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会议暨2012-2014年度先进集体与个人表彰大会在我校召开
东华大学退管会再获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集体
留守老人欢聚一堂庆中秋
9月23日下午,我校2015年留守老人迎中秋报告会在延安路校区中心大楼第一会议室温馨举行。东华大学侨联主席朱利民教授、东华大学退管会第一副主任王以刚、退休党总支书记曹春城、统战部副部长戴叶萍及73位侨眷留守的退休教职工出席报告会,会议由本次活动召集人袁浩群老师主持。
朱利民教授对与会老人表示中秋佳节的祝福,并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今年1月21日至22日北京召开的中国侨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中的关于华侨工作的讲话精神。朱教授也将今年7月13日至15日上海召开的第十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概括及会议关于归侨的工作指示向侨眷老人作详细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韓正、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等出席开幕式並会见获得2010—2014年度荣誉称号的上海市侨界先进个人和集体代表。中国侨联副主席、上海市侨联主席沈敏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对上海市第十次侨代会以来的侨联工作进行了总结。会议选出了上海市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并表彰了过去5年中上海市侨界和侨务工作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我校朱利民、史向阳、邱夷平三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朱利民教授作为高校代表进入大会主席团並当选为新一届上海市侨联常务委员会委员。史向阳教授获得2010-2014年度上海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朱利民教授,作为新一届上海市侨联常务委员会委员,十分关注归侨相关的政策方针,在报告会上也发表了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影响日益深远的期许与信心。
退管会第一副主任王以刚在会上表达了对朱利民教授讲话内容的高度称赞,并向留守老人传达了学校的近期重要信息,包括:学校领导班子的交接情况,学校党代会召开的拟定时间,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预实施时间及各个党支部在为党代会召开所做的基础工作情况等。另外,王书记也强调,自己在退休之后被返聘到退管会工作以来,所关注的焦点是东华大学退休教职工的养老模式、老年大学的发展建设问题。作为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的理事长,王书记一直十分关注退休教职工的养老问题,提出“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才是最好的”这一观点。就老年大学的建设问题,王书记悉心听取侨眷老人的心声,提出了“希望继续努力争取使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更大程度地为老人所用”这一备受老人欢迎的想法。
会上,统战部副部长戴叶萍对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文件中与留守老人相关的细则作了详细介绍,并表示统战部随时做好了为留守侨眷及海外华侨提供必要服务与帮助的准备。
退休党总支曹春城就最近与退休老人相关的活动作出详细说明,包括:“为退休老人发放慰问金”、“退休老同志回娘家”等敬老节活动以及退休教职工的新校园一卡通办理须知。曹书记就留守老人的家电使用、出行等安全问题也作出了温馨提示与谆嘱,让老人们随时注意安全,并体验到亲人似的温暖。
退休党总支副书记宋惠艳及于平、肖政老师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精心筹备工作。他们为留守老人一一发放中秋月饼慰问礼,表达学校对留守老人的关心,此次报告会在老人们欢声笑语中温馨结束。 (吴美萍 李园园)
一句广告语听后的感想
上海电台广播的一句广告语听后让我感到沮丧。这句广告大意是说,上世纪80年代摆个摊,90年代买只股票,本世纪00年代开个网店,都能让人赚钱,你却不做,今天赶快去……我是2000年退休的,80年代还在工作,下班后让我在安顺路上摆个小摊可能吗?00年代虽说已经退休,可以去开网店,但是卖什么呢?我除了教书,其他一无所长,难道去卖《机械设计》教科书?
再说买股票这件事。直至今天,我连交易大厅的门槛都没有跨越过,这是因为我认为中国股市这个江河水太深。在股市中,有人赚钱,必有人亏本,即所谓“一人赚,二人平,七人亏”。输掉自己的钱,我感到肉痛,赚了别人的钱,我于心不忍。我的“财商”低,没有理财本领,对股市还是疏而远之为好。
可是,我的一位老同事经常开导我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很对。不过,财怎样理你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拿我来说,恐怕负数会多一些,理由已为上述。有一句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响着: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提醒这句话的人比那些诱导别人不顾一切冲进股市的专家的良心要好多了。看看今日的证券交易大厅里,一头白发,全是老头老太,他们盯着大屏幕,心情随着股票的涨跌而起伏,今天1200只股票涨停板欣喜若狂,明天1200只股票跌停板懊恼万分。而且,有的人进入股市后太投入,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是极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的。这个风险比输钱更大。所以,我很赞同我的那位老同事介绍的所谓“股市80理论”。这个理论可用算式表示如下:
(80—你的年龄)÷100×(你手中可以支配的钱)。根据此式计算所得数字就是你可以投入股市的合适的资金数。其实,这个理论是说,年轻的人可以投入较大比例的钱,年老的人只能投入较小比例的钱,都不能是你的全部的钱。年过80,就可以洗手不干了。这个理论虽有道理,但能真正照做的不多,原因不言自明。若真按算式计算投入而且一直赚钱的话,今天股市中的老头老太手中的钱,不是亿万也是千万级了,多的吓死人。
我这一辈子,与财神爷的关系不亲密,所以“穷”到今天,而且可以肯定,今后也不会发财。当我想明白这个道理,心里坦然不少,依旧过我的草民生活:早,晚各散步一次;中午睡一个午觉;白天看几份报纸;吃早饭时听一会儿广播;晚上睡觉前看一会儿电视。日子虽然过得平平淡淡,却踏踏实实,蛮好的。
(原机械学院 吴祚常)
戈壁,去敦煌路上
无草无木无鸟飞,干燥碎石满视野。远处小山积沙堆,火辣气燥冒大汗。
突发阵风沙满天,近在咫尺人不见。
羌寨之景
(一)
紫烟穿寨树掩楼,
翠林小鸟哥不休,
檐花裹户皆曲雅,
叶漏丽阳珍珠撒,
屋前屋后树挂果,
尔马○人家幸福多。
(二)
碉楼暗堡构成群,
防御外来强入侵,
地下水道连成网,
西点军校作范本,
户户家家通道连,
平时百姓战时兵。
【注】:尔马,羌语,即羌族
(原长宁路校区 黄永志)
煙雨云雾三淸山
2015年9月14-15日旅游江西三淸山,登山后秋雨不仃,雨中观景,别有韵味。留小诗一首, 照片数张(见封3),与友人分享。
烟雨云雾三淸山,异峰奇石淹云海。仙境濛濛时隠现,想睹真容君再來。
(原材料学院 李灵炘)
昆仑玉龙上云台 黄山青城丹霞开 珠峰齐云苍岩翠 三清四面耸五台
六盘七星八达岭 九宫九寨九华栽 井冈九疑龙虎龟 天姥匡庐凌天台
武当武功武夷醉 峨眉梵净空同迴 瓦屋王屋鸡足雷 太华中嵩比泰魁
南衡北恒天目窥 百洞千山黄龙徘 南北雁荡东西樵 太姥洞庭鼎湖杯
会稽普陀盘石鼓 翠华崂茅大茂嵬 闾山长白嵖岈灵 终南紫琅神农来
鹤鸣西山又北山 中华名山扎堆堆
(原理学院 汤毓骏)
两次徒步登泰山的回忆
泰山海拔1545米,顶峰为玉皇顶,又称天柱峰,相对高度1391米。从红门起,泰山拔地而起,在水平方向仅5000米的距离,垂直升高竟达1300米,其间明显的阶梯一是一天门,二是中天门,另一个是南天门,全程近10公里,约有7000级石级可登,一般游客单程约需4~5小时,当地老乡只需2小时,往返一次四小时即可。
我有两次徒步登泰山的经历。第一次在70年代初,因公出差,下午工作完成后在泰山住宿,工作人员告知,现在只有四招尚有床位。我们这批初来乍到,东西南北也搞不清的外地人,只能点头,出门后才知道四招在泰山顶上,我们只能直奔泰山顶上,一路谈古论今,各叙己见,增进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为下一步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从下午2时走到天黑,方到目的地,过天街时已有路灯照明,到四招报到按排食宿。临晨3时许,招待所热闹非凡,大家涌去日观峰看日出奇观。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利用暑假父子二人作一次古文化旅游。乘火车在临晨到周县首看亚圣孟庙孟林孟府,继而到曲阜朝孔庙,孔府,孔林,再到泰安已是当天晚上。原来车站前面乱石滩,已成为热闹非凡的大市场,我们找了一个茶水站,将行李寄存后,就乘车到泰山脚下准备登山观日出,晚九时许,从岱庙到岱宗坊,开始登山,当时满天星斗,风和晴朗,虽是晚上,仍人流不断,又有路灯照明,边走边看,午夜已到步云桥,休息一会直奔南天门,快到南天门时,听到雷声隆隆,赶过南天门,到摩天阁时,已大雨倾盆。山上已是人山人海,连避风躲雨的地也难找。观日出更是梦想,等到天明雨停。游完山上景点后下山,到步云桥时,又风和日丽。后来听老乡讲:7、8两月泰山顶上基本天天如此,要看日出必须避开这二个月。
徒步游泰山一般都是先看岱庙。它位于泰山脚下,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地方。岱庙从秦汉开始修建,经过历代扩建,已成为一座宫殿建筑群。它的主题建筑天贶殿,是全国三大殿之一(另二座是北京古宫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始建于宋代,殿高22.3米,长48.7米,宽19.8米。殿顶黄瓦覆盖,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有一幅壁画《泰山神啓跸回銮》图,它形象生动描绘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景。
从岱庙到岱宗坊是登山的起点。岱宗坊是登山的门户,该处东北有个景色如画的王母池,从王母池到红门宫之间,有几座牌坊,即一天门坊、孔子登临处坊、天阶坊、它们依次排列,异常壮观,号称群坊。从红门拾级而上,便是万仙楼、斗母宫、三宫庙等。向东北拾级而上,可达经石峪,这里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北齐石刻佛教《金刚经》,现在尚有1000多字。从经石峪折回正路,由斗母宫,过柏洞后北上壶天阁、回马岭,便到中天门,也叫二天门,哪里海拔847米,正好是旅程的一半。它在山腰之间,仰观泰山陡立,云梯高悬,南天门遥遥在望,俯观汶河(水库,是一人工湖泊);东南中溪山群峰对峙,西为凤凰岭蜿蜒起伏,令人心旷神怡。从中天门上行,有一段平坦的山路,路西有玉峰,上刻“斩云剑”,据说泰山云雨变幻是此开始。经过造型古朴的步云桥,经古树幽雅的五松亭,走如石如窟的朝阳洞,观赏“五大夫松”(现只有三棵)、“迎客松”等景点,这里双峰对峙,松树成林,乱云飘绕其间,风起松涛,风景独好。从迎客松到南天门,不过1000米,却要攀登石阶1954级,相对高度达400米,几乎是垂直上下,这就是泰山最艰险之处十八盘。三个“十八盘”,称之为“慢十八,紧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十八盘如悬梯直立,令人望而生畏,当地有句俗话:“到了十八盘,游人心里寒。”在最陡的紧十八,我只能十步一歇的攀登。在盘道中间有一座升仙坊,以此为界,南面叫慢十八,北面叫紧十八,人们将此坊看成“人间”与“天堂”的界限,认为过了此坊即可到天堂成仙,我70年代经过此地,曾看到几位小脚老太在此艰难的攀登,使我大为惊奇。今人走过升仙坊,当然不会自以为成仙,而是感到盘道的石磴越上越陡,在接近南天门时,几乎成直角了。若留步稍息,回头俯视上下,仿佛身在云霄,飘飘如仙。
登上南天门,由衷地感到胜利的喜悦,那种绝妙的快感,是一些没登上南天门的人享受不到的。南天门建于元代。山上有“摩天阁 ”,是一座红色的阁楼,高耸蓝天,极为壮观。从摩天阁出来,就到了著名的“天街”,70年代,是一派农村生产队风光。80年代起,街上始有商店、旅店、饭店等商业设施,一应俱全。天街尽头碧霞洞,这组宏大的建筑群,据说建于宋代,祠分前后二院,内有正殿五间,殿瓦、檐铃均为铜铸,殿中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铜像。东西配殿是铁瓦,有明代的铜碑两座,虽经几百年风雨,至今碑身明亮,像碧霞祠这么宏大精致的高山建筑群,全国少见。过碧霞祠,便是唐摩崖。崖高十三米三,宽五米三,上刻唐玄宗亲笔书写的《泰山铭》九百九十六个大字,加上额题四字,共计一千字。过摩崖往上,就到了泰山的极顶,号称玉皇顶。这一带名胜古迹很多,有日观峰、月观峰、拱北石、瞻鲁台、仙人桥、丈人峰、无字碑、“五岳独尊”石刻等等。在极顶上,可赏四大奇观,即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在极顶上建有玉皇庙,东有观日亭,可赏泰山日出,西有望河亭,可遥望黄河,庙中央有块板顶石,这是泰山的最高点。它的侧面是“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处设立祭坛。玉皇庙前有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
