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于1934年10月出生于贫寒家庭,1949年在祖国解放初期,考进了苏州市初中毕业后的五年制专科学校——苏南工专纺织科。1953年,院系调整,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纺机专业。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机械零件教研室助教。后于1960年左右调入自动化系。历经助教、讲师、副教授,于1986年经上海市高校职称小组审定,提升为教授。我于1994年退休。退休后继续在校内、外做了比较多的教育、考研和生产工作。一直到2014年才停了下来。从一个初中毕业五年制毕业生成长为有点声望的教授,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首先按我的家庭条件,在旧社会连读完高中都不大可能。进入苏南工专以后,国家在相当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于1950年实施了学生的全面助学金,不仅全免了学杂费,连伙食、住宿费都包了下来,使我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在苏南工专期间,在学校党组织的教育下,不仅打下了一定的业务基础,同时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政治运动,特别我们这个班级,也参加了1952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目的,从主要为自己的成家立业,转变到主要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上来,1953年我加入了共青团。
起步在华纺 步入学术轨道
在华纺毕业后,学校还破格地把我们五个专科生留在正规的高等学府里当了助教。进一步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于1956年加入了共产党。在业务上让我们上讲台、搞考研,按标准及时为我们升等升级。我从学纺织改行纺织机械、仪表、自动化直到计算机,变化幅度之大,范围之广,是教师中所少见的。我是同一代青年教师中,第一个升任副教授和教授的,这不能仅仅看作是我个人的主观努力,而主要是党的细心教育,按照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看学历、主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和业绩的结果。
(与周启澄教授在一起)
另一方面,学校还安排我于1987年担任自动化系的主任、参加过两任市职称评审小组的成员,全国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纺织部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使我有机会同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同行专家、教授在一起研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制、评审和推荐专业课教材等。这使我扩大了眼界,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自己在本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十名,还经常审阅本专业其他著名高校,如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的博士和硕士论文,参加各种评审会等等。以上都是出于组织的教育、培养。下面再说一下自己的主观努力:
在每次学校给我选择的机会时,我能抓住机遇,选择了有利于发展自己才能的方向。我比较善于学习,有较强的空间抽象和分析自学能力,比较适合学习物理、数学等理科专业。例如,在苏南工专期间,就自学了微积分等。所以在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分专业时,我选择了后者。在学校停办仪表专业,在选择回机械零件教研室还是留在自动化系、继续搞仪表课和过程控制时,我又选择了后者。在学校引进了国外的大型计算机后,我领先踏进了机房,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这不仅由此解决了教学和学术上的很多问题,更使我后来成为本校计算机使用和维护的领先者之一,经常到同事们家里,为他们解决各种计算机上的问题。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刻苦向各种学科努力,全心意地把精力扑在教学和科研上。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机械零件教研室时,就自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和微分几何等课程。学习俄语、日语和英语,并购买了相当数量有关的外语技术书籍,都达到了可以阅读专业技术书籍的能力,可惜前两种外语,后来因长期不用忘了,而在英语方面有一些学术贡献,后来在2014年前,在《译言》等网刊上发表了有关文艺、科普、古文等主题的很多篇中英互译文章。到了自动化系,自学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及其仿真技术等。为本科学生教授过的课程,主要是“调节器原理与装置”,也开过“电子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等,为研究生开出“数字控制系统”等。教学质量一般反映较为良好,不仅通俗易懂,且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当时曾有流传,自动化系有两位讲课较好的老师,一位是电子学教研室的邵曰祥,另一位就是我。自动化系曾经开过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由我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我写了一份发言稿《关于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一些体会》,在会上发言,反映良好。
