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儒:我校开创了上海高校援疆的先河

发布人:陈维亚发稿时间:2024-12-18浏览次数:37

 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叫李鸿儒,今年已经89岁了。1956年,由天津国棉一厂推荐,我来华东纺织工学院参加入学考试并被录取,1960年从棉纺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在纺织系从事教学25年、在科研处从事专利工作11年。

(1962年棉纺教研组同事合影,我在最后排右一)

最近,我返校参加了我们退教协的交流会议,会上听到我们东华大学有一大批退休老教授参加“银龄计划”到新疆、云南几所高校支教,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去新疆支教的难忘经历。转眼已过了40年了时光过得真快!19848底,受学校委派,我乘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新疆职业大学进行支教,12中旬返大约有4个月时间。那次我赴疆支教,据我所知是上海高校首次派出教师前往新疆支援,因此可以说校开创上海高校委派教师赴新疆进行支援先河

当年8月初,新疆职业大学校领导到我校,迫切希望我校派一位棉纺专业老师到该校进行支教,帮助该校学生更好学习掌握纺织领域的专业知识当时我校热情答应了此事,教务处时任处长孙俊康联系我们棉纺教研组的领导,然后就选派我去新疆进行支教。

记得去新疆的那天原定起飞时间是早晨6点半,后来由于飞机需要进行设备检查一直等到下午3半我们才上飞机,登机后等了一段时间总起飞到了新疆已是晚上8点钟,新疆职业大学来接我的校领导一方对我的到表示热情欢迎,另一方面对我这晚才到新疆表示十分担心,他们乌鲁木齐机场等候了几个小时,见飞机迟迟不来场联系,询问飞机怎么一直没有飞来心里十分不安!见面后开汽车带我到学校送到宿舍后让我好休息天又来看我,对我十分关心照顾。

到了冬季,由于新疆气候寒冷,学校已有暖气供暖,室内干燥,我很不适应,干燥造成的胸气管发夜间难以入睡,后来在医务室经医生诊治,给我吊了三天青霉素和霉素好了我的病症,得以顺利进行教学。

在新疆职业大学进行教学,讲课内容比较丰富除了讲学校出版的《棉纺材的内容还在教学中的讲稿充实了如下教学内容:1)我在纺织工厂了解到的已投入使用的国外先进新型纺织机进行生产实践的有关资料;2) 南通国棉一厂对国外引进的新型粗纱机进行消化使用的调研报告资料;3)利用暑假对本校使用的棉纺教材在粗纱机纺纱张力理论上有疑问的地方,我利用本教研组的仪器设备到本市棉纺厂和南通国棉一厂进行论证测试,经过测试我发现在粗纱机前排锭翼上面加装了假拈器,会与学校编写的棉纺学教材理论不一致,为此我曾在《棉纺织技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受到纺织界前辈好评的文章资料;4)平时阅读有关纺织期刊所搜集到的一些比较实用的资料。

由于我在新疆职业大学教学讲稿中充实了多方面的生产实践调研材料、本人发表文章的材料及有关材料,所以在新疆职业大学为学生上课的内容充实丰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同学欢迎。班上有一位库尔勒来校读棉纺专业的男同学,当时曾跟我讲,大家原来对上棉纺专业课都不感兴趣,上课不爱听,学不到国内外前沿的生产应用知识,有些人甚至认为当时不应该报考棉纺专业,但自从我给他们授课课后,同学们充分了解到国内外纺织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获得很多纺织专业知识,还让很多同学喜欢上了棉纺专业。这位库尔勒来校读书的同学对我讲述后使我深受感动,他不仅使我深深认识到学生不仅在教学中能获得专业老师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能使学棉纺专业的学生产生热爱此棉纺专业的思想,使我感到很欣慰!

通过4个月的棉纺专业教学,我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离别前,新疆职业大学领导和全班同学与我一起合影留念,这是我一生中一段很值得回忆留念的往事,转眼已40年过去了!

(1984年,在新疆职业大学与学校领导和所教学生合影,我在前排中间)


1985年初,我调动到科研处工作,8月21日,我们学校的校名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改名为中国纺织大学,当月,学校成立中国纺织大学专利事务所,由我担任所长,让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协助校内老师撰写专利申请,我们学校的专利申请工作得到专利局多次表扬。

1996年,我退休后返聘在科研处,继续发挥余热,一直到2012年突发重症肌无力病而二次退休。

最后,我能为学校在1984年即40年前最早在上海高校中开创派教师前往新疆高校支教的先河并曾经为学校的科研专利申请做了一点贡献感到欣慰!

(2024年12月9日,在学校退管会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