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根:为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布人:陈维亚发稿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53

 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19771月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华大学工作,至今已经跨越了四十多个年头,经历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见证了管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初只有一个专业、十几名教师和几十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拥有十几个本、硕、博学历层次专业、100多位教师和三千余名学生的规模。在这四十多年的从教岁月中,学校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前辈们对我的呵护,造就了自己的成长,有幸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作出了自己的绵薄贡献。


 关怀下的成长之路

         我刚到东华大学时,被安排在纺织工程系毛纺教研室,主要从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我虽毕业于师范学校,大学就读时也参加过一些教学实习,但面对系统性的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教学重点划定、教学过程安排等毫无经验可言。时任教研室主任的王善元、姜繁昌等老师及时安排了严灏景教授为我的指导老师,严灏景教授学术造诣高深、工作精神严谨,手把手地教会了我第一门课的教学,使我一生难以忘怀,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1984年,经学校推荐、国家经委选拔,我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科隆大学和基尔经济学院进修企业经济,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理论,也接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扩大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回校后,一直在校从事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更是得到了高章博、焦子襄等老一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得以快速地成长,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并于2007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 


协助促进学科发展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学院的发展,为此,我也曾兼任了系党支部书记、主任和学院党总支书记等工作,协助促进学院学科发展,尤其是在我担任学院党总支书记期间,在院长孙俊康教授的引领下,和学院其他老师一起,参加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并获得成功,使我校成为上海市较早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并长期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使之从只招生几名学生的规模,发展到了招生20余名学生的规模,提高了学校和学院的声誉。为全面平衡学校发展,深化学校工作改革,在学校直接领导和布置下,协助院长,实施了学院人事工作制度及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我也自觉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主持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等教改项目建设,促进了相关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此,组织上给予了很大的荣誉,1997年、2005年两次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07年获上海市教学名师2009年获上海市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致力于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长期来,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将培养高素质人才视作为己任。早在参加管理学科教学工作初期,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管理学科理论和方法后,由于市场竞争的风险性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很难将所学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尝试应用,因而形成了人才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借鉴于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已有教学科研成果,立足于我国企业运营实际,经过潜心研究,我于1988年率先于全国各高校研发成功了“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系统”,1989年《计算机世界》报作了简要报道,1992年通过了上海市高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运用该系统,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科基本理论的同时,即可以现代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身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形势分析、营销决策、生产决策、采购决策和财务决策等全面性的实践尝试,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能深刻感受到在实际中需几年才能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弥补了管理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白,1996年获纺织工业总会“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开创人才培养新途径

        在取得初步教改成果后,我们加大了系统性的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力度。突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理念,拓展并完善了产品市场需求预测、营销优化决策、生产优化决策、采购优化决策及决策全面预算等现代决策理论与方法。通过构造一个完整的大型决策仿真案例,融合了分散在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生产组织学、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不同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决策理论,贯通了竞争条件下各种优化决策理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了学科知识体系,完善了学科内容结构,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特色教材《现代企业决策与仿真》,创新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该教材2007年、2014年分别获评为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011年获评为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科学出版社列入为“管理科学名家精品系列教材”。


         基于理论研究基础,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我又研制成功了基于局域网运行的网络版“经营决策”系列决策实验系统,系统含有“人机对抗”、“群体对抗”和“交叉对抗”三个版本,通过不同版本的使用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中,“人机对抗”和“交叉对抗”运行模式属国内外首创,创新了管理学科学生决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开创出了一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新途径。实验系统提供给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用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04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与时俱进谱写新篇章

         随着创新创业潮流的涌现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成果的内涵及其外延均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由此,我组织团队与时俱进,进行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制成功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创业决策”系列实验系统,与专业主干课程“决策支持系统导论”建设相结合,以“现代企业决策与仿真”为名入选了教育部大学视频公开课并已上线。2013年该课程建设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云计算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的形势下,我组织团队进一步构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决策教育实施平台“,集创新创业决策理论与系列实验系统、创业决策仿真大赛系统等于互联网运行的平台上。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只要登录平台,就可进行创新创业决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实现了应用的全天候;不受地域限制,可供全国数百所院校、数万名学生同时远程在线学习或参加大赛,实现了应用的规模化;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调整、决策优劣评价、参赛队伍晋级及计算机企业自行决策等均由系统自动控制,实现了应用的智能型和开放式,平台访问人次已逾430万,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为一套全天候、规模化、智能型和开放式的管理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决策能力培养新模式。2014年平台被教育部授予了”国家级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称号,2017年该成果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虽已退休多年,但仍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的领导下,在老一辈的精神鼓舞下,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继续为学校工作添砖加瓦,为人才培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