从泰山顶下山,回到步云桥休整后到中天门,顺凤凰岭西行,经黄西河谷,便是黑龙潭,它是隐藏在两山一峪之间,上有百丈悬崖,瀑布从崖上倾泻而下,激起水浪翻腾。崖上有座长寿桥,长二十三米,横跨西溪。经水库、大众桥、冯玉祥墓,就到了市区。
两次徒步登泰山的美好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
(原基建后勤处 柏文林)
太仓一日游记
六月二十七日,雨,时而雷声轰鸣,风雨交加,时而雨滴稍停,微风吹拂。雨停停下下,手持雨伞亦可以边走边看。雨中观景,有许多可取之处,首先没有人满为患,少嘈杂之声,幽、静、雅;看到雨滴在湖中掀起一圈圈微澜,形成水波相互交叉,水面在微风下景色涟漪荡漾,也是一道风景,在晴日是看不到的。更何况雨中空气特别清新凉爽,沁人心肺、忘却忧愁,使人身心为之坦荡。
早就听说太仓有园弇山,首选去弇山园一游。弇山园原为明文学家王世贞家园,初称“小袛园”。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嘉靖进士,其父为严嵩所害,曾弃官。后擢,复用,官至刑部尚书。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复古运动文坛领袖。因《庄子》,《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有“弇州”、“弇山”皆仙境。王则又号“弇州山人”,遂把园名改为“弇山园”。弇山园在当时太仓城里号称“东南第一名园”,可见其园精心布局。经改建,园内有南宋“海宁寺”的一片遗迹石础等。进入南门左有古元代“铁釜”,为当时船厂造船煮篾缆所用遗物,右有“通海泉”古井,久旱不竭,人谓通海,故名之。园内有湖、湖中有岛,树丛之中亭、轩、堂、桥点缀其间。阵阵细雨下观赏湖中绿油油一片甸甸荷叶,在雨滴敲打下发出淅淅沥沥悦耳之声、天籁之音。度过小桥,迎面假山,穿过幽幽山洞,进入长廊,又见湖中九曲之桥,倒影水中,一阵阵微风上下树影涌动。其景也是在风雨飘逸中方可欣赏到。边走边看,漫步树木林立绿耸耸的小道不觉又到南门。出得南门,沿公园路至新华西路,东西二边不远处又有太仓引以为傲的二位名人故居。向西不及百步为明复社领袖张溥故居,故居建于明天启年间,现保存三进组合式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筑,还由于张溥在明代历史上重大社会影响,此古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对面为高大的张溥塑像,进入大门左右两厢,前第一进大厅为孝友堂,第二进、第三进为前楼厅,后楼厅二层左右厢房,三进楼层楼楼相通,有“通转走马楼”之称,是明代江南民居特色。三进楼厅陈列张溥生平及复社的事迹。张溥自幼勤奋,二十七岁进贡入太学,三十岁举进士,师从徐光启门下学习西方科技知识。举其一生,最为有影响的是于崇祯初年组织了声振朝野的复社,复社成员全国达千人之多,不乏如黄宗羲、顾炎武等著名大师。复社积极从事文学和社会活动,反响广泛,影响之深,冲破了传统的政治体系,树立了社会权威,加速政党萌芽的衍生。当时其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矛头直指阉党的腐朽势力。“古文观止”中张溥所作的压轴之文,“五人墓碑记”不仅文情曲折,文势跌岩,更为有意义的是以极大的热情赞扬了以“五人”为首的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暴动。此碑文出自一个文人之手在封建社会其政治影响不可估量。不少名人参观后留下褒扬墨迹。
出得大门新华西路向东,就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故居。其间须经过一座大桥,为原古渡口,明李时珍、戚继光曾莅临太仓在此上岸,拜访文坛盟主王世贞,並为“本草纲目”、“止止堂集”求序。太仓城内河道纵横,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大街小巷石桥相连,可见古时太仓的繁华。
座落在新华东路的王锡爵故居与其宗祠相连。其门楼阔五间,门厅左右上下两层,为江浙一带仅有,称“太师第门楼”。王锡爵,字元驭、号荆石,出身名门望族,嘉靖四十一年廷试第二,其子王衡,万历二十九年亦廷试第二,时人誉为“父子榜眼”。王锡爵在任期间,日寇侵朝鲜,王力主对日一战,大胜,斩断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明王朝的野心。王锡爵故居内除介绍王氏在万历朝时的文学及政治影响,还设有太仓历代碑刻。
出故居大门,猛然间发觉竟时已傍晚,得赶紧回家。一日独行,所费不多,领略太仓人文景观收获不少。真可谓:
独行太仓一日间,上下已有数百年。人文景观两不误,雨中幽静添康宁。
(插图见封4) (原理学院 张仁才)
襄阳之游(三)
——古隆中和米公祠
如果说襄阳古城池是襄阳的一张历史名片,那么另一张更耀眼的名片,则非古隆中茣属。那是因为古隆中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是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之所在。古隆中距襄阳市13公里,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古隆中风景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建国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孔雀寨等众多景点。
隆中风景区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风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这样描写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三个红色大字,背阴面刻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后的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两边除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外,还有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导游说,此是游客必留影之处。
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十亩有余的躬耕田。前行不远为小虹桥,刘备二顾茅庐时,在这桥边遇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彥,见老人相貌不凡,误以为是孔明,便滚鞍下马,趋前问候,闹了一场误会,小虹桥却由此名于世。清人的《隆中十咏》写道:“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可见这座小桥很有些不凡的经历。
“武侯祠”是隆中传统十景之一,为隆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隆山的东山梁上,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宇,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祠内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塑像,文臣温文儒雅,武将雄壮威武,正如苏轼诗云:“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武侯祠右侧殿内有一尊诸葛亮妻黄月英塑像,年轻、秀美、端庄,哪里是传说中的“丑女”?导游介绍,黄父说“家有丑女”是自谦之语;名“阿丑”可能为好养活。解释颇妙。我也认为黄为大才女,相貌也不错,人们为突出強调其才,而有意无意地贬低了其貌,讹讹相传,就变成“丑女”了。
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有一个占地约百平方米,高约十米的土堆,这就是明弘治二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导游介绍,襄简王看到这片地风水好,就据为己有,变阳宅为阴宅了。陵墓后山及四周古木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
“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右前方,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所在。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明朝吴绶在题三顾堂的诗中曰:“贤人隐岩穴,帝子再三寻,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三顾堂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胸襟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在三顾堂,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就是奠定三国之势的“隆中对”。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前、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公元234年在宝鸡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的忠臣楷模,中华智慧的化身。
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古隆中神圣灵秀之地,驱车回襄阳城,去游览米公祠。在风景如画的汉江之畔,有一处古朴典雅、宁静秀丽的古建筑群,它就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米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米苏黄蔡”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米芾(音fu) 而修建的祠宇。初建于元代,明末毁于战火,清道光、同治年间重建,历代官绅都因崇拜米芾书画而捐资修建,鼎盛时占地38亩,是一处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宝库。中院内修建了碑廊,展示米芾书法之碑刻,这些碑刻至今仍是米公祠景区主要观赏内容,也是研究米芾书法的重要史料。人们莫不为米芾精美绝伦的书法所叹服,细细品味,留连忘返。米芾书法作品落款“襄陽米芾”中的“襄陽” 二字,如今成了襄阳车站、码头、机场等处的标志性招牌。正如现代书法家柳倩所题:“汩汩襄江流不尽米家山水,堂堂华胄最难忘宋代宗师” 。
结束了一天的旅游,就像饱食了一席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回味无穷。
(原化工生物学院 华载文)
修身养生
入 秋 感 怀
似乎已有了入秋的感觉。今晨气温最高最低只在26~20度左右,还下着淅淅细雨,我身穿背心短裤站在阳台观花浇水,不由感觉还真有点儿冷飕飕的。
其实每年8月6日或7日均为阴历节气“立秋”。但这并非是真正意念中的秋天。“秋老虎”的余威,往往让一时暑气还难以消除。不过再怎么折腾,炎热的酷暑似如秋后的蚂蚱也蹦达不了几天。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的最爱是秋天,也说不上什么理由,只是一种感觉。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分析过:“喜爱秋天的人,内心通常是寂寞的。”此话是否真知灼见,不作研讨。但随着自己慢慢渐老,到也觉得这一说法蛮适合自己的心态。因为一般情况下,我宁可静静地呆在家里看看书、上上网、写写东西、做做家务,不太喜欢外出闲逛游玩。
秋,分之为初秋和深秋。从意境上说,初秋很美,秋高气爽,漫山遍野的树叶有微红、有枯黄、有灰绿,给人有种成熟与浪漫的激情;而深秋凄凉,时断时续阴沉风雨伴随着庭院屋后飘散的枯叶,会令人有种“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多愁善感的味道,但不管从初秋到深秋的意境如何?这是大自然变化的必然规律。
说到秋天,往往引人注目的是树叶的变化。“一叶知秋”的成语就形象比喻:以局部细微迹象,预测到整体的趋势和结果。其实这句成语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又有宋朝唐庚《文录》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既有“一叶知秋”,又有“叶落归根”。后句是出自《景德传灯录》中:“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它意喻: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归宿。至于“归根结蒂”、“归根结底”、“归根究底”那只是同义成语。不过“叶落归根”的成语,到也令我有番“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人离他乡,终回故土。”别有的感憾:是啊,人一生风雨交加的经历,有错过许多良辰美景,往往会临近终点之时,才回首旧事感悟人生,这何尝不是“叶落归根”真切的写照吗?
