俄战后割我主权。日俄战后,日本约清政府在北京谈判,清、日两国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打着“保护日侨” 的旗号,派了一支部队进驻南满铁路两侧,这支部队就叫做“关东军”,这就埋下了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的禍根。

日俄密约瓜分我东北和内蒙。19077月和19107月,日俄两国先后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日俄协定》和《日俄密约》,互相勾结,共同攫取在中国东北的权利。19127月,日俄签订第三次密約,瓜分内蒙为其势力范围。

吞并和殖民朝鲜。1909年底,日本新任“朝鲜统监”令朝奸李容九伪造民意,组织所谓“百万人上书”,向日本提出合并的“请愿”。1910822日,日迫使韩国政府同意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朝鲜就此亡国。

攫取德国在山东权利。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向德国发最后通牒,要求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交付日本,并狂妄要求中国保持中立,不得收回。9月日军不顾中国反对,攻青岛、占潍县车站、占青州车站、占济南车站,控制整个胶济铁路。

逼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大肆侵我主权。19151月,日本正式向中国外交部提交“二十一条” 要求。56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袁世凯政府决定妥协,中日签订“二十一条”之不平等条约

一战结束正式继承德国在山东权利。1918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4月召开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提出收回德国在华占据的等权利,在英美法支持下,430日,和会同意日本的无理要求,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一切权利。这激怒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青年,“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篇章。

以后,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 事变,占我东三省,1933年又占我热河。193777日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813日,日本发动对上海的入侵,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即第二次上海事变。1112日,上海沦陷。侵华日军于19371213日攻陷南京,在大屠杀中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1938218日起至1943823日,日本对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3万多幢房屋和30所大中学校。194112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东南亚发动攻击,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直至澳大利亚等地。

疯狂到头必然灭亡。1942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获胜,美军经过三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5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并消灭关东军,8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及二战胜利结束。93日,日本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当时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一天,悬旗,以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伟大胜利。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我们决不能忘记自甲午战争至日本战败投降五十多年间,日本军国主义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中国、杀害三千多万中国军民的屈辱历史;也决不能忘记中国人民经过14年英勇卓绝的抗战、最后赢得胜利的艰难历程;更要警惕和反对日本右翼及安倍政府一步步摆脱战后体制、企图修改以至抛弃和平宪法、力求恢复对外发动战争权力的一连串疯狂举动。日本是一个畏强凌弱的民族。他们表面宣扬“中国威胁论”,其实內心总希望中国永远是弱者,妄图保住“亚洲第一”的宝座并重新成为军事大国。

中国自身的国力、军力、外交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一定要大大强于日本、永远强于日本,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重演。这才是对抗日战争胜利日的最好纪念。

(原化工生物学院 华载文)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有感

烽火连天,卢沟桥,遭倭侵袭。积贫弱,山头林立,内战不息。

维新强国国强盛,守旧要命命要惨。看东瀛,蓄谋久,狰狞极,气势吞震旦。

陇海一线,烧、杀、抢,满目焦土,尸骨遍地。战强敌,伤亡卅万,沪地沦陷。

屠南京,血流成河,尸堰江不流。乌云蔽天,风雨骤。

山河颠,铁蹄踩,醒同胞亿万。同室操戈,何人得益?

外敌当前,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气吞河山。

台儿庄虎狼受挫,百团阵魔爪被斩。前赴后继,“还我河山”。

几多血战,损英魂千万。乾坤定,胜不易。伤疤好、痛难忘。

有几多历史轮回?看今日,世界潮流涌,风声紧。

知了、知了”!莫等闲。

(原理学院 张仁才)

从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想起

19357月我出生在上海,37年日寇侵华进入上海,父母带着全家逃难到浙江镇海乡下。由于路上的艰辛困苦,父亲劳累过度得了病,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医治,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留下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只能回到已沦陷的老家镇海县居住。孤儿寡母的,为了要养活孩子们,母亲跑单帮、做佣人、做裁缝,什么都做,但还是吃不饱饭,更不要说送孩子上学了,尤其是女孩子。姐姐十岁时就到镇海卷烟厂帮工,补贴家用。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镇海开办了声远小学,穷苦孩子可以免费入学,我才有机会踏进了小学的大门。1948年为了保证我弟弟能继续读书,母亲托人把我带到上海,进了永新雨衣厂做童工,当时姐姐也在那厂做工,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到做夜班时,到了下半夜以后尤其到4时左右,不知怎么的,站着也会打盹,师傅就会拿穿综钩刺我,但她也没办法,否则工头(那摩温)会有更重的处罚。还好我只进厂半年,上海就解放了。我们工人翻身做了国家主人。我便积极报名上了夜校,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1952年夏天由工会推荐我和姐姐参加上海纺织工业学校的招生,我们一起参加了入学考试并被录取。于是当年10月我姐妹俩进入上海纺织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第一届学习。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使我内心非常感激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因此,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四年学习结束后,我又被保送到华纺继续读书。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我从工厂来,对工厂工人熟悉,也深有感情,因此,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非常强烈。在教育工作中,我一贯是认认真真地工作,很少关心其他事情。但是我的语文水平确实较差的,因为真正读书时间不长,以速成为主,重视数、理、化,不重视语文,尤其书法,更是一窍不通。

退休以后首先想到学医,因此头几年去市老年大学读“中医”,也是非常努力的,记呀、背呀,还参加考试,成绩也还可以(86分),拿了结业证书。直到我们学校办了老年大学分校,有书法课就报名读了。书法与花鸟画课,2007年头,开刀后停了画图课,但书法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但一直进步不快。在王文銮老师及霜叶书画社其他老师耐心的帮助下,最近使我的书法大有进步,但在霜叶诗画社内我还是最差的。我有决心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原服装学院 郑佩芳)

百期芳华正其时


 



历尽沧桑情未了 百期芳华正其时

──贺《离退休生活》行百期

廿年岁月酿百期,篇篇美文接地气。甜酸苦辣生活美,嬉笑怒骂文章奇。

沟通人际诚便利,联络情感最相宜。待到下个百期日,更上层楼定可期。

(原化工生物学院 华载文)

祝贺《离退休生活》第100期出版

1994年,我校离退休人员已从1986年退管会成立时的340多人增加到近800人,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也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老同志们在“五个老有”方面开展了多样性活动,先后组建了合唱队、京剧组、桥牌组,木兰拳队,并正在酝酿组建服饰表演队、书画社、乒乓球队等等。在此情况下需要有一个园地,经常宣传党和政府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对离退休工作的意见和校领导关心离退休人员生活的举措;报导我校离退休人们的各类活动,沟通情况,交流思想,展现风貌;并与兄弟院校交流工作和开展各类活动的经验。为此,经过酝酿,决定创办一个刊物,定名《纺大离退休生活》,并报请党委宣传部批准,第一期(创刊号)于19946月编辑出版。

《纺大离退休生活》的出版,得到了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时任党委书记丁证青同志曾为创刊号题词“敬老尊贤,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离退休教工欢度晚年,贡献余热”。广大离退休人员也积极支持,纷纷撰文投稿。多年来,先后各任编辑更是辛勤努力,使这份刊物越办越好,每期文章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发放面也越来越广。

如今《离退休生活》已届第100期,愿我校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更加美好,祝《离退休生活》的这片园地里,鲜花绽放,春色常在。

【注】:19996月学校更名,《纺大离退休生活》此后改名为《离退休生活》。

(原退管会 程莲仙)

祝《离退休生活》越办越兴旺

《离退休生活》这个刊物真不简单,从199466日创刊以来,坚持不懈,已经办到100期了。发起人是时任退管会常务副主任程莲仙,她认认真真找周欣同志(时任离休党总支书记)、杨培青同志(时任退休党总支书记)、马凎林同志(时任退教协秘书长)等共同商讨决定,并由杨培青、田允华负责编辑。

万事开头难,当时投入的经费有限,使用的纸质也差,写稿的人也少,大部分靠编辑自撰报导一些退管工作年度(学期)计划、党组织生活、节日活动、参观旅游、体检、慰问病人等,其他政论、文学性的东西不多,故每期只有8~10页,每年出版24期,发行数量也只百十本。

1999年学校易名为东华大学,汤桐业老师任该刊物主编,组织的稿源比以前多些,领导投入经费也多些,故刊物出版的页数和期数也随即提高,以200610月出版的总第54期,庆祝退管会成立二十周年特刊为例,确实办得有气色,使用的纸张改为铜板纸,封面、封底都印有彩照,还有前言和目录,有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题词,有纪念回顾和紧跟时代的好文章,很吸人眼球,影响力提升。

2009年以来,张宗新老师任主编,刊物的面貌更有进一步提高,以20116月出版的总第70期为例,是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刊,有党委书记的题词,有退休党总支撰写的前言,内容是点赞33位退休老党员始终不忘党员身份和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贡献余热,为党旗增辉添彩的感人事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这33篇稿子的是发动全校各学院的学生党支部,组织了几十名学生党员深入到各位老党员家庭采访才写成的。通过这种活动形式,不但激励了这些老党员本人,更重要的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意义十分深远。

由于领导重视,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多,稿子来源广,现每年出版稳定五期,每期页数都在32页左右,发行量已达900本,真是越办越兴旺,越办越受人喜欢。据我了解,重视这本刊物的人越来越多,如:家住联建块组的郭曼丽教授对我说:“我校报和老年报可以放弃,但《离退休生活》每期必须要发给我”; 有一期漏发给原统战部的顾剑婉老师,她就跑到退管办追问为什么不发给我?原机械学院的吴祚常老师说:“现在的《离退休生活》办得很好,文章内容多,是我日常生活中必读的。”还有原新力公司的黄渭鑫老师对我说:“现在的《离退休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文章内容广,你老周也常写的,我和我夫人也很喜欢看的。”最近我在公交车上碰到周开宇教授,我们先聊起去年到崇明54夜活动他委托我写的那篇报导,然后对我说:“现在《离退休生活》组织的稿源内容很丰富,质量也很高,我每一期都拿到的,抽空仔细阅读的。”

真心祝愿《离退休生活》越办越兴旺。 (晚晴文社 周文甲)

我与《离退休生活》

时下报刊汗牛充栋。走过书报亭,但见琳琅满目,香车美女,绿水青山,浮光幻影,各式报刊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但真能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却不多,学校退管会等主办的《离退休生活》是为数不多几本我每期必读的刊物之一。

