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首场讲座开讲 洪维主任带你科学应对衰老与疾病

发布人:肖政发稿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为丰富退休教职工晚年生活,提升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意识,10 15 14:00,东华大学 2025 年敬老月系列活动之 “乐龄养生” 专题讲座在退管会 105 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聚焦 “科学应对衰老与疾病” 主题,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PI、医学博士洪维主任医师担任主讲人,学校康复俱乐部成员及退休教职工代表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东华大学退管办宋德军副主任介绍,“乐龄养生” 专题讲座是敬老月系列活动的核心环节,后续还将围绕法律维权、眼部健康等主题开展特色活动,而此次健康讲座作为首场活动,旨在为退休教职工搭建科学养生交流平台,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衰老认知与健康观念。

讲座中,洪维主任以 “年龄只是数字,健康才是核心” 为切入点,结合临床案例与最新研究成果,层层剖析衰老本质与健康管理要点。她首先打破 “长寿即健康” 的认知误区,提出 “预期寿命≠健康寿命” 的核心观点:“上海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 83 岁,华东医院老年病房平均年龄更是高达 94 岁,但部分老人虽长寿,却需依赖鼻饲管、呼吸机维持生命,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我们追求的,是‘能吃能睡、能玩能交流’的健康长寿。”

针对 “人为何会衰老” 这一关键问题,洪维主任用通俗语言解读了衰老的 12 个核心影响因素,重点强调 “基因占 20%-40%,生活方式占 60%-80%” 的科学结论。她指出,60-65 岁是死亡率较高的 “危险阶段”,但 70 岁后人体状态会进入相对稳定期;而 45-55 岁是器官 “断崖式衰老” 的关键节点,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的衰老问题会在此阶段逐渐显现,因此 “30-50 岁就要开始针对性保养,而非等到衰老后再补救”。

如何判断自身衰老程度?洪维主任现场传授了多项 “居家自测方法”:闭眼金鸡独立若少于 6 秒、不靠双手起身耗时超 12 秒、小腿围过细,或存在近 3 个月体重下降 5%、一年跌倒超 1 次等情况,需警惕 “老年衰弱综合征”;而 “脑龄自测” 则可通过睡眠质量、饮食结构(如是否常吃深海鱼、蓝莓)、运动习惯等维度判断,其中 “每天运动 30 分钟、每周吃 3 次富含欧米伽 3 的深海鱼” 是保护大脑的关键。

在 “科学抗衰实践” 环节,洪维主任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四大维度给出具体建议:

      饮食:推荐 “地中海 + 东方” 融合饮食,每天吃 500g 绿色蔬菜,每周吃 3 次三文鱼、银鳕鱼等深海鱼,适量摄入全谷物、豆类及蓝莓、树莓等浆果;老年人不建议盲目尝试 “16 小时断食”,可采用 “每天减少 20% 食量” 或 “七分饱” 原则,避免隐性营养不良。

      睡眠:最佳睡眠时间为晚 10 点至次日晨,需保证 7 小时睡眠(含 4 小时深度睡眠),午睡不超过 20 分钟;睡前避免蓝光刺激,不喝咖啡、酒精。

      运动:每周需 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推荐 “快走”(每分钟 100 步以上、大步挥臂),每天 7000 步即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同时搭配八段锦、太极拳及手指精细运动(如弹钢琴、搓核桃),改善心肺功能与认知能力。

      情绪:“心态好是长寿的基本牌”,建议老年人 “自私一点,以自身健康和开心为重”,避免过度操心晚辈事务;若出现抑郁、焦虑情绪,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讲座尾声,洪维主任分享了 “抗衰老作息表”,并推荐了含康复操、养生视频的免费健康平台,鼓励大家 “活在当下,管好自己”。

     宋德军在主持时谈到,学校现有 90 岁以上退休教职工 200多 人,“八九十岁不算老,健康开心最重要”,后续学校将持续开展敬老月活动,为退休教职工提供更多健康支持。

      整场讲座内容详实、实用性强,现场听众表示 “学到了很多可操作的养生方法”,并期待后续系列活动的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