此时,我情不自禁走出房门又来到了阳台,抬头仰望雨过天晴的天空,思绪的心中喃喃自语:秋,让人沉思,令人自省。但愿,人生往事若能当酒,那回忆便是一场最好的宿醉。
(原镜月公司 史克勤)
三尺讲台度春秋
——献给我的老师
(一)
一支粉笔握在手,
缕缕尘埃染白头。
声嘶力竭不知累,
三尺讲台度春秋。
晨风里,月光下,
心儿跟着学生走。
德智体美传帮带,
教育战线显身手。
(二)
你栽花,我插柳,
江山万里铺锦绣。
人民教师人民爱,
教书育人记心头。
老师好,学生优,
名师之下出高手。
我为祖国育英才,
桃李芬芳乐悠悠。
(原纺织学院 张运良)
清楚自己是老人
(一)清楚自己是老人,人老莫逞当年勇。跑不动了就别跑,蹦不动了就别蹦。
举不动的我不举,扔不动的我不扔。不可逞能爬梯子,不敢自己登椅凳。
绝不亲自搬重物,总之千万别逞能。
(二)名利场上几十年,如今尘埃已落定。牢记自己已退休,没人和我来竞争。
一件事情做好了,骄傲自豪十分钟。这次事情搞砸了,后悔能有什么用?
不如好好想教训,下次没准能成功。输赢成败寻常事,何必看得那样重?
(三)都说养生先养心,养心心态须放松。责己不必太严苛,待人标准可宽松。
别与自己过不去,别与亲人太较真。不与别人动真气,嚷嚷两句就叫停。
心态放松笑容多,为人处事也宽容。宽容的人人缘好,家里外头有笑声。
(四)一次只做一件事,确保精力能集中。人到老年精力差,一心不宜做二用。
边想写博边切菜,切破手指疼不疼?边听电视边打字,写出文句通不通?
(五)精力集中固然好,时间长了也不行。体力劳动要惜力,否则腰酸背也疼。
体育活动要适度,该停下来就得停。打牌下棋是休闲,太投入也费脑筋。
上网更要限时间,切勿久坐身不动!
(六)试看有人写字时、眉头紧皱牙关紧。此时让他测血压,肯定您会不放心。
做事认真固然好,不必全身都绷紧。伸个懒腰深呼吸,该暂停时就暂停。
(七)久坐不动很不好,有个建议颇有效:水杯手机电话机,放在远处比较好。
需要用时站起身,走两步才能够到。离开沙发动一动,被迫休息也挺好。
(八)没道理的话少说,没来由的话少听。没把握的事少做,没必要的气少生。
没医嘱的药别吃,没真话的人别信。没诚信的人别交,没交情的人别贫!
(外语学院 秦世福推荐)
鸡仔饼
鸡仔饼是很有特色的广东点心,甜中带咸,甘香可口,外脆内软,由于外形像雏鸡,因此得名。这也是一款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点心。一天,我在一家食品店看到一人买十斤鸡仔饼,得知是为邻居朋友代购的。我猜想味道一定不错,好奇心驱使我买些品尝。果然,感觉此店鸡仔饼味道正宗,以后我就成了这儿的常客。我们办公室有一位原籍是广东的老师,一次聊天,说现在的鸡仔饼已经没有儿时的味道。于是,我就买些带给她品尝。不约而同,当时另外两位老师也带来两家知名广式食品店的鸡仔饼。我们办公室十多位老师采用“盲审”,测评结果,无论是味道是否正宗,还是性价比,我买的那家店的鸡仔饼都评为第一。当我得知家政系特色点心班要教学员制作鸡仔饼时,我又买了一些给老师品尝,并可用作教学参考。老师将自己制作的和我带去的鸡仔饼发给学员品尝。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学员们品尝后,说出了两款鸡仔饼各自特点,但总体评价,还是自己老师的更胜一筹。
其实不足为奇,我们的陈黎老师是从事特色点心制作和教学20多年的技师,是国际烹饪大赛的铜奖获得者,她的高超技艺岂能是一般商店点心师媲美超越的呢?
上海老年大学有一批像陈黎老师一样深受学员喜爱的教师,他们热爱老年教育,为人师表,专业水平高。学校为他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献身教育的平台,他们努力工作、教书育人,为上海老年大学金字招牌增光添彩。(原工会 顾大俊)
去美探亲 平安回家
今夏去美探亲,谷德仁老师帮我们看门浇水养花,黄莉莉老师帮我给38号1-10楼老师分发东华大学校报,仲雷兰老师帮我开信箱,收集文件及报刊杂志,单单报纸就重10公斤。回到家时,正巧遇上谷德仁老师的儿子,他帮我把两只行李箱拎到家门口。这些帮助让我感激不尽,确保了我家安全,让我真正体会到出外靠朋友含义。
9月2日晚在美看中央电视台直播“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电视,习近平主席的三个必胜:“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太有力了,我们深感自豪,中国日益强大!美国有一本杂志发表文章:中国的崛起,充分反映了我们中国在美国人民心中的份量。
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次我们在美国买东西,都能用中国银行银联卡,中国银行会自动折算成人民币。刷卡购买很方便,我从上海银行换成的美元现钞,只用了少许,余下的仍带回来了,所以以后大家去美国,不用换多少美元现钞,只要带上有VISA或master等标记的信用卡就很方便。在美国入境时,美国海关对随身携带现金控制很严,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最多只能带一万美元现钞,我这次过关时就被严查了一下。若被查到违规,除了要填复杂的申报表外,各种奇怪的用英文的质问就会使每个入美旅游、探亲的人感到很头痛,心情很痛苦。 (原材料学院 黄永秋)
老年人秋冬养生做好五防工作
一夜寒风起。秋冬季节对老年人来说非常特殊,由于风大、干燥、气温低等季节特点,老年人要做的防护工作远不止一两件保暖衣物那么简单。
防风。凉风侵袭可使督脉和肾阳受损。督脉循环于人体后背正中线位置,为“阳脉之海”,凉风侵袭到后背,会导致阳气虚衰,到了冬天就会尤其怕冷。此外,脊椎两旁的后腰为肾脏所在。肾喜温恶寒,后腰两侧受风邪凉气的袭扰,也会损耗肾阳之气,不利健康。因此在深秋季节不宜再开窗睡觉,睡前可以无将双手搓热,揉搓腰部,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此外,户外运动时应穿防风外衣,衣服长度要盖过腰部以下。
防燥。秋末气候偏于干燥,易伤损肺阴,从而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因此要注意“养阴防燥”。增加卧室湿度,如使用加湿器、卧室晾湿毛巾等;常饮蜂蜜茶,能滋阴润燥;早餐多喝粥,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如萝卜、绿叶疏菜、芋头、南瓜、梨、荸荠等。
防摔。秋冬是老年慢性病心脏血管疾病,骨性关节病等疾病易发季节,老人会因头晕目眩、或者关节不能负重而摔伤。另外秋冬衣服穿得较多,影响四肢灵活性,所以尤其要注意防摔。血压不稳的老人,起身动作要放慢,站稳了再走动;服用降糖药物的老年人,一定要保证饮食,以防止血糖过低而增加摔跌风险;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运动鞋;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来回摆动以保持平衡。
防抑郁。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中,脑内5-羟色胺系统功能在秋冬季节最弱,当日照时间减少,脑内5-羟色胺缺少时,一些老人人就会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症状。因此,建议老年人在秋冬季节不宜久宅室内,多散步或逛街,每天一定要出去晒晒太阳;多吃些鱼类、蛋类、绿色疏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食物,对于增加活力、调节情绪、减轻抑郁大有益处。
防肤损。秋冬空气干燥、温度降低,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会降低,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口角或皮肤皲裂等现象。老年朋友这段时期应尽量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有过敏史者更应重视;洗浴不宜过多使用沐浴露,尽可能用温度为40℃左右的水洗澡。
(原长宁路校区 郑宗琪推荐)
沉痛悼念徐捷老师
东华大学享局级离休干部、原外语学院副教授徐捷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15年 10 月12日12时04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徐捷同志(曾用名赵宗勤、赵辰琦)1925年4月生于天津。1948年1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49年8月进入华东革命大学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华东革大华东新闻学院、华东革大上海俄文学校学习。1951年2月,他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廿兵团、67军政治部翻译。1953年6月,他在朝鲜开城停战谈判中担任朝中代表团秘书、翻译。1954年8月,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基础部外语组担任教师。1985年11月光荣离休。
徐捷同志一生工作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从教三十多年来,为人师表,乐于助人、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先后担任俄语、英语、教师英语进修班、研究生英语等教学工作。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学认真负责,抢挑重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讲课灵活,教学艺术感突出,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师生一致好评。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精通英语、俄语,自学德语、法语等多种语言,他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整理出多种教学资料,自编《基本英语语法教材》、《科技英语常用词学》、《科技英语常用习语1500条》、《科技英语最低限度词汇》等教材。
徐捷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追求进步的一生,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光明磊落的一生。他关心社会、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敬业爱岗;做事认真、教学严谨;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他一生俭朴正直留典范,一世辛勤甘为园丁传佳风,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捷同志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国家现代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发展,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他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干部的高尚品质。
徐捷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老干部办公室)
秋日怀旧
重阳节前徐捷先生辞世。噩耗传来,外语学院故旧无不感到惋惜。徐先生乃外语教学名宿,对外语学院的创建,可谓功莫大焉!今长歌一阕以誌哀思。
盛世春潮方汹涌,东华旧人已凋零。君生十年我始生,吊君忆君诉生平。
召教钟鸣鼎食家,少年游侠走天涯。生当倭贼侵华日,热血男儿报国时。
投笔从戎成大义,盟军译使长胡知。四九神洲换新妆,祖国人民得解放。
乃声琅琅在复旦,未料狼烟燃邻邦。一声祖国需要我,直奔朝鲜上战场。
飞机大炮何足惧,板门店中日月长。出生入死寻常事,胜利归来脱戎装。
脱下戎装执教鞭,豪气仍旧冲云霄。谈天说地君能事,解难释疑更无前。
园耕成名三十载,敬业非缘福梁谋。开放大潮连天涌,君亦不甘落人后。
从商便是推盘手,牛刀小试有成就。人生苦乐百手身,成败得失不须论。
借问习性何相似,恐是三生泪精魂。今日长歌送君走,杜宇声声不思闻。
捷兮捷兮胡不归,瑜兮亮兮难再生。 (原外语学院 何国康)
深切悼念范宝江教授
范宝江教授因病治疗无效,2015年9月27日18时4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范宝江教授1915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机械系教授。他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工染织科,1937年毕业于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航空机械系。抗战时期,他抱一腔爱国热情,投身到大后方的工厂一线中去,先后在中央电工厂、中华铁工厂、中国农机公司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技训班主任导师、工务总管、总工程师等职。抗战胜利后,他开始到高等学府任教,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于原上海中华职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职副教授;1952年8月至1953年8月于原上海华东交通专科学校任职教授,兼工厂主任。1953年9月成为华纺机械系的第一批教师,一直工作到1986年8月光荣退休。
范宝江教授的一生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他向往光明,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毕生致力于国家的机械工业和教育事业。他早年在仿制引进机床、设计制造特种加工设备、特种军品生产成套设备方面,均获较大成功。在校的长期教学科研工作中,致力于机械加工自动生产线、农业机械、轻纺机械等开发、研制及审定,成绩卓著。曾先后编写和审稿有关农机、纺织机械、特种加工设备等方面的论著数十篇,为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86年退休,又全心投入到校内外的服务工作中去。他是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常务理事,担任机电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江浙沪以及湖北、广西等乡镇企业的遇到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实践问题,都慕名前来请教,他都热情相助。他是校退教协的发起人和创建者之一,在担任一至五届退教协理事长期间,为丰富老同志的文化生活而四处奔走。他在任期内定下的许多办事制度和指导思想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比如“理事”要理事,办事要民主;组织教师学习新知识,不脱离时代等。1995年荣获市高校系统老有所为精英奖。他还担任过校民盟委员、副主委等职,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言献策,为发展学校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积极的贡献。他因此两次获得民盟上海市委授予的“盟务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范宝江教授一生为人正直坦诚、谦虚谨慎、生活节俭、作风质朴、关心同志、与人为善、对子女悉心培养、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范宝江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长者。他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那种为人坦诚、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告慰范宝江教授。(机械学院)