虽然是校内刊物,但她质朴无华,无哗众取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脚踏实地,贴近老同志生活,很接地气,它主要报导学校里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娓娓道来,倍感亲切。其作者多是熟识同事,所以犹如故友相叙,推心置腹。其文体多样,有报导、有散文、有诗歌、有文字、有照片,还有彩页,活泼清新。其缤纷,犹如一盘盘原汁原味的佳肴,一朵朵惹人爱怜的小花,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一个好伙伴。

尚未退休时就曾看到过这本刊物,感受到虽然页数不多,但体现着学校对老同志们沉甸甸的关爱。退休后开始作为一名读者,通过它获得了解学校和退管会信息的渠道,了解一些熟识的老同事的近况。后来不知不觉地成为其一名作者。由于自幼爱好文史,学生时代更喜欢写写练练,不过只是作为一种爱好,自娱自乐,从未想到投稿。工作之后,忙于教学,把所有时间投入到教学和业务钻研中去还觉不够,渐渐地把这种美好搁置起来。退休后,虽然还做点社会工作,但毕竟多了些闲暇时光。有空就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但还是没想去投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离退休生活》近在咫尺,十分方便,便把写的东西交给《离退休生活》,求诸于老同事。一有开端,便遏制不住,一个时期,竟成了每期必送稿的作者。送出的是稿子,得到的是练习脑子的机制。后来蒙邀校读《离退休生活》,有机会先睹为快,也有了一字一句细读的责任,它就离我更近了,经常会想到该送稿了,到校读的时候了,这便与《离退休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祝愿《离退休生活》刊物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原理学院 怀国桢)

贺《离退休生活》百期

而有:

祥云彩霞拥金乌,锦绣文章写风光

再有:

唷,好大一棵树,往事说不尽;嗳,最美夕阳红,高楼揽胜景

【注】:“好大一棵树”和“最美夕阳红”都是很流行的歌曲。

再再有诗一首:

头头是道 世界改貌

抬头 是爱迪生的电灯; 街头 是福特的汽车

案头 是盖茨的电脑; 手头 是乔布斯的手机

人头是发现发明的软硬件; 人头是发达发展的舵和桨

人头是文化文明的根和芽; 人头是创新出新的路和桥

日新月异 与时俱进; 何论大小 头头是道

飞速发展 世界改貌; 人类文明 不断登高

(原纺织学院 张佩良)

东华《离退休生活》百期赞

生活丰富多彩,犹如田野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缤纷璀璨。离退休是人生中最后也是很辉煌的一页。因为他已精华绽开,硕果累累;生活的经历,成熟的智慧;几十年的努力,带着几近一生历史的痕迹。消化着、评判着、享受着年轻人历程中还没有的甜、酸、苦、辣及众多的喜、怒、哀、乐的感叹。

翻开东华《离退休生活》的一页一页,可以看到东华老人的桩桩事、件件情;历史的脉动、生活的印记。这一代人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成长、战斗、工作,所以有更多的生活磨难。无论是精神上、物质上、政治上、工作上都经过几多曲折,越过重重堡垒,这些,下一二代人恐怕不会比我们有更多的体会。

翻开东华《离退休生活》,老人们纷纷歌颂新时代。因为历史翻过一页,烟消云散,压抑的天空又畅开。阳光明媚,沐浴着春光雨露,很少再为生活烦难。你有精力,尽可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有兴趣还可到地球的角角落落瞧一眼。天南海北,每篇文章和照片都是老人们赏心悦目的体会。

老人们当然不再为吃穿皱眉,更多的是尝尝可口的美食,穿穿时髦的衣衫,在花丛中优哉游哉。《离退休生活》不断交流着日常生活的感慨,更提供文化美餐。诗、书、画、散文、随笔、谜语等轻松愉快。翻开一篇篇文章,字字句句似行云流水,更像在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百花园中游览。

生活的美好,无人愿过早离开,老人们都期待着两个“百年”的到来。这种长寿的期盼,也有着《离退休生活》的推波助澜。翻开一页又一页,不少民间谚语和健康生活的总结,并非高不可攀。

因为东华《离退休生活》植根于群众,受着大家爱戴。不拘形式,不搞教条,因为是生活的继续,始终充满着活力。百期之年,遒劲不减。当“中国梦”吹响了新时代号角,即使只做了点点滴滴,相信它还会继续努力。 (原理学院 张仁才)

喜迎《离退休生活》第100期刊行

今年九月,东华大学《离退休生活》第100期与大家见面了。我作为一位退休老同志,经常关心这份刊物,并常为它撰稿的作者,倍感欣喜和欢乐。

时光荏苒,我记得很清楚,这份刊物从它创刊之时起,已陪伴着我校广大离退休人员走过了二十年的难忘岁月。老同志喜爱它,正是由于刊物办得与时俱进,有气色,接地气,是大家弥足珍贵的一份精神食粮。此时此刻,跟大家一样心情格外激动!

翻开每一期《离退休生活》,给我感觉就是书香氤氲,刊物里一篇篇文章,一则则报导亲切可读。看!文章涉及的事,议论的题,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校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真切地凸现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乐观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真实的写照,使人动容。

莫道桑榆晚,夕阳无限好。”从《离退休生活》刊物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老同志工作了大半辈子,离退休后却依然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他们关心学校,关心社会,关心下一代茁壮成长。不少老同志积极参与老年终身教学,活一天,学一天,活到老,学到老。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同志践行了“人老心不老”的人生价值,紧追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七老八十学吹打”,学电脑、用电脑,他们高涨的热情不比年轻人逊色。学习政治、学习时事、学习邓小平理论,关注国内外大事成了很多东华离退休老同志不可或缺的日常事。老同志们离退休后睦邻相处,守望相助,一方有难,慷慨解囊的动人事迹熠熠生辉,广大的老同志吟诗作画,挥毫舞墨,歌咏、旅游……可谓越活越年轻。东华康复俱乐部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些老同志虽已病魔缠身,但他顽强不息,积极治疗,与病魔坚决抗争,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他们的动人事迹,令人钦佩。

看!每年新年伊始,退管会全年的工作安排总会在《离退休生活》上及早发布,特别引起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关注。学校的关怀暖人心!

各块组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都会不失时机地活动在《离退休生活》上及时报导,对凝聚人心,加强老同志间团结,共同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起到积极作用。

是的,《离退休生活》期期讴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故事,期期大力传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声音,为社会、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广大老同志一定会因为拥有这样一份属于自己的好刊物出满100期感到自豪与欣慰。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全力支持呵护这块园地,悉心照料,精心培育,使她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期望今后刊物上不断出现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好报导、好诗歌、好作品,期望有越

来越多的老同志为刊物动笔撰稿,衷心期望《离退休生活》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原理学院 钟乃浩)

为《离退休生活》“有为”写稿

20年前我退休了,从那时起,我就认真阅读、宣传《离退休生活》,不因其他,只是认为《离退休生活》是校离退休人员的精神乐园。它刊登国内大事、学校重要新闻、离退休人员的学习、生活、活动内容,很接地气。所以,我经常写稿投给《离退休生活》,是“产品销售”对路的表现,也是为校离退休工作的文化建设做点贡献。十多年来,我一直与《离退休生活》有着良好的密切的互动关系。每当我的文章在《离退休生活》见刊,“有为”而发,就很高兴。“《离退休生活》一册在手,精神富有”,被誉为“教职工的良师益友,老同志的顾问和知音”,所以,离退休老年人都很喜欢它,赞美它。

我认为东华大学《离退休生活》刊物至少有这样的五个方面亮点:

一、班子好。200535日,《离退休生活》(总第46期)刊《我校退管会顺利完成领导班子调整》,对原校领导沈焕明、原人事处长程莲仙两同志退休15年来对校退管会无私奉献表示崇高敬意。2005127日,新任退管会第一副主任兼东华老年大学校长朱天申说:“沈、程工作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时任校退管办主任张道生老师说:“我校退管会是个团结和谐、很有凝聚力的大家庭,都能互相融合,继续努力在老一辈开创老龄事业的基础上接好班。”张佩良教授楹联赠东华大学退管会:“常来常往高高兴兴促兴旺,同心同德扎扎实实办实事。”

2014年起,王以刚任东华大学退管会第一副主任、退教协理事长兼东华老年大学校长。“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四体’相扶持;‘生活’百期更生笋,年年龙孙绕凤池。”希望《离退休生活》刊物,继续发挥退管会、退教协、关工委、老干部办公室“四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优势,丰富、提升退管工作内容与水平;继续发挥主编和支部、块组、通信员作用,把《离退休生活》越办越好。出刊100期,是个纪念,更是一个起点。

二、文风正。文风就是“短、实、新”,其基础是实,即真实、充实、平实。2006117日,我校隆重庆祝上海市第19个敬老日暨校退管会成立20周年。前来祝贺的贵宾,有市退管会、市退教协、市高校退管会、市老年大学领导以及市22所兄弟高校工作负责同志。我校党政领导与到会1500多名退休教职工庆祝欢度老年人重大节日。退管会第一副主任朱天申在会上回顾校退管会的历史。20年中2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2次市模范退管会、2次市机关事业单位先进、7次市高校系统和长宁区先进集体。这是东华人的光荣。庆祝大会后文艺演出。举办退管会20年历史图片回顾。欢度敬老日报道刊20061215日《离退休生活》(总第55期)。

《离退休生活》,除了几篇重头稿件外,大多都不长,尤其选题通俗,内容实在,文笔朴实,有事、有情,易读、易懂、易记,有的还不乏幽默风趣。2006年,我校钱宝钧、周启澄等15位老教授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纺织卷)刊20065月《离退休生活》(总第52期)。我校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从1999年成立以来,每年逢大年初八《新岁学习,祝福未来》。到20148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七位同志撰写文章。纪念,是为了坚持,为了更好地出发。纪念文章刊20141125日《离退休生活》(总第96期)。我校离退休党总支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正掀起学习全面贯彻公报精神的热潮。总支在2015年初,退休党员每人领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自学,听辅导报告,组织好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宣讲活动。在“烈士纪念日”、“重阳节”到来之际,退休党总支、退管会看望慰问烈属情况刊20141125日《离退休生活》(总第96期)。记述的都是耳闻目睹、亲力亲为、不写不快的人和事,故事本身就很感人。退休14党支部吴世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文章,原理学院汤毓骏《解读岳飞满江红,弘扬民族正气》,“当以岳(飞)、韩(世忠)、张(苍水)、文(天祥)为师”。“为圆中国梦,高唱满江红,民族有正气,华夏大一统。”晚晴文社陈建民老师《满江红·赞功臣》诗刊20141125日《离退休生活》(总第96期)。刊物中那些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东西,可说一篇也没有。很多离退休教职工读者喜爱看,我当然喜爱为它写作。

三、栏目多。《离退休生活》不仅有《重要新闻》、《中国梦——人人出彩》、《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支部生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块组活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文艺园地》、《修身养性》、《优秀箴言》、《其他信息》等栏目,几乎囊括离退休生活的方方面面。离退休教工有的爱写党的生活,老教授“所为”,跟随时代前进;有的介绍如何安度晚年,爱写“健康话题”;有的爱写记叙文、随笔;还有爱写采访、总结类文章;也有的爱投稿书画、摄影作品。不拘一格,何不奋力施展之?