(参加教学经验交流讨论会)
教学、科研成果倍出 立足仪表学术界
第一本保存完好的手写讲稿《机械零件大讲稿》。1956年左右,在纺织机械系时,我博览群书,其中不少是俄文书籍,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就了400多张、正反两面写的机械零件的大讲稿,每页边上留有50cm余的间隙,以便修改、添加和补充。每次对不同要求的班级,就根据所所选教材,选择大讲稿中一部分另写讲稿。
第一次发表的论文——在1956年12月,在国家一级刊物《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的《斜齿圆柱齿轮法面齿廓在极点曲率半徑的确定》。这是一篇对外校学者于1955年9月所发表论文的“讨论”,我运用微分几何学的数学理论,纠正了他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从此以后,到1994年退休为止,在各种类型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近90篇。其中在国家一级学报:机械工程学报(1篇)、计量技术与仪器制造(1篇),仪器仪表学报(1篇),控制理论与应用(2篇)、计量学报(2篇)和本校学报13篇,其他多为国内自动化和仪表方面的专业刊物,如《炼油化工自动化》、《化工自动化及仪表》、《自动化仪表》、《计量技术》以及生产过程学术学术年会上入选的《论文集》等。
(发表的部分中英文学术论文)
第一本编写出的仪表教材——《动圈仪表》。在文革后期,各行各业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温度显示和控制仪表,我在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朋友介绍下,到位于青浦的上海自动化仪表六厂蹲点,学习当时广泛使用的、从日本引进的动圈仪表,在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帮助下,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这类仪表的工作原理和调校方法,写出了教材《动圈仪表》,其中还附有较高深度的三篇论文。该教材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取得了社会上的广泛欢迎,学校里印刷的教材很快销售一空,仪表六厂为此翻印了四、五次,以提供当时广大的中小型仪表厂和用户的需要。以后我就和上海自动化仪表二厂、三厂和六厂合作,由我来编写这些仪表厂的产品。由厂方出钱,不断油印出版发行了《TA仪表》,从《热电偶热电阻》、《温度显示调节仪》到《执行机构》等六本系列教材,由工厂向外销售。我没有拿取稿酬,只是保持了同这些工厂的良好关系,为送学生到这些工厂实习、参观提供了方便。由于编写教材成功和学术论文的陆续发表,我在上海的仪表学术界有了一些名气。于1996年4月审定了华东化工学院吴勤勤教授主编的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材《控制仪表及装置》一书。根据自己独立见解,于1992年12月年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电动调节器原理和系统分析》一书。
(编写的仪表技术系列教材)
(参与主编或审定的教材)
第一次参加仪表界的学术会议——广东肇庆召开的动圈仪表技术标准审定会。因为《动圈仪表》的编写成功,使当时仪表研制和审定的主管单位----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的注意,发邀请函到学校,请我去参加动圈仪表技术标准审定会。当时还在文革后期,教师还不大出差,我却被批准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我认识了国内不少仪表厂的技术人员。特别加深了我同上海热工仪表仪表研究所的联系,成为该所的常客,老所长吴庆炜对我也比较重视,介绍我认识了当时从温州到上海来办厂的企业家叶秋芬,为我在退休后能参加亚泰仪表有限公司的创办提供了条件。副所长范凯,是国内著名的温度专家,他无私地给了我温度理论的68和90温标以及温度理论的国际动态,我就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把90温标数字化,并完成了各种热电偶、热电阻的最优分段线性化的计算程序,并开过一个小型的论证会,认为正确可行。 这个小型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在一些温度仪表厂在设计仪表时使用着。自此以后我在华东化工学院蒋慰蓀教授(他是全国博士点和博士生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和全国生产过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任)的帮助和带领下,有一段时间内经常到各地高校和大化工厂参观、考察。