悼念高章博教授
2015年8月25日,一颗平凡而坦荡的心停止了跳动,这就是我校管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高章博教授。
高章博教授生于1926年1月18日江苏省常熟县沙洲区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他从小天资聪明伶俐,深受他父亲的知识救国的道理。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靠自己的努力和父亲辅导,从断断续续的小学一直读到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专科毕业。此后又经多次高校和出国进修,最后成为我校管理学院的奠基人。
管理学院成立后,他担任管理工程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家教委管理工程专业教材编委、纺织部管理工程专业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纺织工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企业管理协会理事,对管理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学方面,他先后为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了《纺织工业技术经济分析》、《工程经济》、《COBO语言程序》、《纺织企业管理》、《劳动管理》等课程。他备课认真、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
他主编并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有《技术经济分析》、《生产管理学》、参加编写并公开出版的有《纺织企业经营管理学》、《纺织企业现代化管理》、《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等,受到同行的好评。
他在科研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开发表的论文有《老厂改造的方向》、《中国现代化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经济责任制》等,对提高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他能熟练地翻译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文献,公开出版的有《工程经济》、《工业工程》,和审校了《COBOL语言手册》。
他在工作上以党性的高标准严要求来鞭策自己,做事精益求精,处处为其他老师着想,关心自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跟同学聊天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老师来协调的事,做学生的知心人。
他退休后时时关心学校、学院的事,为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关心学院的退休老师。在他身体不适的最后时刻,还想着能为社会贡献什么。临终前,高老师立下了遗嘱:逝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不举行追悼会,遗体捐献医学院。这就是一位老教授坦荡的心。 (管理学院)
思念班主任高章博先生
高先生是我们五四届棉织班的班主任,我们是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第一届全国统一招生的学生,录取后由文汇报等张榜于天下,我们感到荣幸和自豪。
入学进校后,学校正在建设中,一路泥泞。先住在大教室内,仅1~2幢教学大楼和10幢宿舍,与理想中上海的大学差距较大。更想不到的是我们本科新生入学进行“学习”,动员转为二年制的专修科,当年我们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抱负,为国为己都希望多学点知识,但大家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需要,愉快地填写了:服从组织分配。棉织专修班有一百多人,这大班的班主任就是高章博先生,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可想高先生要多大的付出。我们班有不少是调干生(从全国各地调入的优秀干部),年龄大、基础差,而功课繁重,四年的总学时压缩至二年,周学时为36小时,但经教师们精心教学、辅导、同学间互帮互学,坚持努力争当“三好”学生。不少同学还在首届华纺运动会上获得奖牌,女生组还获得冠军。大家都如期完成学业,这一切离不开高先生的尽心尽责。
两年匆匆而过,毕业分配也是考验。每人填三个志向,答案几乎都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大家的誓言。但实际上个个都有“难念的经”,只是各人克服自我困难,一切为了祖国的纺织事业。我们一百多人分配至全国十五个省市的几十个城市,足迹遍布全国半壁山河。有的小地名,地图都找不到;最远的到云南,转辗1~2个月才到达。上海本地仅留20%左右,大家还互相谦让,这也是班主任高先生两年来对我们谆谆教诲取得的最好的考试成绩:服从祖国统一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我们到了工作岗位,仍受到高先生的关照,他一一记得我们的名字、工作情况,我们一班同学退休后的多次聚会,高先生都能和我们在一起。他和蔼可亲、尽心尽责,对我们的教育终生难忘,他是我们永远的好班主任。
教卫系统举办老同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
上海市教卫系统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9月24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大礼堂)举办了离退休老同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整台节目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凝练紧凑、水准颇高。我校选送的节目是霜叶红艺术团刘馥山的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伴舞的舞蹈演员选自苗田荣老师任教的民舞班学员。整个节目由苗老师精心编导排练,演出获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校退管会领导王以刚、宋敏、曹春城、宋惠艳率队观看了历时两小时的演出。
(退管会 姚蓝)
丹心昭日月 忠烈贯千秋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首抗战八年,革命者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帝国主义的残暴折磨中,他们经受了种种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
下文为原我校离休干部周欣老师在抗战时期亲眼所见的场景,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去回忆,去铭记……
记得1943年春,一个灰蒙蒙风凄凄的天气,伪军几十人突然从据点内冲了出来,个个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凶神恶煞。敌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立即在沿途戒严,把老百姓赶在路旁,禁止走动。此时我亦在赶集的人群中,心中暗暗吃惊。莫非敌人又要搜查抓人?在这进退两难之际,表面却十分冷静,心里盘算着准备应付敌人盘问。大约数分钟,十余名日军,领头的扛着膏药旗,押解着三名反绑双手,头上和身上血迹斑斑、步履艰难、昂首走来的青年,敌人推搡着他们向不远处低洼地走去……这时群众中有人轻语:“好样的”“好个年青英俊的八路呀!”一名歪戴帽黄脸伪军可能听到群众的话,自言自语地说:“皇军一夜严刑拷问,闭口不语,只有这样了……”刑场传来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的口号声,震撼了刑场,震撼了周边群众。敌人被突如其来的呼声吓坏了,迅即铁棒、刺刀齐下,三位同志倒在血泊中。他们为革命、为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岁月流逝,70年过去了,往事仍如昨。每当想起那腥风血雨、艰难困苦的年代,想起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们,想起许多并肩作战烈士们栩栩如生的形象,我就心潮激荡、夜难安寝……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千百万革命烈士用宝贵的生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用殷红的鲜血染织了艳丽的五星红旗,迎来了山花烂漫的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都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圆梦中华。
(离休干部 杨洪珍)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党员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是不能忘却的纪念。今年5月27日也是上海解放66周年的纪念日。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31年我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宋季港河季庙的南宅上,属新四军的游击区,即白天由日伪统治,晚上则是新四军的天下了!新四军为了老百姓勇敢杀敌,不怕牺牲。
家有父母、两个哥哥、姐姐、嫂嫂和我共七人,约有五亩薄田。我外公家在三和镇以北,待我稍懂事时,每年春节后母亲常带我去外公家。因为外婆早逝,我未见到过,所以去外公家,既是对外公精神上的一种慰藉;对我家而言,也是春荒三月逃荒的需要。年后母亲带着我,由父亲推着独轮车再带上一些米,送到小舅家后,我和母亲留在外公家要住上一段时间,而父亲则推着一车玉米和山芋回家。从数量上讲,显然玉米和山芋较多,这是穷人家之间相互帮助的方法。外公生育了六个儿子,女的只有我母亲一人。
我小时候读了四年书,可谓多了,因为两个哥哥都只读了一、两年书。学校在我家东面、相隔五个宅子,叫利民小学,教师姓袁,思想进步,所以我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例如每天第一节课开始前由老师领诵总理遗嘱:即余致力国民革命……团结世界上一切待我以平等的民族,共同奋斗,是所至嘱,可以说至今我还可背得滚瓜烂熟。
宋季港本来是可以通航的,日本鬼子在港口设有岗楼,离我家有约四公里。并以清乡为名沿长江边浅水区筑有竹篱笆、以防止新四军的船只自由出入。但这么一点玩意儿,哪里阻止得了勇敢的新四军!一个晚上几个手榴弹的爆炸声,第二天岗楼内已一片寂静,标志性的日本膏药旗再也飘不起来了!又如在港口至史家镇的公路旁有一幢很显眼的二层白色楼房,其主人是伪乡长熊如椿,在一个晚上,枪也未开过,被新四军“请至”解放区去了。过几天家属接到通知:告诉家属他当了汉奸,处死在解放区某处桥下。大家都懂的,他已吃了“大汤馄饨”。什么叫大汤馄饨呢?实际上是在罪犯身上绑上石头后沉入河内。这样可使本来有可能做日本走狗的人不敢做了,可以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
解放前我能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得益于解放前我的家乡在新四军游击区,也得益于我的先生。何以如此说呢?因为他是同业公会的理事长,也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我的先生施宗德解放前为市参议员,亦是共产党的统战对象,对施做统战工作的是当时区政府里的一名官员,叫屠基远。解放前他常来看望施,解放后还向施告别了一下。屠于解放后为首任市民政局长。施在解放后经政审,所谓政审即先逮捕没有多少天即释放,并于其居住地嵩山区安排当了区人大代表。施是同业公会的理事长,且公会办公地就选在浦东大厦七楼。该层另一个单位就是以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名义办的中华业余图书馆,环境非常幽静。施虽然是国民党员,但当时卢湾区国民党负责人唐某来看望他,他只是应付一下,待唐刚跑后,他马上骂他是党棍子。公会办公地选在浦东大厦后,我就有机会往哪里跑了,为施办些事,另与公会中两个办事人员亦很熟悉,我也喜欢读书,于是到图书馆去借书亦很方便,窗口上工作人员也就向我推荐一些进步的书给我看。
在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后,一位穿着当时知识分子流行穿的士林布长衫、戴着度数较高眼镜的人来看我,他叫方学宜。我们就在马路边谈了起来,谈得很投机。这样就算我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职协”,任务是护厂护校,迎接解放。不久,又召开了一次由傅惠霖主持的秘密会议。会上傅惠霖讲话很明显,例如天快亮了!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次会议后,傅开了图书馆的边门,给我讲了形势的发展,要我做好思想准备。
五月二十三日,已听到西边进入上海的解放军的枪声了!当晚只有我和另一个同事住在店内,为安全起见,我们睡在地板上。待第二天起来,从南面窗口往下看,已看到解放军了!周围站着一些老百姓,一点没有害怕的样子。我到楼下从门缝往外看,则是一片寂静。于是往对面两个单位打电话。后来打通了,但回答说下面马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他们亦讲不清。但要我绕到浦东大厦的后门上去。于是我积极的准备了。轻手轻脚的开启门后,先沿着壁脚往东走,走了七间门面,就是与巨鹿路交汇处,那里已经没有了紧张的气氛了。于是再往东走,走到重庆路再往北走,走到一个菜场的末端往西,就到了浦东大厦的后门。上去时已12点过了。里面已坐了十余人,虽然有些静悄悄的样子,但大家都心潮澎湃,解放了!接着由傅惠霖同志宣布分组名单和分发袖章,袖章是白底红字。中间是“人民保安队”五个大字,上面是上海各界人民……。我所在小组任务是与浦东大厦西南角立柱后面的解放军岗哨联系,于是兴冲冲的由弄堂内从北向南走去,岗位上的解放军拼命的用手示意要我们往后退,我们不解其意正在犹豫之间,一梭机轮子弹打了过来,就落在我们脚边,幸未击中!此时看到三角形地带有一辆国民党的装甲车。接着看到装甲车里爬出一个国民党的兵,他一只手里扬着手枪,一只手丢掉一只平顶的帽子,很有可能还是一个军官呢!下车后向巨鹿路口奔去,那里停着一辆三轮车。他跳上三轮车后用枪逼着三轮车工人向东蹭去。原来与他对峙着的解放军也未采取什么行动。接着上面命令十名队员,乘坐派来的一辆中型吉普车去愚园路上一座洋房内去接收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枪支;但在我们之前已有别的单位接收去了。回来稍事休息,上级命令我们与原先的岗位取得联系。原先的那个岗位上解放军因装甲车拖走后已移至浦东大厦东隔壁的光华大戏院门前台阶上。这时围观的群众亦多了,对我们几个亦很感兴趣问这问那,我们亦大大方方的回答大家:我们的任务是护厂护校,迎接解放。从神情看,似乎对我们这批人民保安队员,亦刮目相看!