国家教育部重视我校《离退休生活》报导。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20062月编辑出版的《教育部老龄工作简讯》2006年度第1期(总第70期),全文转载东华大学《离退休生活》第32期(总第50期)中两篇报导,并在封面显著位置登载了题目:上海市召开高校退管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 增强尊老敬老观念,不断提高老龄工作水平——东华大学召开退管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

校《离退休生活》多篇报导被刊登于教育部老龄工作简讯上。由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主办的《教育部老龄工作简讯》2009年第1期刊登了东华大学老干部举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的情况(原载于《离退休生活》2008年第5期总第65期);2009年第3期刊登了组织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教授传达“两会”精神的情况(原载于《离退休生活》2009年第2期总第67期);2009年第4期刊登了东华大学为入党50—60年的老同志举行庆祝活动的情况(原载于《离退休生活》2009年第3期总63期)。

2007年我校庆祝市第20个敬老日暨我校钻石婚 / 金婚庆典大会,校党政领导和校退管会领导出席向老人们送上亲切的节日问候,也引起了国内近20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导,校大学生联合会传播中心的10多名学生采访了钻石婚 / 金婚伉俪中部分老领导、老教授、老教工,和他们一起谱写了“老校长的常青岁月”、“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风雨同舟 钻石见证”等感人事迹,传颂了我校钻石婚 / 金婚老年夫妇“无私奉献”的良好品德和“相敬如宾”的优良传统。我和爱人何珠凤也被采访,撰写了“琴瑟和弦 奉献教育”自述篇均刊于《离退休生活》20071110日出版第41期(总第59期)。

上海市《高校退管简讯》2008年第5期报导我校退休教职工争做“阳光老人”活动情况。我撰写了《分享心得,阳光每一天》报导文章。会上有七个支部党员同志做“阳光老人”谈认识,讲事例,话体会,做精彩交流发言。我深切感受到阳光老人的精彩和党员的历史责任。党员的先进性在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阳光老人”交流会情况刊于《离退休生活》2008912日出版(总第64期)。

坚持特色,开拓进取。东华大学退管会荣获三项上海市高校第二届退管工作特色成果奖:一是《心系学生成才 言传身教导航——记东华大学关工委讲师团》;二是《交友、谈心、释疑、解惑——记东华大学老教授咨询组》;三是《发挥“四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优势,丰富、提升退管工作内容与水平》。校退管会工作特色三项成果刊于《离退休生活》2008年第2期(总第62期)。

四、插图美。《离退休生活》大开本,编排大气,字体适中。尤其插图、照片,很有特色,还有书法,别具匠心、别有风味。这是非常难得的。如《南欧掠影》,《水城威尼斯》、《阿尔卑斯山》、《重返意大利》、《蔚蓝海岸》、《田园风光》、《巴塞罗纳》、《“慵懒”的马德里》《美国纪游》等精彩纷呈。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退休教职工党总支与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管理学院100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采访“我们身边的老党员”32名,他们把老党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的精神和事迹通过访谈的形式用文字记录下来,由校退管会出版《离退休生活(专刊)》2011年第4期(总第79期)(32篇采访文章,忘年交携手行,32张彩照),我们对生命和人生会有更多的感怀与思索。

15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人事处长周景泰、市高校退管会主任沈惠君等一行,拜访看望我校百岁老人机械学院退休教授范宝江,向范老拜了早年,同时嘱咐学校退管会一定要“关心爱护好东华这一‘宝’”。校退休党总支书记曹春城、退管办主任宋敏陪同看望。刊于《离退休生活》2015年第1期(总第97期)。

五、编辑亲。《离退休生活》最早的主编是杨培青老师;之后汤桐业老师1999年起任主编,期刊共出60期。虽然汤老师前几年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言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中间是吴国强老师任职约一年;这几年张宗新老师任《离退休生活》主编,我每次写稿报送,或打电话询问,也总能得到热情对待。2013年年终前,晚晴文社要出《晚晴文苑》一书,张老师用电子邮箱及时地给了我简短而有用的信息,我感到很放心。《离退休生活》坚持每年出刊5期,有时要出专刊,发行量逐年递增,成为东华大学离退休人员的知心人,我们的离退休人员生活变得充实、多彩也更绚丽。

东华大学《离退休生活》出刊100期,容当庆贺。我从“好、正、多、美、亲”五个方面拉杂写来,如此而已,遗漏不当之处,尚请各位斧正。

(原工会 马全贵)

老年大学


 




东华老年大学2015年秋季班开学简况

东华老年大学2015年秋季班共开设92个班级,32个门类,54门课程,满员班级数48个。至目前为止报名人数2918人次。本学期新开一个交谊舞初级班、一个民族舞新班、一个钢琴初级班、一个钢琴中外名曲提高班、一个声乐初级班、一个声乐提高班、一个葫芦丝初级班、一个二胡初级班、二个国画基础班、一个水彩画基础班、一个摄影处理初级班、一个摄影处理提高班、一个摄影基础班、一个英语口语班、一个太极启蒙班、一个太极剑启蒙班等17个老年朋友喜欢的课程。从95日开学以来不断有老年朋友来校积极要求报名插班上课。特别是声乐初级班连续两学期单班人数达84人余,将整个教室全坐满,还加了椅子。整体教学秩序良好。

暑假期间将楼上楼下所有卫生间进行了彻底改造,老年学员均感到满意;对走廊、门窗进行了清洁修整;大门口的自行车车棚进行了重修。为老年学员进行新一轮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东华老年大学 徐天明)

东华老年大学一年一度的展演类课程汇报演出在7月上旬如期举行。201576日上午,各支演出队纷纷赶到现场走台彩排。下午1:30,各路人马到齐,汇报演出在十八楼二楼演讲厅准时开始,王以刚校长首先作了精彩而简短的开场演讲,接下来由张凤琴老师闪亮登场主持了整台节目。

这次文艺汇演的亮点是节目多、时间长、质量高。声乐、戏曲、器乐、健身操、舞蹈、时装秀等节目多达19个,时间长达2小时,整台节目比以往增加了观赏性,全场座无虚席。在这灯光与容光辉映的舞台上,在这笑声与歌声交汇的乐海中,整台文艺汇演获得圆满成功。

两天后,即78日下午在这里又举办了将近四个小时的钢琴专场演出,整台汇演节目由张依群老师主持。张薇、孙小春、张曼型三位任课教师对学员和表演的曲目一一作了介绍。60位钢琴专业的学员上台坐在YAMAHA三角钢琴前作了精彩的汇报表演。

特别感谢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长、我们的学员;我们欢聚在一起,只为记住这温馨的一刻,见证这收获的时光。 (退管会 姚蓝)

舞出人生的美感 跳出人生的韵味

2012年我退休了,为了帮着女儿带孩子,我从山东济南来到了上海。到上海后,女儿怕我生活寂寞,又知道我喜欢跳舞,所以为我联系了东华老年大学民族舞班。一晃三年过去了,我感觉这三年,我舞出了人生的美感,跳出了人生的韵味。

我的中小学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我们跳“忠字舞”,再后来,参加工作、结婚、生孩子、培养孩子,没那个时间去跳舞了。来到上海,给了我一个良机,使我有幸成为吴淑宜老师的学生。三年来,跟随着吴老师的舞步,享受着舞蹈带给我恬静优雅的时光,感觉过得很充实、很愉快。感觉人生没有“退休”,有的只是角色转换和场景变化。

首先,我享受着吴老师教课时,那种英姿勃发的神情和优美轻盈的舞姿。吴老师多次讲到,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她与我们同成长。她身上那种不断求新、自我完善的精神非同一般因此,吴老师身上始终散发和传递着的正能量,她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使很多学员在她的班,一呆就是七、八年,有的长达十年之久。

  1. 我享受着吴老师热爱舞蹈事业的那种满腔热情。为了我们学好舞蹈,她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能量。从一个眼神,一个呼吸,再到一个吐气,吴老师都是认认真真地教。一位教了二十七年之久的教师,经常在上课前还要备课,还在探索适合中老年舞蹈教学的新方法,还在编排适合中老年的舞蹈动作,这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是令人敬佩的。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几支舞蹈,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品德。

第三、我享受着吴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动作做的不到位,吴老师从不着急,而是反复示范,耐心点拨。例如:《蒙古人》舞蹈中,有一个动作是要求舞者将眼光放长看羊群,但很多学员跳这个动作时,就是低着头,这时吴老师就说:我看见,有的同学只看到自己眼皮子下面的几只羊,并把我们做的动作跳出来,大家看了后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大家纠正了动作,且印象深刻。

感受很深的地方还有:吴老师带出了一支耕耘美、传播美的队伍,这就是由各班班长组成的舞蹈辅导队。很多老年大学上完课就完事了,几乎没有复习课的,但吴老师为了让学员巩固学到的舞蹈,为了让学员都不掉队,每周六下午都安排了复习课,各班班长悉数到齐,比如亚君班长、蔚韦班长、马班长、胡班长、侯班长,还有东海班长。班长们个个认真负责,热情周到,我们能有今天的进步,与她们细致的辅导是分不开的。

济南很多朋友问我,在上海习惯吗?上海机会多,你是不是可以到上海继续当翻译,赚点外块?我说,我现在最大的乐趣是跳舞,别的什么都不想干,金钱也诱惑不了我!

明年是我工作单位——《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建院六十周年,院里已经邀请我出舞蹈节目,我现在已经在考虑人选、服装等事宜,我要让吴老师的舞蹈走出上海,让吴老师的舞蹈之花在齐鲁大地绽放!

