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莺:记录在东华的一万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发布人:吴小军发稿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9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今天的大会,并作为退休教工的代表发言。其实受到邀请的那一刻,我很惶恐。和那些奋斗在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们相比,和为学校带来无数荣誉的科学家们相比,我的工作经历很平凡,在东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就是一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好像不足以作为代表发言。但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因为我的平凡,才可以代表很多平凡工作一辈子的东华人。东华的发展与一批又一批东华人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关,每位新老东华人的涓涓细流,最终才能让东华浩浩汤汤地奔腾入海。


我与东华

我是1993年夏天有幸成为东华的一份子,之后就在东华度过了整整31年直到24年7月退休。在此期间作为一名工程师、一名教师和一名行政管理人员,以我的视角看到了学校的变化和发展,感触良多。

在1990年代,我作为中国纺织大学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参与设计了学校若干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深刻感受到当时学校为了发展,迫切需要增加教学、科研和改善师生生活条件的场所,在各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上上下下为之进行的各种努力,终于在延安路老校区发扬“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完成了新建扩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学楼和教师公寓等一系列项目,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2000年到2004年,作为服装学院环境艺术系的教师,担任环艺设计专业的若干课程的教学任务,让我有机会参与到一个专业从创立初期的摸索到走向成熟稳定的不易过程,看到了教研组同事们对教学工作的专注和创新;看到了学生们的求知渴望,也真正从一名教师的角度体会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高校教师的授课内容相较义务教育,给任课教师有更大的自主和发挥空间,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心更高的眼界去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让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在2004年到退休的20年间,作为一名学校的基建项目和大型修缮项目管理者之一,参与了松江新校区的建设和延安路校区的大型修缮工程,看到了松江校区从一片农田鱼塘变成了如今美丽的校园,看到了延安路校区很多老旧建筑的功能得到改善,内心还是充满自豪。

与此同时,更多的是想到了我们很多基建处的同事,冬天冒着严寒、夏天顶着酷暑、雨天满身泥水奔波在各个工地的身影;想到了我们一次次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的瞬间。

记得在2005年8月整个行政部门搬迁到松江的那天,当第一辆搬迁的车辆停在行政楼的门口,大家开始有条不紊地搬家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早上5点多,我们才把最后一段道路上的沥青路面摊铺完成,很多人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记得2007年9月的那天晚上10点,当天空中开始慢慢飘下小雨,一行白鹭飞过的时候,有很多同事深深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因为就在刚刚一场国际级的赛事“2007年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上海站的比赛在我们学校的体育场圆满结束。从接到市里的任务,到把一座普通的运动场改建成符合举办国际田径赛事的运动场,并成功地举办了赛事,我们仅用5个月的时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但这也正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记得在每栋建筑的建设前期,各个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课题组的老师们一次次和我们一起商讨设计方案。

记得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财务、审计、资产、采招、保卫等部门给与我们的大力支持。

记得宿管阿姨为了保证学生入住连续几个通宵对新落成的学生公寓进行布置和打扫……

当我准备今天的发言稿的时候,过往的很多瞬间又浮现在眼前,奇妙的是,当年很多艰难时刻的难和苦都被记忆过滤,浮现出来都是美好的画面。非常感谢每一位和我共同工作过的同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回想在东华的31年,不仅仅是自己参与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学校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让我在东华留下了教过的学生、留下了亲手设计的建筑、留下了参与建设管理的校园,有机会把自己的作品留在学校,何其幸运。

虽然退休了,生活的重心转变了,但就如退管会的吴小军老师、邱登梅老师在荣休欢迎会上所言,东华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也永远为东华的发展和进步感到骄傲。


你们与东华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承志传薪,以教育家精神锻造新时代强师”,我们工作一辈子也许成不了教育大家,但我们可以用教育家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和仁爱之心对待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面对那么年轻的你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我们,分享几点心得,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1、面对工作,尽心尽力,但求问心无愧

在你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很多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有时候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我们自己的最优解,但只要到了这个岗位,就请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回头看,每一份工作里都有宝贵的经验,会成就未来的你。

2、面对挑战,持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在这个科技手段和信息快速迭代的时代,你们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很多时候,当你面临困难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也许应该意识到,不是没有解决方案,而是你没有看到解决方案。只有保持不断地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掌握更多的资讯、经验和技能,才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寻找到解决方案。

3、面对同事,真诚以待,关注他人的奉献

真诚对待身边的同事,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不妨搭一把手,因为你的工作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配合,互相补台的良好工作氛围,会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尤其是在你们取得成绩受到表彰的同时,更要看到别人的付出,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他人的贡献。

4、坚守底线,爱惜羽毛,行稳走远

作为一名在基建这个高风险岗位工作多年的人,深切知道坚守底线的不易和重要,希望每一位青年教职工,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职业道德上,坚持自己的底线,爱惜自己的羽毛,拥有一个美好而长久的发展和未来。

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敬畏之意,常念相助之情,与大家共勉。

最后,祝愿东华大学未来更美好,永远是我们东华人的骄傲!祝愿青年教师们前程似锦!成为东华的骄傲!祝愿大家幸福美满!


(来源:林莺老师在2024年东华大学退休教师荣休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