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和生: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发布人:陈维亚发稿时间:2024-12-13浏览次数:113

 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于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0年又转到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承担原子能研究的二机部401所工作。我所在的研究室从事核反应堆辐照铀提纯核装料-2391959年,苏联专家撤退,我们国家决定自力更生搞出钚-2391964年底,研究室把提纯-239作为最紧急的政治任务,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组成突击队参与提取钚-239国防科研任务协同攻关,在大剂量辐照下,坚持完成了实验室工艺流程冷实验、热实验。作为突击队组长,我与组员成功制作环氧树脂混合澄清槽的工艺设备,为我国第一座生产军用钚的后处理厂提供了萃取工艺流程。1970年后,我参与研究钍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流程。从事原子核技术研究的20多年间,我和同事们都长期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今年,距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已经六十周年了,国家为我们从事核武器事业健在的第一代功臣,颁发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来铭记历史,弘扬“两弹精神”,我真的很高兴,国家一直记着我们这些如今已踏入耄耋之年的老专家们。

(2024年12月5日,在家中接受研究生采访后合影)

(所获颁发纪念章说明)

八十年代,我们学校华东纺织工学院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198512月,我被引进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测试中心工作,开发“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光声光谱测定苎麻结构、测定组合浆料中变性聚乙烯醇、混纺纤维中涤纶。


(1990年,在测试中心使用美国尼高力公司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1991年,我任中国纺织大学测试中心副主任。九十年代中期,测试中心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发展停滞,人员分流,压缩编制,测试中心老师尽全力完成校内外测试分析,还开展了甲壳素提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制备工艺流程、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解度、壳聚糖吸附铜、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反应的研究。

1994年10月25日,我参加了一次十分难忘、十分重要的北京红外光谱会议,我向会议递交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法在聚合物研究中应用论文。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最高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吴征铠(物理化学家、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吴瑾光(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家,主编的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等知名教授共同参会。

(1994年10月25日,北京半壁店森林公园红外光谱会议,我在第一排右二)

1994年底,东华大学测试中心与材料学院合并。

参加了1996年中国第一届甲壳质化学学术会议。

(1996年,中国第一届甲壳质化学学术会议

2000年,我从东华大学退休,退休后,受测试中心邀请,继续协助在职的同志们进行中心建设,开发新的应用。20028月,参与了东华大学测试中心扩建筹备工作,编写、审定“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等仪器的报告。2003-2007年,主管“气质联用仪”。大学的“仪器分析”课程对质谱仪仅介绍了简单原理,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Py)”、通读了有关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裂解技术。为学校研究生讲授“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包括酚醛树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聚氯乙烯、芳碸纶纤维、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苯硫醚、天然甲壳素、普通白棉、彩棉等等高分子材料的裂解性能。完成了上海商检局与东华大学合作的彩棉鉴别的测试方法的课题。论文发表于《东华大学学报(英文)》《东华大学学报(中文)》《分析测试学报》《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等中文核心期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获2005年上海市西南片高校办学管理委员会的分析测试技术论文奖二等奖。

这期间,我也参加了2004年中国质谱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05年第十三届有机质谱有机质谱学术大会、2007年岛津-安徽省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等学术交流会议。

(2005年,第十三届有机质谱学术大会,我在第一排右二)

(2005年,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获分析测试技术论文奖贰等奖)

(2007年,在测试中心使用“气相-质谱色谱仪”)

近年来,测试中心年轻一代教师除完成本校测试分析测试任务外,还继续拓展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学校与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包括土壤、海水过滤膜、橡胶、刹车片、地质矿产-沉积岩等基体的样品,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率位居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前列,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60年前,我们这批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做隐姓埋名人,“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情怀。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够丰富人的思想,能够让人更聪明,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为学校测试中心发展尽了一份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测试中心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作为测试中心的一位成员期待中心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2005年,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