待到十二点,在这特殊时期,马路上行人特别稀少,上级根据具体情况,我们人民保安队和解放军岗哨的任务圆满结束。 (离休干部 黄铁民)
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历史上有很多未解之谜。如北洋水师为何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就值得认真研究。事情是否如传说的那样:是慈禧太后和清政府挪用了海军军费,致使邓世昌的炮弹打不响,就被日本军舰击沉,就全军覆没,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可《军人生来为战胜》一文的作者金一南却发出了质问的声音,要用事实说话。单从1861年筹建北洋水师起到1888年建成具有22艘大小舰艇的庞大水师,在这27年间,共投入资金为1亿两白银,年平均投入300万两。而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994年26年间共投入海军建设经费为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每年折合白银230万两,可见日本政府的总投入只是清政府的60%。再从硬件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数量比是6∶1,中国遥遥领先,而且我们的“定远”和“镇远”号两艘铁甲舰是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设计而成,各装备12英寸大炮4门,装甲厚度达14寸,堪称亚洲当时最令人生畏的铁甲堡式军舰,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就火炮而言,无论大口径、小口径,北洋水师均占优势,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北洋水师与日联合舰人的比例是26∶11,中国遥遥领先;小口径火炮的比例是92∶50.只有中口径火炮是141∶209,日本稍领先。从平均航速比较,日舰每小时比我们快1.44节,他们优势稍大一点。总体而言,应该是我们优势大一些。李鸿章在1891年首次检阅北洋舰队时踌躇满志地说:“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清政府正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才毅然对日宣战的。然而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庞大的北洋水师竟会在1894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而日本联合舰队却一艘未沉,原因何在呢?学者了解到如下历史事实:随着当时满族中央政权的衰弱,汉族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政府没落的专制体制所产生的腐败政治,严重地影响到军队中,形成追逐个人利益泛滥,久而久之,北洋水师就成了李鸿章的个人资本。而朝臣们为要削弱李鸿章的权利,不惜削弱北洋水师,从1888年建成后,军费投资就大量削减,大臣们只顾政治角逐,而不顾海军发展。与此同时,北洋水师的军风军纪受到各种坏习气严重毒化,《北洋海军章程》不能严格贯彻执行,提督丁汝昌公开在刘公岛上建铺屋,出租给各将领居住,造成夜间住岸者,一船有半。在北洋封冻期间,许多军官淫赌于上海、香港……甚至在甲午海战后期,“来远”、“威远”两舰被日军鱼雷夜袭击沉的那夜,“来远”号管带邱宝仁、“威远”号管带林颖启尚登岸逐妓未归。这种官员带头滛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严明纪律的表面掩盖着一盘散沙,全然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高级统帅的李鸿章,对这些违规违纪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问不管,直到对日宣战的前一天,他才急电总兵丁汝昌:“官兵夜晚住船,不准回家”。试问,这样松散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再说,临战迎敌时,丁汝昌命令各舰分段纵列摆成犄角鱼贯大阵,而实际各舰自行其事,变成“单行飞雁阵形”,结果日舰见机绕至背后,造成我方之舰各自为战,毫无合力可言,失掉统一指挥,未到有效射程就慌乱开炮,震塌自家舰桥上的飞桥,造成“定远”号上的总指挥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受重伤。在失掉总指挥时,刘步蟾、林泰曾二位总兵竟然无一人挻身而出指挥作战,更有败类见势不妙,临阵遁逃。无奈丁汝昌令诸将沉船,诸将不从,又令突围,诸将不应,出现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入舱仰药死……随即“镇远”、“济远”、“平远”等10艘舰船被日军俘获。至此,北洋海师全军覆灭。
以上事实可以清楚看出: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腐败和军队纪律的松散是覆灭的主因。“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表是些小耳孔,岂知腹已半腐。”古代军事家云:“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弓不素习而欲战者,未有不败者。”我联想到现在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如果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惩治腐败,及时处置军中为数不少的贪腐分子,并狠抓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牢牢扭住听党指挥,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否则也是很危险的了……。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历史,就是要深刻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使其不再重犯历史性错误。
(
老有所乐
晚晴文社周文甲)
十大关键词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闭幕,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会议公报勾勒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1——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2——经济速度 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期间还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仍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
关键词3——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关键词4——协调发展 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关键词5——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6——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关键词7——共享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关键词8——二孩政策 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关键词9——加强党建 全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
关键词10——反腐斗争 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本刊编辑室摘编)
离休党总支深入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5日,离休党总支组织离休干部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并为每位老干部发放相关学习资料。
会上,离休党总支书记黄玉中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目标要求、奋斗目标、六大原则、五大理念、十大亮点带领老干部们集中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他谈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把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学习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真正体现老干部工作部门要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老干部们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言,对“贫困县摘帽”、“最严环保制度”、“普及高中教育”、“全民参保”、“健康中国”等十分亲民接地气的民生问题大力点赞。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深受鼓舞,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党的事业必将更加辉煌灿烂。(老干部办公室)
祝“习马”会
两岸同根心连心,炎黄子孙阖家亲。六十六载泯恩仇,乐见历史里程碑。
双手紧握利如金,世界各国共见证。协力同心中华兴,喜愿人民享太平。
(离休干部 徐霆猷)
七律 赞习马会(外一首)
海峡烟云一旦休,中华儿女消离愁。汪辜握手开先例,习马商谈写春秋。
同种同文兄弟在,担当大义泯恩仇。和平统一相期待,民族复兴共金瓯。
赞老教师
叠嶂峰峦烟水濛,晓升云雾晚来风。若非四季知时雨,哪有群山万木葱。
人近桑榆耳方顺,枫经霜露叶正红。莘莘学子成才路,全仗春风化雨功。
(原退管会 张道生)
离休党总支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辅导报告
根据东华大学“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部署,10月9日,离休党总支书记黄玉中为离休干部作“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辅导报告。
黄玉中结合对落实“三严三实”的思考,从“三严三实”的内涵和意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如何理解“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等方面为离休干部详细解读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相关内涵和具体要求。
黄玉中谈到,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使领导干部队伍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重要保障。“三严三实”要求,切中了作风之弊的要害,抓住了改进作风的关键。践行“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终生必修课,是更好地履行共产党人崇高职责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强调的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他谈到:严以修身,严在理想信念。严以用权,严在规范规矩。严以律己,严在慎欲慎行。谋事要实,实在思想路线。创业要实,实在干事作风。做人要实,实在道德品行。
最后,黄玉中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按“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做人。特别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 提高道德修养。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按“三严三实”的要求修身做人,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三严三实”的好党员、“三严三实”的好干部。二要按“三严三实”要求用权律己。始终坚持为民用权,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始终坚持依法用权,始终坚持廉洁用权,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对用权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是人情和利益,因此,要牢牢记住总书记这句话: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权用对地方,用对时候。
(老干部办公室)
读书催我奋进
我今年89岁,1986年离休之前,由于工作忙、自己也懒,所以一直没有很系统地学点什么,最多也只是参加组织安排的一些短期政治学习。直到1994年开始,我才安排了一些比较系统的学习计划。
一、读马列著作
主要是反复认真读《共产主义宣言》及《马列主义选集》(第2版,第2卷,第33页)。回忆起我入党宣誓后,我的入党介绍人亲切地对我说:“小汪,从今天起你是党组织的一员,是组织上入党了。但你要记住要一辈子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说老实话,我当时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经过入党66年接受党组织教育,逐渐懂得思想上入党,就是终身坚信党的理想信念,永远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革命理想,就是要为实现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民主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实现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无限丰富,人的精神境界高度文明,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逐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更高级阶段,这就是革命理想,是科学,是真理,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规律。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宣告“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必然”。这“两个必然”是共产主义信念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告诉全世界无产者“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我们常说“两个决不会”。
《共产党宣言》向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实现两个决裂,决不会一蹴而就。”
中国共产党党章阐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挥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时间”。
二、理论指导我实践
1986年我离休后,工作岗位没有了。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总不能忘了党的理想、宗旨而坐享其成或坐以待毙呀!于是我发现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我离休后共产党员发挥革命传统正能量的好地方,是能继续为青年服务的好平台,也是我实践入党宣誓,终身为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阵地。1994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我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担任“6大员”宣传员,为青少年上革命传统教育课,担任“五老队伍”帮教员,一对一帮教失足青年。
三、理论指导我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这20年里,我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四个青年群体服务:
一是好青年。他们是学习好、品德好,要求进步,有志向,我经常用优秀共产党员形象鼓励他们不断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争取做一个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分子。
二是苦青年,三是穷青年。虽然他们的家庭有缺失,有的因父母离异,而得不到家庭温暖;有的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活比较艰苦。我用革命的人生观,鼓励他们培养自力更生的勇气,用学好文化知识,改造客观的决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建设者。
四是失足青年。20年来我共结对帮教失足青年16人。我们都是一对一帮教。我分析他们犯罪原因,通过先进人物,教育他们懂得怎么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人,逐步树立正确人生观。他们刑释回归社会后,有的继续读书,有的学一点技术,找一份可以立足社会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我觉得青年进步了,家庭更加和睦了,社会也就会更加安定、团结。青年强,国家就强。这个道理,靠我们尤其是共产党员要认真用革命理论、实践、教育青年。
读书促我奋进。最近关工委要求报告员结合国家大事,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深感自己对祖国的历史(苦难史和斗争史)了解不多。我开始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历史,不忘历史。促使自己,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祖国实现两个100年的美景而努力奋斗。
(离休干部 汪绍兰)
老有所学 与时俱进
我离休已经25年了,今年87岁。离休以后,除了原单位留任了两年,又“下海”五年,其余的时间,可以说全部都投入到学习中。其中除了在青松城老干部大学学习外,我先后在长宁区和静安区,在党组织热心支持下,组建了老干部读书会和学习小组,有三年多时间,我同时兼顾了两个区的老干部学习活动,往返在两区之间,广交学友、不亦乐乎!