(民族舞1班学员 刘新华)

舞蹈改变了我的生活

舞蹈对我个人而言,带动了我的整个生活使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舞蹈既增知知识又娱乐还健身,舞蹈是愉悦我们身心的好朋友。

一.舞蹈离不开音乐。通过学舞蹈,我们接触了更多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平时听音乐,你可以自我陶醉,但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跳舞而且要跳好舞,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尤其参加演出,你不但要心领,还得神会,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将心灵的东西呈现出来,还得让别人看得懂。所以说对音乐歌曲的理解感受越深,舞蹈就会跳得越美。

二.舞蹈是多学科的教科书。通过古典舞的学习,可以了解历史;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如我们上学期学的朝鲜舞《大长今》,它典雅含蓄;我们这学期学的蒙族舞《蒙古人》,它豪迈大气。所以民族舞学起来就有很强的趣味性,你得要求自己跳啥像啥,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该舞种的特点。

三.舞蹈扩宽了我的生活圈。本来宅女的我,现在通过学舞蹈,结交认识了那么多舞友,很多还成了小姐妹了。大家一起娱乐、一起旅游、相互关心,乐此不疲。本来两点一线,家里菜场的,不需要穿太漂亮的衣服,现在不行了,来上课来排练起码要穿舞蹈“工作”服吧,一起聚会看演出,这衣服行头也要与时俱进吧?

四.舞蹈还丰富和提升了我的精神生活。为了录制拍摄下载舞蹈,这电脑、手机、ipad、互联网等的操作水平也与日俱增,什么微信呀、QQ呀、E-mail的全用上了,时不时的还要来个臭美(剪辑,美图秀一下),反正紧跟潮流,时尚的脚步我们一个不落。

第五、舞蹈增强了我的体质。本来病病歪歪的我,几年活动下来,明显不一样了,偶尔有点感觉不适,起来练一下舞蹈,出身汗,一切正常了。舞蹈还能锻炼人的平衡能力和记忆力,又活动了腿脚筋骨,包括颈椎和腰椎,我这腰椎键盘突出症十几年前就很厉害了,自跳舞后就没发过。本来身体僵硬的我,逐渐地变得柔软了,岁数虽然一年年大上去了,但腿脚却越来越利索了。平时就会经常提醒注意自己的体型,尽量养成好的习惯。所以说舞蹈改变了人的气质,带来了自信,丰富和充实了我的生活。

这一切要感谢东华老年大学给了我们即愉悦身心又锻炼了身体的一个很好的场所,感谢我们的吴老师为我们认真细致、不辞辛劳的付出。祝愿东华老年大学越办越好!

民族舞1学员 周亚君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叶良,一个靓丽的名字,浓缩了她自然漂亮的外貌、健康美丽的体形、大气优雅的气质、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这些由内而外的真善美,吸引和征服了东华老年大学时装表演初级班的60多名学员,她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叶良,师承市老年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名师讲堂首席专家邵季英,她于2010年开办了东华老年大学“时装表演初级班”,把很多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教学上。

初级班的学员来自各方,高矮、胖瘦、气质都参差不齐,时装基础和技巧更相差甚大。大家都渴望通过时装表演的学习,使自己的体形有所变美,站立、走路等气质有所改观,身体体质有所提高,但比之年轻学生,毕竟记性差、领会慢,固有的习惯也根深蒂固,不易改变,这关过不去,就会打退堂鼓。另外,没有一丁点基础的学员,总是希望叶老师能经常反复地从头开始,而有基础的学员则希望叶老师加快进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部分学员也会因为跟不上或太枯燥而打退堂鼓。然而事实是,初级班学员一期比一期多,报名人数竟然爆棚。为什么呢?原来叶良老师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首先,她现身说法,从自己的起步到成功,从心理、心态、基础、技法毫不保留地讲自己的体会,讲要领,鼓士气,帮助学员克服心理难关;又言教身传,既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动作,给新学员打好基础,同时又纠正老学员欠缺的地方,并揉进了新的步法和套路。叶老师为学员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我们都学得不亦乐乎,皆大欢喜!

通过叶老师几个学期的指导,学员们的体形变漂亮了,体质变健康了,气质变大气了,心态变年轻了,心情更快乐了。 (时装表演初级班学员 杨佩华)

夏送清凉


 




送清凉 送关怀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学校党委利用暑假开展“送清凉送关怀”大型走访慰问活动。

今年暑假,分别走访慰问了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刘洁、王玉春等离休干部和退休局级干部周永元、张瑞宝、陈瑞琪等老领导。校领导和随行同志冒着酷暑深入老干部家中、走进老干部病房,送上组织的关心,送上一片清凉。每到一处,他们详细询问了老同志的家庭、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表达了学校师生对老干部的问候,感谢他们曾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嘱咐他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平安度过一个炎日的夏季。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感谢组织的关怀,感谢老干部办公室对他们的关心,他们以实际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工作,并祝愿东华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本次“送清凉 送关怀”暑期大型走访慰问活动,还邀请到社区街道老干部工作者一起上门慰问老干部,通过联合走访,把党的温暖、组织的关心、政府的关怀送到老干部心坎里。今年学校共上门慰问离退休老干部46人次,送上慰问费近1.7万元。

(老干部办公室)

娘家人来了”

——校退管会2015送清凉情况汇报

今年暑假前,校退管会就2015年送清凉工作召开学校二级学院、部、处等单位负责退管工作会议,结合实际,落实上海市高校退管会、学校 退管会“送清凉”工作。

我校为退休老人送清凉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各二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成立家访小组将部门老人的情况与退管会及时沟通,主动承担任务。许多学院的院长、书记、部、处领导亲自带队,有的老师还住在松江,他们不顾路远、酷热,带着慰问金、礼品到患病老人的病床前、到近年患大病、卧床、行动不便、独居、九十高龄老人和孤老家中慰问,还去看望本人已高龄还在照顾残疾的子女及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他们和老人热情交谈,关心老人的起居生活,受到老人及家属的称赞。原机械学院的叶锦文老人高兴的拥抱去看望她的老师,直呼“娘家人来了”;86岁的孤老原宿管科黄毓薇阿姨,看到后勤集团的潘伟年及宿管科二位科长激动不已,感谢他们每年天热、天冷都去看她,她说我尽量不要给学校添麻烦。许多老人还再三关照在职同志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科研处四位处长得知要去看望老人,一致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办公室同志一同去慰问科研处的三位患病的老同志,使老人及家属深受感动。。

今年在属期中先后有六位老人去世,退管会会同后勤集团、化工学院、管理学院、基建后勤处、图书馆、财务处、统战部的领导一起去老人家中慰问,送老人最后一程。

2015年退管会送清凉人数达331位老人,送清凉慰问金额达16.42万元。(退管会)

感恩到永远

各级领导同志们好。我是产业集团原机织工场1993年退休的工人,退休后,学校逢年过节,总会上门送温暖送清凉。2000年~2004年我两次因心脏病住院治疗,有意瞒着邻居和块组同志,免得大家麻烦,但出院后还是给块组同志发觉了,结果校退管会和部门还是来我家探望,给了慰问金和慰问品,更给我先后报销了八万多元的医疗费,使我万分感激和温暖。你们发扬了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为老同志服务,把校退管会的各项工作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校老年大学更丰富充实和提高了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因此我们职工在平时的交谈中,只要涉及校退管会的无不异口同声地称赞,夸夸每个退管会成员的为老服务态度和蔼,热情工作踏实而周到,真是我们离退休同志的福气啊!长期以来蒙校退管会的关心、关怀和关爱,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2000年由纺大一村居委会牵线,我们打申请报告,经市劳动局审查,市民政局批准,当年就给予了我久病难治的小女儿最低生活补贴,从开始的每月180元到现在的每月790元,另外还有逢年过节的临时补贴,还有街道,居委会的逢年过节的临时赠物,油、食品、水果等,邻里及老师朋友等也会不时地给点钱或水果、饼干、衣物等……,还曾收到过区科普站、区政府的节日慰问,更有天山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党、政、团的结对帮困一年两次雷打不动,每次都要亲切地询问我小女儿的情况,并诊脉听心脏,祝她能平安过好每一天。平时,凡是知道我小女儿身体不好的同事们都会关切地问好。多年前几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都给我们说,你老三小女儿很难养呢,她爱吃什么就买给她吃吧,“养着玩玩”,大概只能活到十二岁左右。可现在她已艰难地走过了四十五个春秋。哪小女儿的近况怎样呢?除了从小就患有先天性“法四”心脏病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增加了妇科病、高血压,口内早已一颗牙齿也没有了,好在平时只要接接氧气,吃点药,注意休息,就可以渡过不适。当然每年难免有12次急诊。201558日早晨她突发心脏病,120救到胸科医院急诊,此时心率为184/分,经抢救好转于513日出院。平时她在家电脑上种种菜,看看连续剧,还有只赢不输地炒炒股小来来,赢了她得50%,输了则有她的姐姐和妈妈买单。近来小女儿说:她是一个世上最最苦命的人,只会吃饭,不能工作,不能外出游乐,但也是一个倍受各方关怀关爱的最最幸福的人。

我们一家真正共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要感谢党的关爱和同志们的关心,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们要一辈子铭记,再次诚挚地谢谢大家长期地关爱。

(原产业集团 陈俊兆全家)

老有所乐


 



在盐城遇到的事

我年近80,这次携老伴,从别的城市展转到盐城旅游。清明前一天到达盐城,随即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之后,沿建军路找了个旅馆住下。第二天到大纵湖游览,当日回到市区,天黑了,又下着大雨,但只记得旅馆名叫万隆酒店,不知酒店的具体地址,于是在建军路上来回寻找,正在徘徊无着落之际,遇上了一个30多岁的大姐问路,她忙把自己用的雨伞给我们挡雨。此时雨越来越大,她的衣衫淋湿了,欣然不顾,继续帮我们寻找,来回走了好几站路,终于发现在不远前方。她叮嘱我们向前走去,说她住在这附近,这才离去,临走时还坚决要把雨伞送给我们,宁愿自己冒着大雨跑回家。我看着她湿透了衣衫,疾步奔跑的背影,肃然起敬,很想高喊一声:谢谢!

第二天仍下雨,凭这把雨伞,我们游玩了盐城的水街,带着愉快满意的心情,踏上了归程。在盐城不仅受到革命先烈的革命意志教育,获得美景享受,更有盐城人,那朴实热心的美好心灵带给我们的感动,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遗憾的是,分别时连她叫什么名字全然不知,也不知对谁一声谢谢。盐城人,谢谢您,祝好人一生平安幸福!

