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求学与职业生涯
我是周开宇,1962年高考我被录取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棉纺专业,学制五年,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延迟到1968年分配。我被分配到四川省达州地区棉麻公司工作,工作与达州棉纺织厂关系密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决定继续深造。1979年我考取了华纺的棉纺专业研究生,师从沈天飞教授。1982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
工作期间,我既做过任课教师,又担任过设备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纺织学院院长,还被科技部借调,担任科技外交官,在驻外大使馆工作直到退休。
(在设备处办公室留影)
使用世界银行资金 改善学校实验条件
1982年,我留校在棉纺教研组开始我的教学和科研生涯。1983年,我被学校派到北京,在国家教委代表学校参与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的准备工作,目的是为我校争取资金来加强有关学科的建设。
在京期间,我主要参加各子项目单位的可行性报告的评估,参加专家评估组到部分子项目单位进行现场评估,参与采购仪器设备的英文标书的编写、修改、审定工作等。
1985年,我回到学校。4月,学校成立设备处,我担任处长。设备处是主管全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和教育科研仪器设备及器材的采购、供应、服务工作的职能机构。同时,我还给纺织系学生上课,行政和教学双肩挑,准备今后回纺织系教学。
1986年,经纺织部同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成为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的子项目单位之一。国家教委给予我校430万美元,用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育和科研水平。
1986年,学校成立了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设在设备处。主任是周永元校长,我担任副主任。1990年底,该项目结束。这期间,学校安排377.1万美元用于购买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更新充实了化纤、纺织、染整等3个重点学科和测试中心等实验室仪器设备,还充实了教材科、电教中心、语言实验室等。此外,还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派出人员出国培训、交流等。这期间,我去英国里兹大学纺织系当了7个月的访问学者,充实了我的专业和英语知识。
1990年7月,我被科技部借调前往驻意大利大使馆科技处工作,而离开了设备处。
(参加接待世界银行专家组)
担任担任图书馆馆长和纺织学院院长
1994年11月,我从意大利回国。当时,学校正在筹备“211工程”部门预审。因老馆长将退休,要我去图书馆充实领导班子,于是我去了图书馆工作,先后担任了副馆长、馆长。
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树立为教育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我特别抓了情报服务工作,抓编辑出版《纺织信息》(半月刊),供校内人员参考,参加了全国和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纺织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等。
1996年6月,学校决定把纺织一系和纺织二系合并成立纺织学院,党委要调我去当院长,我因能力不够,而推辞。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只有服从组织。这时,科技部又派人来校要借调我去我驻印尼使馆任科技组组长。最后,学校同意借调,但要延迟一段时间,要我先把学院的工作安排好。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新挑战,纺织学院是我校第一个成立的学院,我作为第一任院长,尽管只任职了一年,但那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在任期间,我努力工作,尽量为学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打好基础,但我离任后,总感到自己任职时间太短,对不起纺织学院。
(1996年12月25日,严灏景教授、我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合影)
两任外交官生涯
1989年,由校党委推荐,我去北京参加了科技部几场驻外人员考试后,被录取为驻外预备人员,等驻外的科技外交官任满,再去接替,这样我就当了两任科技外交官,分别为:1990年7月到1994年11月在我驻意大利大使馆,1997年7月到2002年11月在我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
科技外交官的基本素质是忠于祖国、懂科技、广交朋友、遵守法律。我们的工作就是促进与驻在国的双边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与设在驻在国的国际科技组织的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
意大利的国际科技组织主要是第三世界科学院,印尼的国际科技组织主要是东盟的有关机构。具体地说,就为国内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部、委、省的研究机构、高校等,与国外合作伙伴直接联系,促进政府间和民间科技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执行;还要通过调研、联系、谈判、访问、参观展览会、参加国际会议等,向国内介绍驻在国的科技情况,推荐科技合作项目,接待、陪同国内科技代表团访问。
(陪同梁方义副书记率领的我校代表团访问意大利Biella纺机公司)
在当时我国科技界的领导中,我与中科院卢嘉锡院长、周光召院长等接触比较多,还接待过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等。
(1991年9月26日,与来访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合影)
(1991年9月26日,陪同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等参观意大利ENEA的CASACCIA能源研究中心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驻外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接待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到访,有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铁映、迟浩田、唐家璇等。这些经历不仅让我见证了这些重大的外交事件,也让我为能够服务国家领导人而感到自豪。
(1993年3月17日,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在总统府会见我使馆人员)
(2002年9月,参加接待李鹏委员长来印尼访问)
2002年退休后,我积极参加纺织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活动,长期担任纺织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退教协分会会长,把老同志组织起来,与青年教师和学生交朋友。
如今我已退休20多年了,打开往年的记忆,回忆我的学习、工作经历,我要衷心感谢党的教育和培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我将永远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