一、老同志们为什么都热衷学习
内因:老同志都是出于自觉、自发的学习要求。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积极向上、继续革命的精神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既不满足、也不甘心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了紧跟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他们更要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这些发自内心的要求,应该说是每一位老同志能积极地、坚持地参加学习的最大动力。
外因:如果仅有老同志们的主观心愿和要求,而没有处处关心他们的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街道、社区的关心和热情扶持,单有内因也是难成气候的。一句话,读书会、学习组之所以能巩固和发展,无一不是得到各级党组织的悉心关切才有可能的。
二、一点感受和体会
总的来说,老同志们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启智、可以明是非、辨真伪,可以开阔视野,而且更有利于“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有利于增强党的信念。同时,也能更明确地认识自己在群众中、在社区中的定位。
老干部都曾长期受党的教育,历经磨练,也曾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或多或少地贡献过一份心力,离休后,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也是普通居民,但又不能在政治、思想、行为上把自己降格为普通老百姓,而是应有严以律己的要求。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以一种阳光心态,正面地宣示对美好生活的体验、畅谈我国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从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对党的深厚的感恩心情。总之,应在群众中发挥一个党员的正能量,决不能随波逐流,不能给党和政府添乱、添麻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形势发展一日千里。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新事物中,单靠对党的朴素感情和经历中那点老套套,已经不行了。有道是“不学习或不善于学习,知识会老化,思想会僵化,能力会退化……”。要想紧跟形势,必须认真学习,细心研究党报党刊,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老同志的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瞄准方向,不落伍、不掉队。
社区的安定团结、文明建设,人人有责。老同志更要走在前面,与社区风雨同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力所能及地参与地区思想政治活动,担当起一个老干部应尽的责任。
三、学习实践中几点感知
要搞好学习组,必须上靠领导,争取关心、支持;开展学习活动,则要多多听取大家意见,群策群力。
“班长”是大家的信任、委托,更是责任。因此,在学习中必须早走一部,多走一步,认真准备,多方思考,切不能马虎、草率。
多借助外力,多开辟学习资源,及时收集有关国内外大事的报告或资料,做到紧扣形势,吃透党的政策精神。
在老同志“双高”情况下,特别强调自学为主,量力而行,分头准备,集中交流,使得每一次学习均有所获。
四、自我勉励,也是互勉的三句话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坚定党的信念;
时刻不能忘记共和国是无数为革命死难的烈士、先驱,用生命换来的;
居安思危,在祖国全面发展中,还有不少令人揪心、忧心的事,人人有责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反腐……。
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仍有严峻的现实意义,定要牢记!
(离休干部 刘征)
牢记前辈教诲
中国崛起 绝不称霸 有人嫉妒 怕掉老大
绞尽脑汁 乱了手脚 拉帮结派 抗衡中国
中国有志 绝不惧怕 超过底线 由我来说
赔了夫人 断子绝孙 最终结果 很难翻身
退步而言 两败俱伤 中国不怕 侬要想想
(离休干部 刘文甫)
如何面对当前国际斗争形势
依我浅见,就开门见山的说吧,必须认认真真读读毛主席的五论著作,即:实践论、矛盾论、论无产阶级专政、论联合政府以及论持久战。
这“五论”,在中国已有不少人置于脑后了。一不学,二不用,三是奇谈怪论。说毛主席的著作已经过时了,然而在国外包括一些老牌的帝国主义,反而把毛主席的著作视为珍宝,其目的有两点:一是改造自己的国家;二是用来反对中国。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关键在于学习你、研究你、反对你。然而我们中国人却不以为然,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危险呀!
别人用毛主席的手打中国人的耳光,我们如果麻木了,再不引起重视,运用毛泽东思想迎来的今天,能否坚持下去,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实在很难想象了。
国际斗争越来越复杂,中国如何应对,别无他法,归根结底还是把毛主席的著作,重新抓紧,好好学学吧!否则就会亡党亡国,人民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这是千千万万不能容忍的。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毛主席是人也不是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毛主席已经作了三七开:三分错误,七分伟绩,这是绝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接受的,当然也不否认有人反对。都是一些什么人呢,不必多作解释,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就当前的国际斗争形势而言,我们仍要认认真真地读些毛主席的著作,不能全读,起码毛主席的“五论”著作还得要好好学学,这对指导当前国际斗争形势是十分必要的,行之有效的。
要实现中国梦,不能异想天开,大家都要仔细的想一想,新中国是怎么来的,当然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的功劳,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结果来之不易,不可忘记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作用,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目中。
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十四岁参加革命,今年已经八十四岁了,七十年的时间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才有今天的,我深深地感到是毛泽东思想哺育了我,这是使我终身难忘的。
我因年龄小、参军早、文化低,不可能用笔墨写出我内心无比的感激之情。文中表达定有不当,自觉错辞肯定不少,我衷心希望读者对我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离休干部 刘文甫)
学点国学
国学,有两种含义:(1)指国故。即国故学的简称。本国历史上固有的学术文化及其研究,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法学、农学、医学、军事学、语言学等。(2)指学校。西周时设在王城及诸侯国国都的官学,称国学。后世的国学为都城官学的通称,如太学、国子监等。国子监简称国学(国家的学校)。
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无疑是指第一种国学的含义。国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有许多至理名言,被广泛传扬和应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出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成为时代精神。
本人平时喜欢买些经典著作,上班没时间看,退休了,有时间了,看点经典著作,学点国学,是很有意思的。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修炼身心。明明德、存善心、行好事、做好人。然而,国学的内容实在是“古今载籍,浩如烟海”。原著很多,也很难读,甚至有些字也不认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二手材料”,即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唐诗三百首》、《宋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学国学用国学》、《国学常识》、《国医养生名篇选读》、《中国古代名句辞典》等,都是专业学者精选出来的,有原文有注释,读起来就容易。还有就是经过历代文人高度概括的书口相传的经典表述,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义慈友恭孝、惠劳欲泰威、智仁勇等。这就是我所说的“国学学习要点”。
国学学习,一般以儒家学说为基本内容,而儒家学说又以“仁”(德)为核心,因此,须注意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勿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作技能的学习,正确认识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 (原管理学院 孙景奎)
争 论
争论一词用的非常广泛,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小到家庭中不上台面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自然科学中的命题,假说、理论到文学史学中的人物或事件的论证评价等等,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争论具有刚性的一面,又有其对立的柔性的一面——不争。不争就是不针锋相对地争,而是跟对方错开、避开,不直接冲突的一种调和,妥协。人取我予,人予我取一种工作策略。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笨”但如果拉长了时间来看,不争反而能取得比激烈争论有更好的效果。
争论中的“论”是分析和说明已知的或未知的事理,这里还存在“论”的方式、方法和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手段。我们处理问题时可以采用中性,温和的做法,如讨论、议论、评论和心平气和的辩论。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果用法不当,一旦错位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比如我们反对日本“新的安保法”的建立和反对美国插手南海领土纷争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否则会出现激烈的斗争乃至战争。和美国的问题除了政治体制,制度之外,其中大部分属于信息不对称,沟通少,了解不够(政客除外),特别是美国人民。所以这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特别注重与美国各界人民交往。深入到美国的底层,连接美国的地气,效果很好。古代有个故事:一个渔夫终日出海打鱼,特别收获大鱼时,鱼妇人更是喜出望外,把最大最好的鱼的中段烧给渔夫下酒,长年累月以此“犒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渔夫积劳成疾。临终前感谢夫人一生相守,但哀叹一个愿望未能如愿:我平生最爱吃的是“红烧大鱼头”。夫人听后顿时跺地嚎啕大哭……。渔夫如果生前与妇人多多交流、沟通,就不会遗憾终生。广阔的太平洋完全能够容纳两个大国,只要多交流、多沟通就能避免擦抢走火。
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同观点的辩论也是经常发生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与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是当时科学界和哲学史上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最终“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建立起科学的革命的宇宙观,摧毁了宗教唯心主义的“基石”。
人民内部矛盾所推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一种“斗争”形式。但方式方法是和风细雨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友好的目的。表现在家庭成员和执友之间的争论更需要采取“调和”“妥协”“歉让”不伤害感情的方式。千万不能忍性,勿须样样事情争个“明白”,特别是一些生活小事。
争与让是辩证的统一。“让”更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争”往往会付出更多的“行为成本”。如有的人为小事争得很激烈,气得不食少眠,大病一场,甚至一气猝死。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学会逆境做人,学会享受一、二,转化八、九,变敌为友,化仇为爱,你给人尊严,照顾人的面子,自己必然也会得到相应的反馈。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该让的时候就让,日久才能体现出“心照”。我在下面推荐一篇字句通俗,寓意深刻的“打油诗”以飧读者:
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
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有了。
跟爱人争,争赢了,夫妻感情淡了。
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
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
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
懂得谦让,宽容赢得整个人生。
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温暖,生活才能充满幸福和阳光。
人:是活给自己看的,别奢望。
不可能样样完美,月亮有圆还有缺。
人,应该懂得,不可能事事顺心。
多苦少乐是必然,苦中作乐是坦言,化苦为乐是超然。
既然不如意事常八九,何须终日锁眉头。(晚晴文社 刘长林)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东华大学退管会庆祝上海市第28个敬老节开展系列活动
金秋十月,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为庆祝上海市第28个敬老节,东华大学退管会于10月20日、21日相继举办了便民维修、国际形势报告、便民医疗等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为东华大学退休教职工提供了很多便利,深受老人喜欢。
10月20日上午8点,老年活动中心底楼大厅已安置好几个便民服务的摊位;包括修伞,磨剪刀,以及五谷干果、袋装肉菜品、各式餐具器皿、护肤品、老花镜等多种生活用品的销售。摊位老板非常热情,也十分愿意为老人们提供保证质量且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由于9月便民服务时修伞师傅生病没来,这次来修伞的老人特别多,大家在服务的过程中亲切交流,更像是久未逢面的朋友聚在一起叙旧,场面十分温馨。
下午1:30,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二楼演讲厅迎来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蔡鹏鸿研究员关于“南海问题与中美关系”的精彩报告。蔡鹏鸿详细分析了当前南海安全形势,并就南海问题对中美间国家关系的影响及南海危机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解读。他以南海“九段线”的形成为切入点,回顾了南海问题的形成背景,着重分析了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应对反制。本次形势报告会紧扣时事热点,观点新颖,内容充实。报告进一步深化了我校老同志对当前南海局势和中美关系复杂性的认知,以全新的视角透视当前地区与国际安全形势。
10月21日上午9:00至11:00,来自第二军医大长征医院的两名眼科医生来到老年活动中心底楼大厅,为退休老人们提供视力检查、白内障筛查服务。其间,老人们不断前来,有序地做好相关检查,并悉心听取医生给予的眼睛保健和相关医疗建议。针对有必要做白内障切除手术的老人,医生耐心给出就医建议和相关就医程序指导;老人们纷纷对医生的耐心、细心服务表示真诚感谢,也对自己的眼睛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本次敬老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生活、时事、医疗方面的需求服务,更是在表达:敬老、爱老,善德之始。弘扬敬老爱老的美德,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实心实意地为老人们提供便利服务,表达敬老爱老之心,也正是本次敬老节活动的真正意义。 (退管会)
“回娘家”参观有感
重阳节之际,我应邀参加原部门保卫处的回娘家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对学校有了新的认识,有了很深的感触。
来到美丽的松江校区,看到宽敞的东华大道,一幢幢学院楼巍然耸立,这里有大学生足球场、这里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特别是我们来到保卫处的监控室,在这里松江校区的各个角落尽收眼底,我们为学校拥有完备的安保措施而感叹,我们为学校的美丽点赞!