盐城水街

小河湾湾绕商店,游览购货用导船。船击河水浪拍岸,水连店铺百余间。

桥影如虹古戏台,青砖黛瓦二千年。打桨拍水问市价,盐粮百货做买卖。

淮安关天培祠 ①

中华民族受欺凌,百年耻辱难抹去。一八四一年初春,英帝鸦片进国门。

水师提督关天培,舍死忘生拒鸦片。烧毁230万斤②,亲操大炮战虎门。

十处重伤躯无存,牙齿衣衫回准城。英雄气概震朝廷③,名垂青史万代铭。

【注】:①关天培祠在镇淮楼前左边。②林则徐、关天培一举烧毁230万斤鸦片。

道光帝嘉奖“法福灵阿巴图鲁(系满语,指对英雄的美称)”

(原长宁路校区 黄永志)

昆明之旅

201584日赴昆明,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之高等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暑期培训班,协办单位为云南大学物理系。余为特邀专家中年龄最长者。会议组织西山龙门半日游,九乡、石林一日游。

昆明,旧游之地,今添新貌,因诗以记之。

咏西山龙门

半仙飞车绿云梢 天阁龙门应非遥① 能文能武鱼化龙 成佛成道老变少

上天入地穿云洞② 左山右水架雀桥 吴老牛井两故事③西山胜境美在孝

咏九乡溶洞

麦田河伯鼓急浪④ 撞穿岩闸势猖狂 寿翁畜龟人称奇⑤珠帘聚仙天露光⑥

龙滚深涧巷峡黑 鳞闪金甲谷河黄 雄狮大场藏万人⑦ 雌雄双瀑威八方⑧

一泻千里何处去 昂首直奔南盘江

咏石林

天下弟一夸石林⑨ 扬名夷胞说龙云⑩ 独领风骚阿诗玛⑾最高顶瞰满园春⑿

归途口占

游了各西东 石林倏变容 一阵风雷雨 两行涕泗纵

内衣汗犹湿 外套雨淋肿 上下冠履潮 内外汗雨攻

雷声霍隆隆 风劲背骨痛 三四十分钟 伞蓬全无用

试看候车处 水人几条龙 待得来客车 争先恐后拥

众生乱一团 丢盔又丢容 开出雨区边 阳光才露容

无晴却有晴 我欲问天公 捉弄理尚通 玩笑难宽容

【注】:①在西山三清阁后,乘索道缆车,掠过西山林园绿云之梢,抵云海、石林的石室平台,眼前罗汉崖壁立,岩间辟一条傍山开窗隧道抵慈云洞,内雕观音像。像旁立碑,记载贫道士吴来清开凿石室事迹。沿石阶上,至刻“龙门”二字石坊,入内,有石室,名达天阁。阁内供奉魁星、文昌帝君与关帝。魁星提斗执笔,足踏鳌鱼,形象生动,神采奕奕。②人入穿云洞,有上天入地之感。③孝牛井在西山山麓,有石碑叙孝牛事甚详。屠夫欲宰母牛,遍觅屠刀不见,后发现刀藏小牛身下。小牛孝母,感动屠夫,使之在井旁放下屠刀,随吴来清出家学道。④九乡麦田河,新雨之后,河水汹涌,急浪冲破岩闸,流入洞中。⑤岩闸上岩石造型,如寿星对神龟。⑥在聚仙洞傍,珠帘散落飘拂。⑦雄狮大场为洞中一大广场,雄狮护门,可纳万人。⑧雌雄双瀑从同一洞口跌泻,平时左右双飞,悬练十余米。大雨之后,叠涛怒吼,合波雷轰 ,雪浪澎湃,宛如壶口瀑布而小之。⑨“天下弟一”石林为西南联大教师所题,因南斯拉夫已有天下第一石林,云南石林让其为兄,自谦为弟。⑩石林本夷胞生活区,地多乱石,无法耕种。当时云南主席龙云考察后,认为天赐奇景,不可毁坏,发展旅游,前途无量。经国际组织评审,得“天下第一”石林之誉,至今三十有一年矣。(11)阿诗玛为小石林之代表女性造型。⑿大石林之最高顶高达四十多米,为南斯拉夫石林所望尘莫及。

(原理学院 汤毓骏)

朝鲜旅游观感

今年8月暑假期间市老教授协会组织到朝鲜旅游,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去想亲眼看看这个神秘的国度。

飞机起飞2小时就到平壤国际机场,是20157月刚启用的新机场,看上去只相当于我国地方上的小机场。到机场来接我们的是朝鲜国旅的,车辆是我国生产的金龙旅游大巴,每辆车配二位导游,一位女导游中文讲得很好,是朝鲜旅游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年轻美女,一位男导游跟着我们,他从来不说话,但是管着我们不许乱走动。

一踏上朝鲜的国土,给人的感觉是空气清新,街道干净,马路很宽,但车辆很少,道路很通畅。没有非机动车道,人们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在人行道上双向骑行。

我们下榻的酒店是平壤的特级酒店—羊角岛酒店,位于大同江上的一个小岛,形状像羊角而命名。特级酒店应相当于我们的五星级宾馆了吧?但房间的设备很陈旧,似乎连国内三星级的都不如。然而,顶层的旋转餐厅和底三层的小赌场场景,又似乎是高档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会设置的。奇怪的是宾馆内无互联网和wifi。窗外,著名的大同江环绕四周,两座铁桥横跨两边,有点现代城市的意味。

朝鲜的个人崇拜比我们文化大革命时期有过之而不及,首先是他们全国各地处处可见的各类领袖雕像与宣传画,这些雕像和宣传画艺术水平都非常高,形态、色彩、构图都极具审美性。仅仅三天的朝鲜旅游,看的最多的就是在两位导游的引领下,连续不断地参观伟人故居、伟人铜像、英雄塔碑、纪念馆、展览馆,并不时肃立、鞠躬、献花。

朝鲜几乎人人佩戴金日成、金正日或两人在一起的像章,成了与我们文革相似的一大政治文化景观。而像章都是单位发的,市场不准出售,这也是一种绝对的胜过宗教的信仰。我们在游览那里的一个著名寺庙——普贤寺时,一位老师问导游:你们是否会到这一庙里烧香磕头。她坚定地回答:“我们只信仰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其他都不信仰!”

朝鲜导游的每一次解说和介绍中,都是三句不离伟大领袖,将朝鲜所有的成就和业绩,都归功于三位领袖。因此,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去世,朝鲜一片泪海。

导游反复介绍他们什么都是国家的,什么都由国家包下。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等,全部都是国家负责而又免费,朝鲜全国人口只有2000多万,国家鼓励生育,如果谁生了双胞胎,国家会接到平壤免费吃住200天。个人收入一般相当于500-800元人民币之间;米面、肉类、蔬菜等都计划供应。粮食一般一天是500-700克上下,肉类一个月1.5公斤。他们伙食一般都只是米饭、泡菜、土豆和少量的肉类。单位每年发几公斤大白菜给大家做泡菜,导游夸耀说,他们的食品很有营养,所以朝鲜人身体好,寿命长(平均75岁)。农村是合作农场,除少量自留地的产品外,生产的所有东西都上交国家。朝鲜的商业和市场都不发达,一般都是街头小商店,窗口望去,东西很少。

在青山里参观了农场的幼儿园。那里极像我们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但国家和集体的观念还更强烈。孩子是全寄宿制的,农民10天休息一天,才将孩子领回家。我们去时,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和手风琴的伴奏下载歌载舞。

朝鲜人民的能歌善舞是著称于世的。为了显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定感,“歌舞升平,居生处乐”就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与生活的重要形态。到达的第一天下午,观看的是平壤6.9中学初中生的歌舞演出。第二天傍晚观看朝鲜的杂技节目,200元人民币的票价,一个半小时的表演,节目惊险刺激、精彩之极。特别是其中得过国际奖项的几个高空节目,更是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同时又大呼过瘾。

妙香山的国际友谊展览馆非常精彩与精致,展出内容和建筑设施都极具艺术审美性与精神震撼性。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也只是看了中国及前苏联、日本等几个临近国家赠送给朝鲜的部分礼品。展览馆的三个蜡像(金日成及夫人和金正日)馆则以光彩夺目、栩栩如生和亮丽惊人为特色。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也是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室内展出面积5.3万平方米,有16个展厅80多个陈列室,我们参观了主厅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展室。志愿军展室大约一二百平米,展出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据说这是2013年在金正恩的领导下重新翻修建造的。

朝鲜各地的纪念馆、纪念碑不计其数。其中中朝友谊塔——平壤的志愿军纪念碑,规格好像不高,但总算有了,我们也去献花、鞠躬和凭吊了。

三天的朝鲜游很快结束,但我们还没看够。导游说,他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也理解各国要相互借鉴的道理。但要把纱窗蚊帐先挂好再开放,决不能让“苍蝇蚊子”飞进来!

(插图见封3(原材料学院 潘婉莲)





修身养生


 



享受快乐获健康

527日退管会康复俱乐部在214教室,举办“健康快乐座谈会”,党总支书记曹春城到会讲话,表达对大家的关爱,我们非常感谢领导的支持与关心。

上午9时许,老同志陆续来到会场,会场窗明几净,大屏幕醒目地显出“健康、快乐座谈会”,会场里响着欢乐的乐曲:“中国梦”、“让爱动起来。”

9∶30时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杨彭昆老师教唱“中国梦”,大家手持歌词认真地学。接着徐桂娣深情地演唱了“让爱动起来”。张秀凤老师为大家发了歌词,并自带了录音机播放,并唱了“刘三姐对歌”。真愉悦

最后是小组活动。近来参加俱乐部的新会员较多,通过小组活动,互相熟识,互相交流,增进友谊。老会员介绍了抗病的经验与体会,俱乐部形成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氛围,让大家享受快乐,得到健康。

617日、19日,俱乐部老师分两批参观了设在我校纺织博物馆的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实践(体验)基地,老师们亲自动手,学会了“中国结”、“手链”的编织手艺,并领略了我国历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既增加了知识,又学到了手艺。真开心。

(康复俱乐部 黄作繁)

大雨倾盆有感

517日晚雷电轰鸣,申城天空落下了倾盆大雨。第二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6点~7点到校园散步,雨仍然下得很大,我在校园内走了几圈,裤子就被雨水打湿了半条,回家后换了就没事了。边吃早餐,边看新闻,当时报道了上海多处路段积水严重,交通受阻,小事故时有发生。随着新闻相继播出,看到复旦大学校园内一片汪洋,同学们在水中摸鱼,好大的一条;同济大学校园内同学在积水中骑自行车,我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了,想起了以前东华大学校园内尤其是中心大楼那地儿,每年只要是汛期就是一片汪洋,那时我们材料学院还在中心大楼二楼,上班时我穿的是塑料风凉鞋在水中走的,我们老一辈的东华教职工同样是深有感触的吧!现在好了,我们校园内没有积水,就在这一点上比复旦、同济他们好一点点吧!这是我校的老领导、后勤保障部门多年来全面更换了校园内的排水系统,为东华人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社会在发展,东华向前行。

