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境并不宽裕,我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1958年起在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学习工作,1960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至1998年退休。
在校工作时,受学校委派,曾到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和多家知名公司进修,后将研究聚焦在和毛油研究和表面活性剂领域。我参与了应化系的筹建工作,退休前,我一直主持应化系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应化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退休后,我创办了上海锦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纺纱用的润滑剂——“和毛油”。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技术员又是采购员还兼推销员。这种新产品是我在学校支持下,产学研合作研制而生的。我一边办着公司一边思考:“退休了,不上课了,还可以为学校作些什么贡献呢?”我和家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简单,辛苦办公司挣来的钱,可以用来资助学生和教师。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快速成长,我出资20万元在化工生物学院设立了“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和“锦久奖学金”,先后让罗艳、郭玉良等5位青年教师及部分同学从中受益。目前,罗艳老师已经成长为应用化学系一名教学骨干,担起了教书育人的大梁,培养起新一代的应化人。
2009年,为了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帮助同学顺利完成学业,我出资20万元在化工生物学院设立“锦久奖学金”,先后有100多位学生获得奖励。
2017年,我又出资20万元在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设立“陈全伦、张益华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东华大学困难学子完成学业,目前已经有30余名困难学子获得资助。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积极参与到退休党建工作,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当我了解到退管会康复俱乐部是由生大病的退休人员组成的民间组织后,我专门为康复俱乐部捐款1万元,来帮助生大病的退休职工。1998年至今,我累计捐资61万元。
在退休后依旧坚持用办厂所得收入来资助学生的问题上,我表现得十分淡然。我这个厂子办的很小,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宁波,在宁波那边,我没有个人的收入,二十万元全部献给我们东华大学的师生。我一直感谢着党和学校的培养,作为应用化学系的一名退休教师,退而不休,为了东华大学的发展之路而做出一定的努力,这几十年来我一直这样努力着并为此感到充实和一点点的成就感,虽然我年事已高,但这条对的路,在未来,我将继续走下去。
学校是我成长并工作一生的地方,我对东华充满了感情,也希望我所工作过的化工学院能取得快速发展。作为一个老党员,有今天的成就全都是党组织培养的结果,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来回报学校和社会,设立科研启动基金和奖助学金,让青年教师和学生能迅速投入到科研和学习中去,不要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而荒废了专业。在这几十年的光阴中,无数的青年教师与学子,在我的资助下,创新发展,成长成才。
青年教师罗艳说:“当初拿到我的资助金时,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第二反应是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老教师的期望。”罗艳博士毕业留校,很想独立开展“微胶囊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却面临资金窘境。2003年,她从我设立的科研基金中得到2万元,课题研究才得以启动。买实验设备、买药品、开展测试、获得第一手数据、发表论文……有了“第一桶金”,罗艳老师的科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如今她已成长为学院的科研骨干,获得了2006年度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主持上海市启明星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持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等;郭玉良老师的科研工作在受益之下也上了一个台阶,如今他是“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创新团队”的子项目负责人。
获得奖学金的孔同学这么说:“锦久奖学金是对我学习的肯定,我会继续坚定自己学习的动力,让自己的成绩更上层楼,不辜负陈全伦老师设立奖学金的初衷。”另一位获得奖学金的周同学则表示:“他的这种精神我会一直记在心中。很多时候,我们更要学会给予,而不是索取。”一位受助学生在给我的感恩信中写到:“这份助学金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执着地不断追求,终究会有所回报的道理。这份助学金见证了我的努力,见证了我的付出,它让我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更加有自信心。‘有志者事竟成’也将继续会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一直激励我不懈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先后荣获2007年“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2008年“市高校老有所为精英奖”称号,2017年“东华大学资助育人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退休20年来,我孜孜不倦的支持东华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助推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成长,作出了一些贡献!
一笔助研金,表达了我一腔关注教育、关注科研的热情。一笔助学金,代表了我一颗关注学生,关注青年成长的心。一笔捐款,代表了我一腔关注群众,关注他人的爱心。从我身上,我们由衷的感受到了在我们党的教育下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我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我希望学生们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年教师能够发展得更好,退休教师能够健康快乐就好,我的愿望就是让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在烛光里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