来到校史馆,讲述了学校从上海纺织工学院到华东纺织工学院到中国纺织大学再到现在的东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学校在不断前进,我们学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已故老教授、老领导、老同志的照片,他们是学校的功臣,他们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很想念他们。看到“中国纺织大学”的校牌,我几度流泪,心情非常难过。记得当时我们“中国纺织大学”是由胡耀邦总书记题名,上海市委书记为校牌揭幕,全校师生为之高兴,海内外学子纷纷发来贺电贺信,表示祝贺。
来到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这里从古到今,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纺织服装的发展史,让我们为中国纺织业的腾飞而感到骄傲。我校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是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这个基地在全国也是少数的,它代表我们走在纺织服饰的前沿,它也代表我们学校的亮点还是纺织、服饰、纺织材料、纺织设计,学校培养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主要出自于纺织行业。我们为学校在纺织行业作出的贡献点赞!
我们曾经为“中国纺织大学”的改名而感到惋惜,但经过这次“回娘家”活动,看到学校的发展,我们为东华感到骄傲,也衷心祝愿东华更美丽、更辉煌。
(离休干部 杨洪珍)
霜飞松竹茂 笑语庆重阳
10月20日上午10时,延安路体育部二楼会议室里,二十五位“回娘家”的老同志正欢聚一堂,愉快地交流各自的生活乐事和心得。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郭萍同志莅会,向老同志表达了节日问候,并向大家征求关于明年体检工作的意见。
体育部书记陆湘群向老同志们送上了重阳节热情真挚的祝福,介绍了体育部的发展近况,十二五规划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尤其是竞赛方面,撑杆跳、女子手球、攀岩等项目都取得了长足进展。陆湘群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诚恳地请老同志们为体育部的发展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提出富贵的意见。体育部原主任孙润兴老师从学校高水平足球队的发展和建设谈起,提出了“大课程”“大数据”等前沿概念,为体育部的教学改革和提高献上了肺腑之言。
体育部办公室主任曾双余传达了校退管会的会议精神,向老同志们介绍了学校退管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为老同志开展的各项实事工作。
虽然只是简单的茶话会,虽然只有简单的盒饭,但大家热情的接待,真诚的问候,有力的握手,开心的笑脸,欢乐的氛围,使得每位回来的老同志们感到非常幸福和快乐。他们为学校以及体育部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今年九十六岁的贾益林老先生说:“感谢学校退管会,感谢你们热情的工作,重阳节活动虽然俭朴,但依然隆重,同志们的关心,让我们确实有回家的感觉。”
(体育部曾双余)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在月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又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理学院于10月21日上午在喜天游酒店二楼餐厅,举行院退休教工欢度敬老节回“娘家”活动。
上午11时许,退休老同志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活动现场。“您好!您好!”一见面,相互亲切的问候声不绝于耳。甚至连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同志,也拄着拐杖,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珍惜一年一次难得的团聚机会。
11时30分左右,理学院总支书记首先致辞,他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向老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祝愿老同志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老同志们都为“娘家”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还热情洋溢地表示,欢迎老同志们有便常回(松江校区)“娘家”看看、走走。聚餐开始,餐厅里处处欢声笑语。老同志们边吃边聊,互致问候,谈笑风生,相互勉励: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不忘健康第一,平安第一的理念,安度幸福晚年。大家还就党和国家对老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倍感欣慰与感激。
席间,理学院还为80岁老同志们举行集体祝寿活动,大家齐声高歌“祝你生日快乐”,品尝香甜可口的生日蛋糕,分享寿星的喜悦。
(
老有所学
原理学院 钟乃浩)
中老年T台秀活动在我校精彩上演
标准的T台,不做任何加宽延展;标准的猫步,不输青春时尚秀场。11月1日,一场绚丽多彩的中老年T台秀展示活动在东华大学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主办,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旗下的上海市中老年服饰表演教学研究社承办。
来自全市各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共116位中老年服饰表演学员参与演出体验活动,其中女学员76名,男学员40名,分别进行了旗袍、礼服、休闲服三个系列服装的展示,从普通的演出舞台,转场到专业的T台,他们一个个自信而充满魅力地向观众展示了娴熟的表演技巧和成熟优雅的风采。
70岁的模特何文德说,为自己选了一件蓝色衬衫参加休闲服系列的表演,当记者问及这样出挑的颜色如何与队友搭配时,他风趣地说,“短袖、花衬衫足够让大家保持队形,风格不变。”
据上海市中老年服饰表演教学研究社社长、东华大学体育部退休教师,今年76岁的邵季英介绍,担任示范展示的12 位教练均是教学研究社会员,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资深的服饰表演教学老师,展示的学员都为教练所带队员。
邵季英说,教学研究社目前有会员68人,其中最年长的已86岁高龄了,自2012年成立以来,社里相继开展了很多围绕“中老年时装表演艺术”、“舞蹈与时装表演的关系”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仅充分利用高校优质师资资源,邀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专业教师现场授课,还主动结合服饰文化体验基地活动菜单,组织会员们分组讨论交流,献计献策。
从静态的服饰仪表,到动态的一颦一笑,在注重终身学习的当下,中老年人追求的不仅是那层浅浅的外在美,更多的是由此而生的气质美、心态美。
记者眼前的邵季英,戴一副紫红色边框眼镜,搭一条紫色碎花长巾。她说,兴趣和激情让自己和中老年时装表演结下了数十年的不解之缘,知识的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被快乐和祝福围绕,是令让她忙碌其中也沉醉其中的原因。
64岁的凌基忠是东华大学的退休教师,清瘦、高挑的他,颇有些上海“老克勒”的风度,“60到70岁是人们退休生活的黄金时期,让这段生活更加充实快乐很重要,要有自己的老年朋友圈”。(转载自中新网)
新一届老教授咨询组工作开局良好
2015年9月28日,我校老教协召开了今年新聘任的第三届老教授咨询组组长会议。会议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就关心下一代工作所作出的指示精神,对照新制定的我校《老教授咨询组工作章程》,交流了各学院咨询组的近期工作。校老教协副理事长贺善侃同志主持了会议。
自新一届老教授咨询组于今年6月5日聘任以来,各学院的咨询组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各学院党总支领导下,配合学院辅导员办公室,积极工作,开局良好。具体表现为:
其一,各学院咨询组自新生入学后,积极参与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或参与新生接待工作,或参加新生家长座谈会,或参加新生见面会,或为新生举办讲座,介绍东华精神,进行专业指导,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环境学院等咨询组还积极拟定了有关专题,准备在以后几个月内深入为新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面对面咨询活动。
其二,各学院咨询组继承以往良好传统,努力拓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诸如:个别谈心、小范围咨询、主题班会、主题党支部生活、讲座、读书活动等,有些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有些正在努力探索。外语学院试行由学生提问并点名老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谈心活动的方式,纺织学院等还开辟了网上咨询新平台。
其三,各学院咨询组的老教授们还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生活动之中,如学习方法探讨、暑期社会实践答辩、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等,做指导、解疑惑,收到普遍欢迎。
会议还就咨询组的工作对象、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研讨。就如何创新咨询工作,如何提升咨询工作主动性等问题谈了各自看法。
校老教协理事长王以刚同志做了总结,肯定了大家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几点希望。 (原人文学院 贺善侃)
增长正能量,收获友情与快乐
──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体会
2011年初我从房地产公司辞职后,环境学院关工委邀我参加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我感谢学院关工委为我提供了继续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平台,非常乐意从事这项工作。我为自己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感到高兴,愿意将自己几十年来的人生感悟与年轻的大学生分享,乐意与年轻的学生谈心、交朋友。通过这项工作,我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快乐。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我参加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已四年。每学期开学初,我都将预定计划可能安排我值班的周二记在台历上,以免与其他事情冲突。平时经常注意收集一些与大学生成才的相关资料,以便与大学生分享。每次咨询前我都要想想,咨询中除了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外,还有什么可以与年轻大学生分享,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好主题、好资料。我把要点整理到小本子上,以便与同学们互相交流,每次咨询我还让学生在我小本子上写上姓名、班级及联系电话,同时我把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给学生,告诉他们有什么问题可随时电话或邮件联系。在电脑通讯录中,我将给我发邮件的学生编到一个学生包内,便于发送邮件。开学后的第一次咨询后,我会给前来咨询的学生发一份邮件,并附上我整理的有关大学生成才的文件夹供他们参阅。下面是我2012年开学后笫一次咨询后给学生写的一封邮件:
各位同学:你们好!
很高兴与你们相识,今年是你们跨进大学的笫一年,衷心祝贺你们,并希望你们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为此我整理了三个文件夹供你们学习。文件夹一“了解今天的大学”,收集了六个文件;文件夹二“国外的教育“,收集了五个文件;文件夹三”学会做人,做新时代的大学生“,收集了八个文件。如果你们喜欢,今后我还会不断给你们发送邮件,衷心祝愿你们成才!吴植华2012.8.22.