(原材料学院 黄永秋)

花 生

人也许是这样,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往往到了老年时也会十分喜爱。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吃花生。花生,南方人称其“长生果”,北方人称之“落花生”。古往今来,以花生为题的猜谜有很多,其中一则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不过那年月,想吃上花生也十分不易,一来市场货源少,二来身边没有零花钱。如想解馋,只能从母亲给钱买学习用品的钱中省下来,偶尔在路边的小摊贩买上一包花生米。后来上了中学,有一次听老师讲解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一文,竟对花生那朴实无华的品性有了一种别有莫名的感叹。

文革”初,我当兵去了哈航校。但那几年,反而对花生情有独钟。出于“备战备荒”之需,每年开春,部队在机场周围的空隙播种大片花生地。立夏之后,绿油油的秧苗生机盎然,每每驾机鸟瞰如同一个大句号草坪,十分壮观。到了秋收季节,各分队轮流翻地挖收丰硕累累的新花生,人人无比喜悦。不过每逢此时,心里总会想起中学老师讲解《落花生》:“花生不像苹果、桃子、石榴,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悬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的情景。不由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日月如梭,岁月蹉跎。如今,年岁渐长,发际添霜,但花生还是我的最爱。尤其喜欢在晚餐喝上一小杯白酒,有一小碟苔条花生或少许长生果作下酒料,就觉得十分欣慰。

是啊,花生是生活中最平常、最朴实、最便宜的好东西。但对我来说,从少年时解解馋,到中青年时感悟人生,又至老年时品味养身。由此可见,一颗不起眼的花生,它对于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却又是多么重要啊! (原镜月公司 史克勤)

恢复原生态

包先生退休前是工程技术人员,性格内向,举止儒雅,工作外是个标准宅男,除了读书看电脑,还张罗家务,负责“买、汏、烧”。他妻子是同单位的工会活动积极分子,唱唱跳跳,嘻嘻哈哈。夫妻俩一动一静,性格互补,相互欣赏,相濡以沫,恩恩爱爱。

转眼夫妻俩都退休了。包先生发挥余热,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妻子就自然而然接过包先生家庭重任,成了家庭全职“买、汏、烧”。家庭角色发生了变化,主内的忙外了,忙外的宅家了。一天一天,包先生夫妇俩都在慢慢适应“新”生活。半年过去了,包先生无意中发现妻子的性格变得内向了,歌声没了,笑声少了。包先生感到这不是好现象,性格外向的妻子整天在家怎么会不憋出病呢?担心妻子是否会得了“退休综合症”、抑郁症。知妻莫如夫,包先生对症下药,就主动到老年大学为妻子报名声乐班、舞蹈班。

这果然是一帖治病良方,是绝对明智的决策。自从妻子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后,歌声笑声又慢慢地回来了,家庭生活又恢复了原生态。包先生在单位发挥余热,下班回家重操“买、汏、烧,忙得踏实,忙得不亦乐乎。

(原工会 顾大俊)

我的梦和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梦,我的梦离不开中国梦。我童年、少年梦想吃饱饭、穿新衣,天天过新年。毛主席领导人民开天辟地求解放,我们如愿唱着东方红,有尊严地站起来了。

青年时梦想能上大学。1956年周总理号召“向科学进军”我昂首阔步跨进高等学府。

壮年时,梦想有一个幸福富裕的家,吃穿不愁住高楼,家用电器样样有。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翻二番”,翻天覆地的壮举,我也跟着富起来。

老了仍然有梦,盼望民富国强。习近平同志领导人民奔小康,“两个一百年”把我国建设成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大国,使我们祖国强起来。要不称霸,坚持和平发展。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干兴邦”的精神,梦想必能成真。

(晚晴文社 刘长林)


——潘婉莲 摄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塔

青山里农业合作社幼儿园


 


金日成主席故居


 


平壤胜利纪念馆


 



平壤杂技团场馆


 




平壤金日成广场


 

妙香山国际友谊展览馆


 

平壤凯旋门


 

羊角岛酒店远眺大同江


 

改造大同江水质的西海水闸


 






妙香山普贤寺

平壤刺绣研究所绣女


 




——凌鹤飞 供稿


 



诗朗诵“夫妻对话”

与沪剧名家韩玉健合影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表演唱“济公活佛


 






奏响“梁祝”乐曲


 

歌舞“回娘家”


 





表演唱“阿不都骑毛驴”


 





悦耳动听的歌声

农家乐晨操


 

放歌“我的中国心”等

(指挥黄仲杰)

快乐的男子汉

俏丽人面桃花


 

 

 

 

 

 

 

 

 

 

 

 

 

 

 

 

 

 

 

 

 

 

 

 

 

 

42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市老教授协会举行表彰大会

618日下午在同济大学,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上海市老教授先进表彰大会。获奖老教授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共170余人参加了这次表彰大会。大会由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鼎业主持。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锦明首先在大会上致辞。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汤传明宣读了表彰决定。颁奖决定宣读以后,进行了热烈隆重的颁奖仪式。

得表彰的先进代表先后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陆震代表市教委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要积极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听取意见,为老教授服好务,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作用。

市老教授协会会长王生洪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今天受表彰的都是退休的老教授们,在老有所为和为老服务中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和协会作出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他们是我们协会38个基层组织、1万多名会员精神面貌的集中代表。他列举了受表彰的部分先进个人和集体的优秀事迹后说,古人曰:德无量则寿无量。希望全市的老教授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价值意义。

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本次上报的4位老教授陈孩未、俞保安、袁琴华、梁方义荣获市老教授协会工作先进个人。 (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

市教卫党委与长宁区“纪念建党94周年

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学习交流会在我校召开

617日上午,市教卫党委与长宁区学习交流会在我校召开,会议以“纪念建党94周年,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主题,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

会议由市教卫党委老干部处处长李坚真主持,长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朱良沪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长宁区委老干部局和市教卫党委老干部处相关领导,另有来自长宁和教卫系统的离退休支部书记和理论骨干代表,近40位老同志参加会议。

朱良沪局长表示,能参加此次联组学习讨论很高兴。老同志们围绕如何发挥正能量,积极开展支部和关工委工作,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让大家深受启发。朱局长详细介绍了“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一中央命题的背景,让老干部工作部门深感责任重大,要将党组织对老干部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会上,我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作了题为《发挥高校老干部优势,创新推进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发言,他从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对接需求、追求实效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关工委工作,针对学生专业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这些问题,关工委发挥优势,积极组建了特邀党建组织员、讲师团、巡视组、督导组、老教授咨询组这几支不可替代的重要队伍,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如何积极发挥正能量的途径。

另外,来自市教卫机关退休支部、新华街道、长宁区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代表也相继发言,分别畅谈了自己的体会。

(老干部办公室)

筹建东华老年大学的点点滴滴

19993月我正式退休了。暑假中的一天,老校长沈焕明要我参加筹办老年大学的工作,意识到这是贯彻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很高兴地接受了。

1017日校长助理江建明接受市委孟建柱副书记创办老年大学的授牌,1220日邵世煌校长和上海老年大学朱富根副校长为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揭牌。

我们的东华老年大学是利用简陋的条件,开办本校退休教职工的学习班基础上开始的,当时利用退管会约20平方米会议室开办了钢琴班、丝袜花班(后改为丝网花班)、书法班、国画班,借用工会活动场地,开设交谊舞班、国标舞班。要组织集体活动,校内没有合适地方,于是到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退管会求援,得到他们大力支持,完成一次舞会的活动。初期上课,是游击式的,虽很繁琐,但我感到很有乐趣。

为了进一步办好老年大学,校办发了“东华办字[1999]18号”红头文件,专门成立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校务委员会,邵世煌校长兼任主任,金家有、沈焕明任副主任,委员有退管会程莲仙、教务处张家钰、成教学院朱德明、财务处王耀权、保卫处赵正佳、工会李云龙等九人组成。红头文件明确指出“办好分校是全校共同任务,希望各院、部、处、室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为分校的创建和发展尽责尽力。”这样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一路绿灯,获得全校教职工的支持。

我们退管会在接受办学任务后,建立了退管会、党总支、老年大学以及退教协四位一体的工作体制,分工明确,相互帮助,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各项工作做好。

2000年暑假,校部将中山西路门南侧的老纺织厂房改造一新后,作为老年大学校舍,有教室、活动场地近2000平方米,成为当时上海高校系统唯一有独立校舍的老年大学。

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巩固扩大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在一次交流会上,与会者征求是否有钢琴教师愿意来参加我校的教学。会议休息时,当时在上海老年大学任教的孙小春老师主动找我表示自己意愿。她是一位好老师,很快请来上钢琴课,后又开设了电子琴课,填补了我校教师不足。

纺织学院邱佩芬老师,利用星期六、日,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开设“手工编结”课,深受参加者欢迎,我很想她能来上“手工编结”课,但又怕我们满足不了教师的报酬,心里很矛盾。不管怎样,我到她办公室,说明了来意,请她支持来校任教,她竟然一口答应,且不讲条件,当时,我心里十分感激。来校上课后,深受学员欢迎。

每学期制订招生简章时,总想到应增加点新的老年人欢迎的课程。上海女同志很喜欢唱越剧、沪剧的,但缺上课老师。有个学员向我介绍,在新华路街道某社区请了一位名叫许秀珍老师在教唱越剧,于是我去这社区学习班,听了一堂课,的确教得很好。我向她说明来意,请她上课,而她给我几张票去看她编导的由学员演出的越剧戏,并提出她所用布景存放有困难。我们看了表演后,觉得有水平,就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布景的临时存放问题,把这位越剧老师请到我们分校开课,深受欢迎,报名人数满满一个大教室。

为了增强学员的作品交流,开始专门为吴静芳老师开设的丝网花作品进行展览,并帮助她们解决具体困难。作品展览后,深受校内外老人的欢迎。新学期招生时迎来了上海各区老人来报名,有家住杨浦的、有住浦东新区的,最远的住奉贤区的前来报名,一时我们东华大学吴静芳老师闻名上海。

于是书法作品展示、花鸟画作品展示、“数码摄影与处理”课作品展示,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后来我们意识到,作品展示不但是学员学习成果的交流,更是学员“老有所为”表现。校部决定,对一些能唱能跳的班级,在暑假放假前组织一次汇报演出,深得大家欢迎。

今年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感谢组织对我关怀教育,众口铄金,不断成长。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适应新时代步伐,坚定地跟党走,做一个中国共产党好党员。

(原退管会 梁兴中)