第一次完成市级的科研项目——适用于大纯滞后过程的自适应调节器。此项目由上海第六仪表厂投资,由我来主持设计、厂里制造。由于自适应调节器要用到控制理论中的辨识理论,辨识出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加上PID最优控制。在体积不大的仪表和芯片里,采用比较复杂的矩阵运算。当时我只会高级的计算编程语言,对专门为智能仪表编程所采用的MCS-51语言不太熟悉。我就把这部分工作交给了我所指导的研究生、留校教师翟大伦去做。花了一年多时间,他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制造出一台能够工作的仪表,但离公开鉴定的要求,还有一大段距离。就在此关键时刻,他提出要赴美国工作。两难之下我还是同意他离校去美。留下来的任务怎么办?当时我的在学研究生陈瑶,居然能把翟大伦留下仪表的芯片里的程序,用反汇编的方法搞了出来。但是这种语言文本,子程序的名称只有代码,很难看懂。我又面临两难,如要陈瑶把这个项目继续搞下去,那就势必影响她自己的学业和研究课题,同时到产品鉴定时,我会一问三不知,比较被动。于是我下决心自己来搞,记得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早出晚归,在实验室里,刻苦学习MCS-51汇编语言,把每一个子程序的思路搞清楚,更换了易懂的名称,弄懂了设计带有芯片的智能化仪表的程序;并根据自己的意图,作了比较大的修改;终于最后顺利地通过了鉴定;并为我在退休后,能顺利地帮助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出简单、实用、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自整定温度控制器,奠定了基础。我在在职期间,有两个科研项目通过了市级鉴定,退休后在亚泰仪表有限公司有两个项目通过了市科委的鉴定。
(自适应温度调节器科研项目鉴定会)
老骥伏枥 踏入新领域讲授新课程研发新产品
1994年7月我按时退休了。在退休后的岁月里,我干了些什么?
(1)我在2004年参加了本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银发讲师团”,为青年大学生开讲,题为“做人与求学之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于2004年8月27日由学校人事处组织部组织,給新入校的教师讲课,“言传身教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并举右手带领新教师宣誓“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这是党组织又一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应该深深记住。
(手写教学笔记)
(2)开始了计算机教学工作,曾三次为本校学生开出C语言的课程。特别是第三次。当时,本校计算机系的C语言课程的原定教师,因某些原因,不能开班上课。我一个不是计算机系的退休教师,却应计算机系领导的邀请,救急站上了计算机本科生的讲台。我比较认真,每次上课都自己在计算机上撰写讲稿,并及时印发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而只要认真听课,在所发的讲稿上,加点补充和写点体会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亲自到实验室带实验,并回答学生在实验以外的计算机问题,如Matlab的使用方法等等。
(3)我曾在由自动化三厂和六厂等单位合并成的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当技术顾问。在那里,曾为技术员开出了有较高要求的计算机课程C++。每星期一次,每次约2.5小时,我采用一本要求较高的C++的教材,每次都印发讲稿(已装成合订本),有习题,有考试,经过10几周的教学过程完成了任务。
(4)支持创办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1991年创办的亚泰仪表厂,有资金,但苦于缺乏技术力量,难以开发新产品。王健安是我校1999年仪表专业的毕业生,他创办了一家仪表小厂——久健仪表厂,我当时就在他厂里当技术顾问。王健安具有仪表的设计、生产和工厂管理的能力,但苦于缺少资金,相当困难。经过我的介绍和撮合,把亚泰仪表厂和久健仪表厂这两个厂合并了起来,于1999年成立了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由我、王健安和原来在亚泰仪表厂的青年技术员盛范盛在一起,在1999年6月共同研究开发成功了该厂第一代的智能式的温度控制器——“自整定温度调节仪”,该产品于1999年6月通过上海科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2000年6月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0年6月,“智能数字显示调节仪”获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证书,2000年12月该公司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这个产品成为该公司起步后的第一个吃饭产品。我在亚泰公司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介绍和撮合”、“培养技术人员”、“设计新产品”和“英译全本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等四个方面。
(参与开发的智能数字显示调节仪产品系列中的一个)
现在我已是实足90岁的老人了。在党的关怀下,有足够的养老金,有红卡待遇的医疗保证,身体也还比较健康,头脑比较灵敏,还能做一些家务,以及维修计算机等家电产品。我努力学习党史和党的方针政策,这次被退教协推荐为与青年学生对话的东华“大先生”,我应该尽力而为,决不辜负党对我一生的培养和教育,为献身于祖国的强国建设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