我也经常能收到前来咨询学生给我发来的邮件,有的学生来信称我为奶奶,说:“真的很感谢今天您能和我们一起自由地交流,我特别崇拜奶奶这样子的女人,有自己的事业,很有思想,希望可以和奶奶经常交流。”也有前来咨询学生给我发来的邮件,倾说自己的困惑和心理压力,说:“特别感谢您作为资格这么老的教授还为我们大一新生答疑解惑,与我们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讲解专业的方向,跟您沟通我遇到的问题。我来自一个特别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劳动工作者,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让爸爸妈妈可以少一点辛苦。所以我有坚持对学业100%付出的决心,在社会工作上也会尽力而为,尽量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办事能力,因为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会给自己适应期和奋斗期。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毅力和勤奋换来满意的结果。在这段期间内遇到的问题就是因为我来自小城市,所以有些自卑,这种心态也对我的交往方面带来了负面作用。我希望能在不断的学习中通过完善自己来肯定自我,尽量减少自卑的情绪。”
也有前来咨询学生给我发来的邮件,要索取一些资料,说:“感谢您对我们学生成长的关心与教诲,让我们能更加实在的去安排我们的学习、生活、成长!同时我也对您提起的那位海军研发人员挺感兴趣,若您有他的报道,麻烦也发一份给我吧。”
见到这些年轻大学生的来信,就好像见到60年前的自己,也好像见到自己的孙子女,他们有困惑愿意向我倾述,视我为他们可以信赖的真诚朋友,我感到自身的价值,还能为年轻人奉献。我多了那么多孙辈,怎么能不欣慰呢?我要尽我所能做好咨询工作,凡是学生给我发邮件,不管我怎么忙,我都会抽空认真回复,希望成为他们真诚的朋友。我还常将我从1954年8月17日晚踏入小桥流水的华纺,至今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成才。
平时我还会主动给学生发邮件,下面是给前来咨询学生发出的部分邮件附件目录:
“做新时代的大学生”,八个邮包;“中国科技的骄傲”,四个ppt;“什么是十商”,十篇word文挡等。
希望通过这些邮件能帮助他们快快成长,我们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有时我和前来咨询学生间也会相互打电话、发短信。2012年下半学期,一个学生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要期末考试了,她很担心画法几何通不过,问我怎么才能复习好。我给她回了20多分钟的电话,告诉她画法几何考题基本二大类:一类是基本概念题,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复习教科书,还要把重点内容整理出来,搞清基本概念,弄懂后在脑子里形成一个体系,既有面也有重点;另一类是画图题,任何一个画图题,都可把它放在一个六面体中,用各种方法切割,在脑中形成一个图象,并仔细想象点线面的关系,空间概念一定要清楚,就可以求解,并正确地画出所需图形;还要对以前作业中的画图仔细认真地研究,看有那些易犯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确保考试中不再重犯。考试结束后我又主动给她打电话,询问考试结果,她很高兴告诉我:不仅过线,考得还比较好,并说下次周二到校来看我。
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收益匪浅,经常与年青人的交流,收获青年的灵气和活力,仿佛自己又回到年青的学生时代,心理生理都感到年轻了。为了做好与大学生的交流,与大学生有共同语言,自己还得不断学习,经常上网,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使我获得老有所学的乐趣。
在到松江校区咨询的路上,也有一些喜闻乐趣的感受。每次我乘莘松B线到松江校区,在莘松路西环路换车时,从前门上车, 乘客见我满头白发,都会主动为我让座,我十分感谢,感叹现在还是好人多,社会风气在好转;有时看到为我让座的乘客年纪也不小,我会说:不用,我身体好,还能坚持,并问他到那站下车,待他下车后我再坐下。这样公交车最前面的高位座,常常成为我的“专座”,我可欣赏窗外美丽的郊县景色。
2013年10月8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笫一次咨询,正遇上上海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我知道交通一定受阻,所以提前一小时离家。从莘松路西环路上车时,马路上积水还不多,可车开出不久马路上积水很深,我乘的公交车也进了水,许多人鞋子裤子都湿了,所幸我的“专座”是高位,幸免于难。为了预防感冒,在汽车上我一直闭眼做气功,作穴位和经络按摩,突然车中有人大声说:哇!你们看河里的鱼都游到马路上了!我睁开眼向外看,马路已是一片汪洋,许多小车熄火抛锚,马路与河畔连成一体,鱼儿在汪洋中游淌,这是我有生来笫一次见到的情景,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莘松B线原来只要50分钟的车程, 可足足开了100分钟,才到松江大学城。下车时雨仍旧很大,尽管有雨伞,我裤子和鞋子还是湿了。前来咨询的学生都穿凉拖鞋,埋怨这倒霉的天气。由此我们展开了有关全球变暖、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讨论,认识到导致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是由于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要节能、减排,要寻找替代能源,防治大气污染,这正是我们环境学院的专业方向,是我们环境学院师生义不容辞的共同使命,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家还七嘴八舌地说到我国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说到水污染情况等,也有的说到原来不知我们专业干啥,现在知道我们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很多,有许多课题可做,庆幸自己的专业选对了。
讨论异常热烈,尽管室外阴雨绵绵,而在室内,大家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对我们环境学院的热爱,和对未来学业和事业的憧憬,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将迎来节能环保科技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春天!
通过老教授咨询组的工作,我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心,我也要为社会、为学校、为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心;我感受到正能量在我们师生中传递,正能量在增长;我感受到学生在成长、在成熟;我结交了许多年青的朋友,收获了友情,增长了快乐。我要加强学习,尽力做好工作,多为学生奉献。
(原环境学院吴植华)
庆贺霜叶书画社成立二十周年吟
一吟陈敩先生创建霜叶书画社
筚路蓝缕第一功,创建书社益大众。书画精湛德高劭,东华谁不识敩翁。
二吟文銮先生邀组与金沙雅园书社笔会
三次雅集常忆胸,群贤弄墨胜游龙。文銮先生一挥笔,满座无不服惊鸿。
三吟鑫源先生带领书社三学<<书谱>>
博采众长自成家,研读书谱得有加。引领社友同进步,遂教霜叶红于花。
四吟全体社员勤学书画
廿年辛苦不寻常,华发媪叟临池忙。无为扬名惟求乐,秉烛夜优尽欢畅。
(原理学院 怀国桢)
笑语迎重阳
10月22日上午,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会议暨2012-2014年度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我校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市教委副主任,市高校退管会主任王平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市高校退管会全体委员、市各高校分管退管工作的校长、人事处长、退管部门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先进退管工作者、“老有所为”精英奖获得者、块组长等2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市高校退管会秘书长陆震主持。
会上,上海市高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沈惠君作《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2012-2014年工作报告》。东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高校获得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宋敏、王德平等29名同志获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耿兆丰、顾利霞等47名退休同志获得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老有所为”精英奖,张玲玲、朱卓等49名退休同志获得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优秀块组长称号。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市高校退管会主任王平对全市高校系统从事退管工作的同志提出了要求,勉励全体同志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工作目标,奉献“爱心”与工作热情,切实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使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
东华大学副校长宋立群,代表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集体,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宋立群指出,3年来,东华大学的退管工作坚持5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以“做老同志们信得过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让老同志安享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为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做出了一定成绩,受到了广大退休教职工的肯定,也获得了兄弟院校的好评。3年来东华大学退管办,以保障经费、健全组织为抓手,关注特殊群体,突出文化建设,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题;东华大学退休党总支结合党员教育、形势报告,发挥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东华大学退教协通过搭建“老有所为”平台,服务学校发展,形成立体交叉式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东华老年大学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成为老年教育的课堂、健身娱乐的基地、信息交流的窗口、情感沟通的桥梁;东华大学服饰文化体验基地,结合东华大学服饰教育的特色,为老年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扩大了社会服务与影响。3年来,通过退管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协同努力,通过整合各项资源,尽力把老龄工作要求体现在日常为老服务工作中,使得生活在东华大学的老同志都深有感触:生活在东华这个大家庭是幸运和幸福的。 (退管会 退休党总支)
代代相承 新新不停
——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成立
9月29日,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邱高、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校长王以刚、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书记周笑梅、上海市申遗办顾问吴祖德出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静芳、主任孙莉萍、顾问委员会主任严诚忠教授,以及纺织材料、染整、经济等领域的学术专家与中心收藏作品的作者们参加活动。
邱高为中心成立致辞。他指出,中国丝网花艺术是东华大学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终身教育美育资源。在我校鲜明的学科优势与中心的精心规划下,丝网花艺术将融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于一体,培养年轻且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兼容并蓄、全新起航,步入品牌化发展轨道。
成立仪式上,邱高、王以刚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名誉主任吴静芳向永久落户中心的15件作品的8位作者颁发了收藏证书。
吴静芳向与会者介绍了丝网花艺术,她说,在中心的指导引领下,希望中国丝网花艺术能常开不败、常开常新。严诚忠在发言中表示,丝网花创作研究中心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开创新产品,进行艺术探索,还能延伸出教学与人才培养系列化的创新举措。
当天,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丝网花艺术精品展”也正式拉开帷幕,展出丝网花精品佳作40余件,题材多样、品种丰富。
丝网花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工艺,是亟须保护传承的人类文化遗产,也是时代新理念下创新发展的手工技艺。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由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设立,下设顾问委员会、艺术设计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国丝网花传统工艺、积极开展创意创新研究、广泛培育创作及师资人才、促进海内外丝网花艺术交流,逐渐形成“中心引领、学者研究、专家创作、师资培育、社会传承”的丝网花艺术发展新局面。中心将依托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实力,积极开拓丝网花制作工艺与创意研究,增强丝网花艺术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心将面向学生、教师、白领及对丝网花艺术怀有热情的学习者,着力开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促进丝网花艺术的传承与更新。上海教育电视台、时装报、劳动报、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政务微博等多家媒体对成立仪式进行了采访报道。
(转载自东华新闻网)
我校召开老领导新学期学校工作情况通报会
9月22日上午,我校在延安路校区召开老领导新学期学校工作情况通报会。校党委书记朱民、校长蒋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崔运花主持。
校党委书记朱民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对老领导们表示感谢,感谢老领导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会上,朱民书记向老领导们通报了近期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和即将召开的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工作。他指出,党代会要为学校未来发展领好航、指好路。近期学校将认真做好党代会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党代会宣传和导向工作、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朱民强调,学校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朱民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精神,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带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他强调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培养一流人才,促进一流成果的产出,彰显特色,争创一流,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校长蒋昌俊向老领导通报了近期学校行政工作。他指出学校要以制定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发挥学院、部处职能部门功能,加强调研,传承特色,开创未来。学校要谋大事、抓人才、定政策、促发展,努力打造“特色东华、紧凑东华、精致东华”。
蒋昌俊强调,学校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按照“一心、二点、三横、四纵”的要求,即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抢占国家战略特需及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构建学科群、学科平台和学科三个层次,建设以“一体两翼+引擎”的四个学科群,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人才队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政策保障,努力提升治校办学水平,为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外延上,要坚持“12211”的校外拓展战略,即要立足学校主体建设,服务好松江区和长宁区两大区域,抓住纺织和国防科技两大行业主线,对口援建好新疆这一国家纺织全产业链重地,走出国门,走到非洲,依托孔子学院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蒋校长表示,作为新一届东华大学校长,他将与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努力,接好接力棒,共创东华美好明天,相信东华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会上,老领导与校领导进行了亲切交流,老领导们感谢学校领导在开学第一时间来看望老同志,感谢校领导对老同志的关心。老领导们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老领导们也纷纷表示校长、书记的话语给大家带来了信心,让大家看到了学校的宏伟蓝图,他们相信东华的明天会更辉煌。
(老干部办公室)
中国梦——人人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