变独乐乐为同乐乐

1998年我离开了长期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岗位,步入退休生活,在这人生的转折关头,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既有对难忘过去的深深眷恋,又有对新生活的良好憧憬。

退休意味着以往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应对。可以做一些在职期间想做而无法实现的期盼,弥补人生的缺憾;也可以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陶冶自身情操,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报效社会。

我出生在民间艺术家“阿炳”的家乡,从小耳濡目染爱好二胡,虽然无师自通,水平不高,但也粗通音律,能演奏一般曲子。在职期间,一无时间,二无条件。退休后,老伴为我去城隍庙买了把新二胡。此从,二胡的琴声伴随着我的晚年生活,点缀着我的后半辈子人生。自娱自乐之余,内心泛起一阵阵冲动:如何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共享“乐(音乐)中之乐”,将独乐乐转化为大家乐。

首先,创办“开心组合”,搭建歌咏平台。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的启示下,2003年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退休教职工搭建了一个歌咏平台,取名为“开心组合”。作为发起人和负责人,我与大家共同确定了活动宗旨和规划,负责筹划、组织和伴奏,十多年如一日,即使在双亲病重需要回乡照顾,也尽力做到不影响活动。不巧遭遇车祸后,在病床上还考虑如何安排好团队活动,病情有所好转,立即柱着拐杖参加活动。唱歌需要歌谱,我陆续编印了6本,内容涉及红色歌曲、各地民歌、影视金曲、各种戏曲、30年代老歌以及广为流传的外国歌曲。以新编第6本为例,我收集和翻阅了十多本歌曲集,历时5年,哼唱了近千首曲子,有的还要试演奏,初选300多首,再与相关同志最后确定170首入选。为了丰富社团活动,我倡议每年开展12次上海或周边地区的旅游活动,我们泛舟于闵行体育公园,去南翔古漪园品尝小笼,在植物园中与盛开的鲜花一起绽放笑脸,朱家角课植园中的即兴联欢引得众多中外游客驻足鼓掌。我们还去灵山聆听佛音,赴长兴陆游茶场品茗,到诸暨香梅园合抱千年古树,在天目山大树王国中吸氧,我们足迹所至,都留下了欢快的歌声和琴音。至今,我们的队伍已从初创时的67人,发展到50多人,最年长的有90多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心”群体。

第二,“乐(音乐)中之乐”,乐此不疲。为了让更多的同志“乐中取乐”,从2002年起,我先是组建成立“二胡组”,除了帮助老年大学二胡班的学员学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外,还选编教材,讲解二胡知识,传授演奏技巧,直到2012年改组为民乐队。后成立越剧沙龙和沪剧队。由于自己对上述剧种的音乐仅略知皮毛,于是,我反复阅读和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请教伴奏水平高的老师,注意聆听和揣摩专业演员和流派代表人物的唱腔特点,研究与其相应的演奏手法,努力伴奏出富有越剧和沪剧味道的音乐。另外,经我提议,每年岁末年初举办一次上述四个团体自编自导自找乐趣的迎春联欢会,从2006年起已经连续十次.作为策划人和组织者,我与各团队商定演出内容、程序、会场安排、邀请来宾、节目伴奏,并作主题发言。在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下,联欢会自始至终歌声、舞声、乐曲声、欢笑声、鼓掌声不绝于耳,被誉为“我们身边的春晚”。

第三,回报社会,共享成果。为了答谢校退管会和纺大居委会多年以来,对我们团队的大力支持,也为了展示我们的活动成果,显示东华退休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在我的积极倡议和推动下,我们不仅编排节目多次参加学校老年文化节、老年大学教学活动展示及有关支部、块组的年终联欢活动,还在纺大社区,天山路街道及长宁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演出节目,展现风采,获得各方好评。

回顾退休后十多年的社会活动,除了领导的支持、队员的热心参加外,支撑自己坚持下来的有以下三个信念:一是作为党员,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退休生活要学会自得其乐,但最好能与大家同乐,独乐乐毕竟只是小乐,同乐乐才是大乐;三是选准了自己退休生活目标,要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插图见封底) (退休17党支部 凌鹤飞)

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做一名合格党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也是自己入党50周年。50年来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在每个关键时期经受考验和锻炼,使自己在政治上不断提高觉悟走向成熟。回顾50年前,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中共党员,曾担任大队妇女主任,她没有文化不识字,能出色胜任此项工作,十分不容易,我佩服她,那时去公社开会,全靠以惊人的记忆力,把上级的有关精神原本传达下来。白天劳动,晚上还与女同胞谈心,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夫妻之间及邻居之间的矛盾,还有计划生育等方面问题谈得很晚,我看到来者气呼呼,走时蛮高兴的样子,深深打动我,极大影响着我。有一次我对母亲说将来我也要入党,母亲严肃地对我说,你入党很好,但是我告诉你,共产党是先进组织,不是张三李四都能入党的,要有条件的,具备条件才能入党,我说会努力积极争取的。有了理想和目标,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实现,终于我在1965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有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龙一宝)(哥:银龙,弟:飞龙,姐:林宝)。哥是工人,担任车间主任,姐是下放工人,曾担任大队长,弟弟当兵。因此我家是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冲。

我是1970年进华东纺织工学院机织专业学习,毕业留校工作,直至2007年退休,我的人生三分二时间是在东华大学学习工作度过的。说句心里话,我对东华大学是很有感情的。退休后担任十九党支部宣传委员,配合支部书记抓好每次支部组织生活。每次活动前我们支部委员先碰头,再把学校以及总支的工作要点,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向全体党员传达精神。我离学校最近,相对年轻,身体好,联系活动场地、茶水、水果等我乐意去办,我们支部每次活动大家签到,活动内容详细记录。我们支部孙景奎同志老有所为,花了四年时间,编写了“养生保健术”,我们认为内容不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于是我找朋友出资,赞助出版几十本书发给我院退教协、关工委的党员每人上下册一套,受到好评,蛮受欢迎。

退休已八年我感到生活很充足、丰富,老年大学学摄影、学中医,也曾被评为优秀班长。参加邓小平理论小组学习,许多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在学习中始终贯彻讲真话,说错不扣帽子,保留意见,树正能量,本人获益匪浅。时间跑得太快,自己马上奔70岁。我想既然是党的人,要有党员样子,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退休第19党支部 张德龙)

网评天下 传播正能量

我今年八十岁了,入党近六十年,1996年退休。退休后,不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写了些纪念父母与亲友的纪实文章;又应原所在部队领导与战友的委托,参加了部队军战史“铸就辉煌”一书的编审工作,主要是写我部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战斗历程和作战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对空作战与走“强军之路”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0年,儿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我写在校党委发给我的两本记录本上的文章,发到新浪网站上,就此为我开辟了上网开博的“平台”。在与网友、博友的相互交流中,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又写了些学习心得、时事短评与网上评论的随感录,长长短短合计两百多篇,约二十万字。在这四、五年的过程中,儿子在网上为我构筑“平台”,老伴负责打字上网,我担任编稿、校对,全家总动员,真可谓“子承父志”、“夫唱妇随”、密切协作、各司其职。我与老伴开玩笑说:“你是我的秘书长”,老伴不接受我的任用,说:“我是你的打字机”。

在网上我们议论的面很广,中心议题包括六个方面:其一,党的信仰和思想理论、干部队伍的建设;其二,当今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的倾向性问题;其三,如何正确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精神、继承与创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公有与私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的辩证关系;其四,怎样全面、科学、客观地总结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准确、公正地评价、看待领袖人物;其五,铲除腐败的土壤、扭转贫富两极分化的倾向、清除精神污染、实现社会风气好转的举措;其六,对“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针的理解、对国内外一些大事的看法等。在参与这些问题的评论中,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以个人利害得失评天下,只从人民安危祸福论英雄”。

我这样做,既是一种与网友相互学习、交流,彼此影响、促进,也是在履行一个老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与权力。我从十五岁参军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入地方,始终把党的需要作为己任,工作上一直服从组织分配,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做到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如今留下这些文字与念想,以示做人有始有终,也算是我晚年对组织上的一次书面汇报;一生对人民、对党、对国家、对父母、亲友、后代的一个交待吧!欢迎组织上与大家对我的上网博文批评与指正。

(我的新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854185372.

退休14党支部 吴世生)

东华人 材料人

一种体贴和关心。当我退休一段时间后,产生一种感觉,在一次会上,我对与会的学院现任领导说,发觉退休后你们还找我沟通学院学科发展的事等,我感到这是学院没忘记我们,我们仍是材料学院的一员。一个东华人、材料人。

作为一个退休教师、一个党员应该做的是要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添砖加瓦”。材料学院学科的发展事关重要,纤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学科在不断地发展,国家建设在新时期有新的要求,实验室的学科方向必须不断凝练,才能出色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作为学院学科咨询组成员之一,理应积极参与学科方向的讨论。这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时,自己积极投入,联系以前自己所亲身经历的评估过程,对评估主题报告提积极修改建议,提出要突出我们实验室的特色,全面体现所取得成绩;帮助准备好现场考核的各种书面材料及现场介绍;参与和与会专家交谈沟通,尽量让专家们全面了解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多次参加学院教师年终考核,更了解学院教师的工作状况。通过与青年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建议青年教师要坚持下厂,和企业合作,在实践中提高水平,为材料学科发展多作贡献。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培养人才是学校的第一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兄弟院校的老师说,东华材料学院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科研有钻劲。这是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着手所取得的。为此,与实验室青年教师一起进行提高教学实验效果的尝试。首先进行建立熔体纺丝法虚拟实验。

学院扩招后,实验装置添置再多也是不够的。如熔体纺丝大型实验,十几个学生一起做,积极主动的学生在前面动手操作做,其他学生只能在边上观察记录数据。现在和实验室老师一起,编制虚拟实验。今后,可以让每个学生,先在计算机上做虚拟实验,所看到的及所要求的与现场一样,还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纺丝现象。每个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后,再做大型实验,实验教学效果会提高,每个学生也都有机会训练。像这类的教学实验改革,现在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设想以后可以发动更多的退休老师参与。退休老师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可支配的时间。让更多退休教师为教学改革,培养人才发挥余热。

提高学生下厂实践的效果。学院的卓越工程师班教学计划中,有下厂实践的要求。

车间机器声音很响,学生听不清讲解。我们主动承担“智能导游式自助实习系统建设”教改项目。到时每个学生带上耳机,走到哪个车间就能听到相关的讲解,还可以反复听讲。能提高学生下厂实习的效果。这件事,企业也很支持,和企业合作一起搞,能做的更好,工程师的讲解内容契合生产线现场情况,他们也可以用来培训企业新职工。

