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银龄传薪火,情暖重阳话初心” 退管办与人文学院举行“乐龄相伴”试点项目主题活动

发布人:宋德军发稿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1

    “九九重阳胜春朝,敬老情浓暖人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114日下午,退管与人文学院“乐龄相伴”试点项目组在退管会会议室联合举办“乐享银龄传薪火,情暖重阳话初心”主题活动,特邀吴承训教授、吴美芬老师夫妇三位退休教师,与“乐龄相伴”项目志愿者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跨越代际的温暖之约。

 “乐龄相伴”项目由退管办2025年发起,先行在人文学院试点推进,旨在依托优质的师生志愿服务资源,围绕高龄教师的实际需要,探索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提供丰富、人本的“陪伴服务菜单”,既满足对老同志的关怀需求,又助力青年师生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实现“老有所为”与“少有所得”的有机统一。

退管会曹春城老师介绍了参与试点项目老教授的情况,新老成员依次分享成长故事,老教授眼角的笑意与志愿者手中紧握的笔记,共同书写了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资雪琴希望“予愿”为老服务团队继续弘扬“专业赋能+情感陪伴”的优良传统,持续探索服务退休高龄教师的有效路径,助力构建更有温度的老年友好校园。

 在“巧手寄情”环节,案几上艾草、藿香、陈皮等药材清香袅袅。老教授们戴上老花镜,与志愿者一同穿针引线,巧手制作香囊。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件件精致香囊逐渐成形,散发出淡雅清香。“香囊不仅要好看,更要选对药材,驱虫安神的学问就藏在细节中。”吴承训教授轻抚学生缝制的香囊雏形,频频点头称赞。


 “回忆往事”环节将大家带回那段充满温度的岁月。教授们动情地回忆起带领学生科研攻关、深夜批改论文、与学生促膝长谈的教学点滴,饱含深情的片段,生动映照出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与热忱。吴承训教授谈到曾与学生深夜在实验室攻坚,凌晨三点共赴食堂买包子的默契时光;吴美芬老师则翻出老照片,指着扎马尾的自己与学生在操场上的合影感慨:“那时候我们不仅是师生,更像一家人。”他们寄语青年学子珍惜时光、锤炼本领,勇担时代使命。

随后的诗歌朗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爱这土地》等经典诗篇的深情朗诵,不仅唤起了大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更彰显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与青年一代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与精神共鸣,声线交织间,教育的赤诚与青春的热忱撞出滚烫火花。

暮色渐染时,活动在温馨的合影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以传统仪式传递敬老温情,更通过“口述历史”“技艺共学”的沉浸式互动,搭建起一个代际沟通的桥梁,让青年学子触摸到教育精神的温度。外语学院退休教师林美玟老师作为试点活动观察员表达了对同学们的肯定,感谢同学们用心用情的准备和参与,希望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形成制度,惠及更多有需求的高龄老教师。参与活动的学生党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王禹璇表示:“老教授们把教案写进岁月,把师德融进日常,我们定当接好这一棒,让尊师重道的薪火永远明亮,不负期望,努力成才,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撰写:肖受涵 郭优然 穆莉
摄影:王禹璇