学院退管分会的工作。退休的教职工,从工作岗位上回到家里,情况各异,家庭、身体各方面都需要多多地关心,我尽量起好了解、沟通、联系作用。

(退休第18党支部 陈彦模)

不忘党员本色 发挥余热为祖国

岁月流逝,转眼已退休20多年了。1990年面临离开我热爱的工作时,心中闪过一丝落寞,但我想退休还可以为党为祖国发挥作用,这样心里也就平静了。上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空调除尘技术大发展大改造的黄金年代,从国外引进多套空调除尘设备,国内机械厂也研制了多种过滤设备,但设备上的过滤介质还靠进口,而且是易耗品。退休前我和外单位科研人员及本校针织教师一起,在针织实验室的配合下,曾生产出针织绒滤料,通过鉴定,也得了奖,转让后为学校创收了多年。几年后该滤料已不适应新设备。退休后我与人造毛皮厂及外单位和我合作过的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试制,生产出能代替进口的长毛型滤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以后的几年中不断改进,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长毛型滤料。我多次参加全国性空调、除尘、节能环保、新产品开发等会议,在“纺织空调除尘”刊物上发表过三篇文章,为纺织厂空气净化、滤料的国产化,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给了自己的回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2014年初,由于精力所限,我主动将工作交给了年青人,谢绝了厂长的挽留,正式离开工作。但我还想为智慧城市、文明社区做力所及的工作,就向居委会人员提出我可以出黑板报,现已出过五期,因出黑板报和写板书还有区别,我只好一面做一面学,真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曾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波折,能坚持下来走到今天,归功于党对我的教导,同志们对我的帮助。退休后所研发的产品能维持这么多年,是和团队团结合作分不开的,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不计名利。

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顶层设计,深得民心,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我步入老年,但对生活、工作充满热爱,愿我们大家永远保持乐观心态,不忘党员本色,享受晚年美好生活。

(退休第11党支部 郜霁霞)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东华大学 退管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合编

退教协、老 干 部 办 公 室 2015925

夯实基础凝心聚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我校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630日,我校在松江校区召开庆祝建党9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会议的主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夯实基础、凝心聚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党委书记朱民、校长蒋昌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以及其他校领导等出席会议,教师、学生党员和民主党派代表等近400人与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殷耀主持。

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对团结进取的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朱民强调,党的建设是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学校党的建设总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立足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瞄准学校发展目标,使党的建设与学校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迎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朱民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以深化综合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尤其要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核心战略,进一步采取措施将人才工作抓实抓好。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牢记责任、勇于担当、凝聚共识、集思广益,调动起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形成改革合力,激发改革活力,通过真抓实干,使学校深化综合改革能落到实处,努力在学校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朱民指出,要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在总结“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十三五”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重点任务,制定出真正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要扎实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要落实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总支(支部)书记的作用,建设一批内涵可拓展、成果可推广的党建品牌项目。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到学校各项事业建设中来。

朱民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文化塑造,为学校改革发展凝聚起正能量。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好学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举措;要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用优良的党风政风来带动教风学风,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师生坚守学术诚信、潜心治学、求真创新,维护良好学术风气。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引领师生坚持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进一步营造“创新、实干、包容、大气”的校园文化。

朱民希望,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不断超越,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殷耀宣布了校党委关于表彰先进的决定,全校有28个基层党组织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37名同志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12名同志获评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与会校党政领导为获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颁奖。(离休党总支的局级退休党支部、退休党总支的一级管理联合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刘征、李恩光、吴美芬、王根娣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黄玉中获评校优秀党务工作者。)4位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员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发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学校党委还举办了各类纪念活动。学校各二级单位也开展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摘自东华新闻网)

退休党总支召开庆祝建党9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71日,退休党总支在延安路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东华大学退管会第一副主任王以刚、党委组织部部长崔运花、退管办主任宋敏、退休党总支书记曹春城、各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以及今天被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退休党总支副书记宋惠艳主持。

曹春城向大家汇报总支工作,并宣读表彰决定。近两年来,总支根据党委要求,结合老同志特点举办了多场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导报告;2014年开展的《中国梦,人人出彩》主题活动得到了各支部党员的欢迎;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组织党员同志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歌展示馆和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每年为入党506070年的老同志举行纪念活动。2014年退休党总支被评为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顾莉琴同志被评为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退休总支一级管理联合支部被评为校先进集体,李恩光、王根娣、吴美芬同志被评为校先进个人。退休总支有31位退休党员被评为总支先进个人。他们中有92岁高龄的老党员,有多年担任教学巡视员工作的同志,有热心组织我校康复俱乐部老人开展活动的同志,有在各项活动中主动关心老同志、默默无闻为大家服务的同志,有自行去照顾养老院老人的志愿者、有为减轻社会和子女的负担照顾好长期生病的老伴的同志,有支持关心社区发展建设、为社区做学习辅导的同志,有坚持信念不动摇、定期发表传播正能量文章的老同志等。

会上,第18支部陈彦模老师、第11支部郜霁霞老师、第17支部凌鹤飞老师、第14支部吴世生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的事迹感人,可都说我们是党员,这些是应该做的,充分体现了对党的深厚感情和无比忠诚,是我们身边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模范。

崔运花部长向获得表彰的老同志表示祝贺,对老同志长期关心支持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展表示感谢。她说,老同志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仰,如李恩光老师的“一辈子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吴美芬老师的坚持信念跟着党站好余生这班岗”,王根娣老师的做党的工作我无怨无悔”。校关工委的讲师团、巡视组、督学组、咨询组、党建组织员在青年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学校赢得荣誉,受到师生敬仰。学校党建处于内涵发展开拓创新期,要夯实基层、提高质量、建立品牌,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最后,崔部长用习总书记的话寄语支部书记“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退休党总支在退管会大厅布展光荣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弘扬先进事迹,推动全社会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获得表彰名单: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退休党总支

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顾莉琴

东华大学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一级管理联合支部

优秀共产党员:李恩光(1支部)王根娣(13支部) 吴美芬(17支部)

退休党总支表彰党员名单:

李恩光 杨宝青 黄元庆 王重生 唐丽娟 刘 鸣 姜俊民 陆耀珍 黄作繁 王树勳 秦世福 施介宽 余肇铭 周开宇 邵 宽 贺善侃 李顺良 高鑫源 丁金荣 郜霁霞 刘长林 聂锡麟 朱培德 吴世生 杨家明 左雅芳 凌鹤飞 陈彦模 阮毛娣 张德龙 吴甘美

(退休党总支)

不同经历、共同理想、精彩人生

——学校为28位老同志举办入党706050周年纪念活动

今年,我校有28位老同志迎来入党706050周年,其中70年党龄的3位,60年党龄的13位,50年党龄的12位。611日,校党委在延安路校区老干部活动室举办纪念活动。校党委书记朱民,党委副书记殷耀、刘淑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仪华,校退管会第一副主任王以刚出席纪念活动。18位老同志及党办、组织部和离、退休党总支有关负责人与会。纪念活动由校党委组织部长崔运花主持。

念活动开始前,朱民等领导逐一来到老同志的座位前与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和慰问,并听取离、退休党总支有关负责人介绍老同志们的基本情况。

朱民代表校党委向入党706050周年的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对老同志长期关心支持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老同志们在职时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了出色成绩,离退休后仍然不断学习和奉献,党性修养和党的意识强,是党和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东华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离不开老同志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朱民强调,当前学校党委在努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党建、抓改革、抓规划,认真做好“十二五”收官工作,积极谋划好“十三五”布局和开篇,统一思想、聚焦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老同志继续对学校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多多建言献策。朱民指出,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一定会继承发扬好尊老的优良传统,共同关心好老同志,让老同志们安享晚年,并衷心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身心愉快、阖家幸福。

会上,张德龙、迟雪琳、蒋静华、伊里、贾衍国、梁兴中6位老党员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表达了“没有党的教育培养就没有自己的美好今天”的共同心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

会后,与会领导与老同志们合影留念。近年来,我校离退休老同志在退管工作、关工委讲师团、教学巡视、老年大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校赢得荣誉,受到师生敬仰。如迟雪琳老师是校教学巡视组的老成员,还长期担任关工委讲师团的工作;梁兴中老师积极创办学校老年大学,深得老同志的称赞,又与其他同志一起倡议成立退休同志癌症康复俱乐部;邵季英老师是上海老年大学的优秀教师,多次带队参加上海和全国时装表演赛,为市老年教育作出了贡献。

(本文题头照片从左到右第一排:张世伦、严幼莼边春兰李瑞新邵季英伊里蒋静华、周菊仙、迟雪琳周长富第二排:陈耀廷陆福兴梁兴中张林康贾衍国张德龙陆宽宝朱全生辛友义第三排:岑洁黄玉中王以刚殷耀、朱民、刘淑慧、崔运花、曹春城宋惠艳

(离休党总支、退休党总支)

学校举行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

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7日,我校在松江校区锦绣会堂举行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校党委书记朱民,校长蒋昌俊,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仪华,副校长宋立群、刘春红、邱高、李永智,校党委常委袁孟红,校长助理卿凤翎出席活动。师生代表、兄弟院校、附属学校及区县教育局代表等千余人参加活动。

朱民在庆祝活动上致辞,代表学校党政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向受表彰的教师表示衷心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朱民指出,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要为潜心育人的东华好老师衷心点赞。他们扎根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管理一线,不仅在业务上捧回了金杯银杯,更加在学生当中留下了良好口碑。对于这样的东华好教师,不仅要为他们点赞,更要以他们为学习榜样和行动标杆,营造“好老师”不断涌现的文化土壤、构建“好老师”好上加好的政策制度。朱民指出,学校正处于“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只要广大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夙愿转变为理解改革、拥护改革、坚持改革的坚定意志与行动,就一定能够推进学校实现快速发展。

庆祝活动上,42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获表彰。

学生志愿者为“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献花副校长邱高为“东华大学2015优秀教学育人奖”获奖老师颁发证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为“东华大学2015易班优秀教学改革奖”获奖老师颁发证书朱民书记、蒋昌俊校长为受表彰教师代表献花送上祝福

本次教师节主题活动还特别将校园原创话剧《钱宝钧》的首场演出带到了现场,表达对老一代东华人的敬意与精神传承的同时,更借此着力弘扬优秀师德师风。演出吸引了千余名师生观看,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师生站在走道上看完了整场演出,更有因场地规模受限而未能进场观看的教师提议,是否能够在校内加演一场。现场师生被钱老的故事与精神深深打动,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摘自东华新闻网)

中国梦——人人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